潘志龍
摘要:當下的時代背景下,“合作共贏”成為時代主流,通過合作,可以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通過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使自己的思維模式更加完善,在初中階段開始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擁有合作意識,在未來有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自主合作;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初中語文是初中學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學科知識包羅萬象,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促進思維碰撞,對促進知識的掌握和自身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擁有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正視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認識到自主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意義,再結合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特性,使用具體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沒有合作學習意識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和小學時期已經(jīng)有所不同,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個模塊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往往采用同一種教學模式,這樣的方式使教學效率不高。
(二)教學方法有待完善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依舊利用灌輸讓學生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變得枯燥,接受知識的效率會不斷降低,甚至讓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壓力。課后復習是學生查漏補缺的關鍵時期,通過課后復習,學生能夠及時記憶課堂上沒有消化的內(nèi)容,將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一些教師沒有為學生布置有意義的課后復習題,這樣學生不能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也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二、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
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暢所欲言,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些學生由于心理素質(zhì)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在教師面前表達有困難,但是在合作學習中,面對身份和自己相同的學生,思維能夠更加開放,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通過為學生布置任務,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意識,并將這種意識融入自身,使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符合當今教育提出的全面發(fā)展要求,這種全面發(fā)展不僅僅是語文學科上的,更是在學生個體上品質(zhì)的。
三、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培養(yǎng)自主合作學習意識
要想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要對教材做出整體規(guī)劃,具體到哪個模塊,哪個階段提出問題或者使用相應的策略。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合作學習來完成,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具有合作學習的意識,在這種認知的領導下,學生才能積極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合作學習中。例如,在教學《孔乙己》這一節(jié)語文課時候,對于課文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約的確是死了?!苯處熢趲ьI學生學習時候,對這句話的含義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問題:“孔乙己是不是真的死了呢?”通過引導,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最終學生通過討論,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學生認為孔乙己被打斷了腿,欠下了十九個錢一直沒還,這些細節(jié)上表明孔乙己死了;也有的學生從“竊書不能算偷”、“茴字有四種寫法”等細節(jié)上推敲,認為“孔乙己”作為一種現(xiàn)象,并沒有死。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針對問題表達了自己觀點,在此過程中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還有了自己的情感體驗,還增強了對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二)豐富自主合作學習形式
自主合作學習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選擇自主合作學習形式,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學生和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共同討論,共同查找資料的方式探究答案,學生和學生之間地位平等,學生交流起來沒有壓力,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二是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合作,在對答案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三是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材,通過對教材進行反復學習、鞏固,能夠對知識點加深印象。具體到初中語文教學來講,學生在這一階段,思維發(fā)展更加活躍,通過教師的引導,他們能夠在指導下增強自主意識,成為課堂主體,讓教學更加有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使用不同的合作學習形式,例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這一課程時候,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制定了如下活動: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描述,畫出“高積云”、“卷積云”等云朵的形態(tài),總結各種云朵帶來的不同天氣變化,通過比賽的小游戲,讓學生又快又準地完成問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小組分工明確,有的學生負責總結,有的學生負責描繪形態(tài),最終在這場比賽游戲中,學生不僅達到了學習目標,還在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高效的合作方式,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教學活動中做好有效指引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教學技術更加多樣,多媒體的使用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但是多媒體的便捷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例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程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父親”是如何攀上月臺,又是如何拿著橘子走到“我”面前的,雖然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形象感知,但是這一課程是讓學生通過“買橘子”體驗“我”和“父親”之間的情感,如果舍本逐末,就得不到效果。因此,教師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到自主合作學習上來講,教師只有通過有效的引導,才能讓學生投入自主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來,通過自己的引導解決合作學習產(chǎn)生的分歧,避免學生發(fā)生方向性錯誤,這樣才能有效學習。
四、結語
自主合作學習首先要有此方面的意識,再在方法上加以正確引導,學生才能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進而養(yǎng)成團結合作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馬國平,張莉娜,馬瑛.淺談語文課堂中學生合作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2019(33).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