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藝 (金陵科技學院)
據調查了解,高校合唱團在我國合唱活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一些全國性的比賽中,如:C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賽、中國音樂金鐘獎以及中國合唱節(jié)等,高校合唱團參賽的比例是相當之大的,并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由此可見,高校的合唱隊伍成為了中國合唱事業(yè)進程中的重要力量,引領著合唱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F如今,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擁有了自己的合唱團,且部分高校會有不止一個合唱團的隊伍,他們往往還在各個二級學院設立了分團。通過定期舉辦合唱比賽和匯報演出,為學生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但在這其中合唱團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合唱團成員在音樂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各不相同、性格上的差異化以及指揮的水平等問題,都會導致整個團的水平也會層次不齊。
組建一批高水平的團隊并非易事,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眱?yōu)秀的合唱團都來自于大家日常積累以及刻苦的訓練。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影響合唱團水平的因素。
第一,成員中的性格各不相同。合唱團是一個由不同個體、不同性格組成的一個多人協(xié)作的群體,在這當中由于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各方面的差異性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性格。有些成員天生就外向、開朗對舞臺充滿了激情,而有些成員性格內向、安靜,需要大量的情緒的啟發(fā)才能達到舞臺上想要呈現出來的效果。例如:在演唱《讀書郎》這一類快節(jié)奏的歌曲時,對于安靜、內向性格的學生來說,就會是一個挑戰(zhàn),他們要突破自己原有的性格,去展現他們激情、外向的一面,而在演唱的過程中,他們自己往往覺得已經很努力的表現了,其實往往還不到位,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去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將他們的情緒充分調動。但在演唱《雪花的快樂》這一類歌曲時,整部作品都是較為安靜、抒情的情緒,特別是在開頭的時候是輕聲、安靜的唱法,對于本來就外向、充滿激情的同學來說,他們很容易將歌曲唱得太過于重,對于這部分學生要將原來過于飽滿的情緒內收一些,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著重進行情緒、聲音的控制性訓練。
第二,成員的健康問題不容無視。對于歌唱者來說,他們的身體就是發(fā)聲樂器,一些看似不嚴重的小病,如:感冒、上火等,對于歌唱者來說影響是很受影響的,這類看似不大的問題會導致嗓子發(fā)炎,進而影響聲帶的發(fā)聲功能。在演唱的過程中聲音會不盡人意,破音、音準都會出現問題,當問題沒有得到重視的時候,持續(xù)訓練,不斷地讓聲帶周而復始的工作,就會對聲帶造成巨大的傷害,有可能對聲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于成員來說要長期堅持運動,增強身體素質,保持良好的作息,讓身體和嗓子都得到充足的休息和修復時間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成員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對于大學生來講,與中小學有個很大的區(qū)別,他們都來自五湖四海,接受的教育都各不相同,那么他們的綜合素質各不相同,而綜合素質是最重要且最不容易改變的。比如:對于基本樂理知識的掌握,對于聲音的理解,還有天生的樂感等各個方面都是不一樣的。
合唱團中最重要的人員就是指揮,可以說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指揮的重點應放在整首歌曲情感、速度、各聲部配合上。而在許多的比賽中,不難發(fā)現有些指揮過于花哨,而有些指揮全程呆板,這都不利于對于作品的高水平演繹。
我們了解到大多數藝術團的成員只在中小學時期接觸過簡單的音樂知識,知識體系不完成,知識框架不牢固。經過9年義務教育,和千軍萬馬的高考后,初入合唱團的成員們幾乎是一張白紙,基本上只是會模仿音調,僅有的一點音樂知識也已拋之腦后。想要讓合唱團的訓練相對專業(yè)化,合唱水平能夠打到統(tǒng)一,需要掌握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視唱能力,識譜是第一步,在認識了五線譜或簡譜以后,寫一些簡單的旋律,讓同學們進行模唱訓練,加強他們對每個音高之間位置的記憶。二是掌握聽辨能力,會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得是要會聽,合唱的關鍵是能夠聽到不同人的聲音,不同聲部的聲音,根據這些聲音來調整自己的聲音。三是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是合唱的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否則就是盲唱。要想真正的將歌曲吃透,或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就要用一定的理論基礎做支撐。我們對于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在拿到一首作品時,學生要學會看懂樂譜,這包括:歌曲的音符、節(jié)奏、反復記號、速度、表情術語、曲式結構等等。這類基本的樂理知識要看清楚、想明白后再去演唱?!罢蘸J畫瓢”全憑感覺和記憶去歌唱是不夠完美的。
在招聘合唱團成員時,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唱歌不跑調。其實,通過專業(yè)的方式、方法去測試他們的音準,大多成員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音準問題。所以,對于合唱團成員的基本要求是:音準要好,唱得要準。短短的八個字,看似容易,而實際做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對于音準的訓練,我們講究循序漸進。一開始可以從最小的半音程開始訓練。訓練時,常見的問題是大多數學生會把音程關系唱高或者為了唱準二度關系,用滑音的方式唱上去,這都是不正確的。對于半音關系的練習,切不可反復的來回磨每個音程,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產生抵觸心理??梢酝ㄟ^譜例1中這條好聽的旋律來強化半音訓練。
譜例1
在熟練掌握了最小音程后,我們可以加大音程的訓練,如:二度、三度、四度等,再過度到和弦的訓練,如譜例2:
譜例2
1=C 2/4
1?2 1| 1 2 1| 1 ?3 1 |1 3 1|1 4 5|1 #4 5|1- -‖
在單聲部訓練結束后,開始加入簡單的多聲部練習,如:譜例3、譜例4。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控自己的音準,從而使合唱團在演出中達到精準、完美的要求。
譜例3
1=C 2/4
譜例4
1=C 2/4
首先,外在上要有正確的站姿和狀態(tài)。在歌唱中,講究雙腳要穩(wěn)如磐石,勞抓地面。含胸拔背,歌唱器官松弛、自然。
其次,咬字要清晰圓潤。其中“圓”字尤為重要。在演唱前,盡可能的多朗讀歌詞,要注意歸音,每一個音的韻母要歸到位,不可有字頭,沒字尾。在合唱的中,母音是訓練的重中之重,由于各地方言的影響,普通話中都會帶有些許方言特色,比如北方的某些地域,會將韻母咬的比較扁,到了南方地區(qū)前后鼻音以及“l(fā)”、“N”就成了大難題,講每個同學的咬字調整好對于合唱作品的整齊性有著很大幫助。日常的練聲中可多練習用“a、ai、e、ao、wu”組成的練習曲(譜例5),將五個元音字母練好,對于合唱中的咬字幫助很大。
譜例5
最后,合唱團的精髓在于“合”,聲音的高度融合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學生的聲音訓練,我們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演唱低音時,聲音雖低但有高位置;在演唱高音時,聲音要高且通透;在演唱輕聲部分時,聲音要輕而不虛;在演唱重音部分時,聲音要鏗鏘有力而不燥。總而言之,對于聲音的把控需要老師不斷的給學生進行示范、指導、調整。經過長時間的反復訓練,使聲帶的肌肉形成了特殊的記憶力,從而使整個團的聲音達到高度一致性,讓表演更加默契,達到預期的效果。
1、指揮者的基本素質要求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他的綜合素質水平一定是不錯的,他包括四點:第一,優(yōu)秀的組織、領導能力,組織、領導能力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個能力,對于指揮者來說,他的專業(yè)技術過硬,理論知識全面,這往往是不夠的。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組織、領導能力,整個團隊會散漫、缺乏凝聚力。第二,敏銳的聽覺,對于各個聲部的音準高低、聲音音量的大小分配,這都需要依靠指揮敏銳的聽覺來判斷。第三,獨特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這是指指揮者能夠理解原作者要表達的意境,在這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想象力,把藏在樂曲深處的藝術動機挖掘出來。第四,風趣的暗示能力。在整個指揮的過程中,指揮只能依靠手勢、頭部、眼神來表示樂曲的強弱、快慢,聲部的轉換相關信息,那么指揮就需要具備。
2、指揮者的基本動作要求
指揮的動作應該準確又生動,連貫而優(yōu)美。跟隨者作品的情感,像講故事一樣循序漸進的展開,這樣達到引領、啟發(fā)合唱團的作用。為此,我們要求指揮的動作:(1)節(jié)奏準確、拍點清楚。這是最基礎的要求,只有做好了這個要求,整個團隊才能整齊、統(tǒng)一;(2)指揮動作應簡單、適度。要了解指揮的目的是為了合唱團將整首作品高質量的完成,這包括整齊度、情感、聲音等各方面。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指揮者需要在平日的訓練中多觀察自己的合唱團那些方面欠缺,在指揮的時候應重點的做提醒、帶動即可,切勿將指揮動作加了過華而不實的東西。
現如今,合唱藝術在各大高校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這種藝術形式有利于營造良好、愉悅的氣氛,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同時,也為提升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品位的培養(yǎng)做出了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