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
【摘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也被提上了日程,這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下文將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出發(fā),根據相應的目標來探索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一、引 言
數學學科對于小學階段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不能夠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就有可能會讓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還可能讓學生產生負面的抵觸心理.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要充分貫徹并落實改革的要求,讓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來對數學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更好地促進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單一地以考試成績作為教學方法制訂的標準.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和落后,教師大多是根據數學教材上的內容來讀教材、念教材,將重要的知識框架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再帶領學生一起練習相關的數學題目.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是依照自己以前的教學經驗來將固有的教學思維傳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只能夠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使學生的思維被固化到有限的課堂之中,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適應了這一進程的不斷發(fā)展.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束縛,不斷地思考與反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思維來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地考慮到全體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讓教師脫離課堂的主體,并將課堂的主體逐漸向學生轉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活力和動力.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局面,確立了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目標
1.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階段,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比較基礎的數學學科的專業(yè)性知識外,還開闊了學生在數學學科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科思維.在教師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認識到,數學的知識實際上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在學習數學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數學,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不能僅限于數學課堂之上,而是需要將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數學的理論和數學的思維去引導學生實踐,讓學生真正地學會使用知識,具備以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比如說,在低年級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講授加法與減法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講授簡單的人民幣換算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帶少量的紙質錢幣到數學課堂上來,或者帶領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制作不同面值的錢幣,然后進行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教師還可以采取趣味化的教學語言教學.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買與賣的角色,在課堂上進行實物買賣的場景化教學,讓學生切身實際地了解到應該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應用在數學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世界,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使學生體驗到這個世界在數學視野下的不一樣的色彩.
2.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
隨著綜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下,教師要以育人為教學的基本目標,樹立數學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立足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來開展教學,從而能夠通過教育這一有效的途徑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它包括了對于學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生活經驗也比較少,還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學習階段.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這一時期的特點,依托于學生較強的可塑性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美育、德育和智育水平.比如說,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關于時間的知識時,除了要將時、分、秒的概念和換算規(guī)則教授給學生,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個道理,讓學生認識到珍惜時間就像是愛惜生命一樣,時間流逝得非常快,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明白人生的哲理.
3.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綜合發(fā)展.
小學階段的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而言具有特殊性,數學學科有著更加顯著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初步地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時,教師要注意自己引導者的定位,在把握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上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具備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圓”這個概念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的,在哪些方面應用了“圓”的特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汽車的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可不可以是方形的?圓形和方形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圓形還可以運用到什么地方?這樣就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創(chuàng)新策略
1.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與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可塑性非常強,但學生的發(fā)育和成長速度都有所不同,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兼顧不同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興趣點,要更多地關注不能很好地跟上班級整體教學進度的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注意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比如說,班級中的某位同學對于知識的記憶能力比較強,但是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比較弱,教師就可以引導這位學生將理論性的知識加以實踐性的應用.教師還可以把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在每個學習小組中分配學習能力各不相同的組員,讓組員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借鑒,從而提升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的能力,使整個課堂形成一個活躍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融入課堂學習之中,從而更加有效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2.結合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
當今世界的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這一輔助性的教學手段作為依托,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多媒體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可以用一個直觀的方式來表現出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和文字將數學知識直接地展現給學生,不斷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地去接受知識和理解知識.但是,教師也應該注意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有的教師過于關注使用多媒體的形式,而本末倒置地將準備課程方案的精力更多地放在設計課件的美觀性上,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質量.有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時候更加注重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得課堂上的氛圍過于輕松化和娛樂化,學生在趣味和嬉笑之中渡過了數學課堂教學,但是課堂上的收獲卻十分有限.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適度的使用,讓多媒體手段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而不是學生學習的阻力,讓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更加有益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3.采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分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且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能夠加強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性地位,促進師生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關系,從而能夠在整個班級之中創(chuàng)設出一個健康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成長與發(fā)展.例如,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開展乘法教學,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設置一個小組的同學扮演文具超市中的收銀員,一個小組的同學扮演采購的顧客,剩下的同學來對顧客采購的商品進行計算.比如說,一位扮演顧客的同學在超市中選擇了一支鉛筆和三塊橡皮,一支鉛筆一元錢,一塊橡皮三元錢,讓剩下的同學來計算這個同學總共花了多少錢.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固定的數目,比如說讓學生選擇總價為十二元錢的商品,可以讓學生分別選擇不同的商品來加以組合,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發(fā)散性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總結: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地關注學生在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同需求,進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惠霞.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J].新課程(中旬),2019(12):144.
[2]佘雪君.讓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探究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4):43.
[3]盛瑞芳.探究“翻轉合作”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路徑[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