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小學語文閱讀內(nèi)容豐富新穎且題材范圍較廣,較為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為更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做出完善與優(yōu)化。對此,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教學法幫助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理解與消化,增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缺乏一定的詞匯量,給教師的閱讀教學造成一定困難。詞匯量不足的后果導致學生閱讀學習效率低下,且常常忽略有效的閱讀信息,進而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素質教育的推行使教師更加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在閱讀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需求。
一、趣味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趣味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其采用與社會發(fā)展相貼合的教學理念,以趣味性極強的教學手段豐富小學閱讀課堂,通過教學實踐不斷調(diào)整閱讀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在吸引學生的同時促使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全文大意。趣味性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新課改理念中提倡運用趣味教學法增強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以豐富、奇妙的體驗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及學習愿望,進而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趣味教學法不同于傳統(tǒng)閱讀教學,教師對它的合理利用可以使閱讀充滿趣味,使學生在學習中容易接受且降低理解難度,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增加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豐富的內(nèi)容進行課前導入,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通過對趣味教學法的有效運用,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設置趣味課前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其天性活潑、好動,導致學生在課間活動結束后不能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使得課堂前十幾分鐘教學效率較低,進而影響教師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運用趣味教學法設置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形式豐富的導入方式使學生能夠快速展開學習活動。導入在小學教學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設計的導入內(nèi)容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積極跟隨教師思路,進行學習活動。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時,應當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利用ppt向學生展示野花、松柏、人參、紫貂、松鼠、黑熊等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或動畫,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運用故事導入進行課前導入,通過巧設懸念,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課前導入設計中應當多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導入素材,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xiàn)小學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其作為趣味課堂中的核心方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更順利地學習生僻字詞,積累詞匯量,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質量。小學語文教材多采用經(jīng)典文章,其范圍較為廣泛,教師為其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中的意境與思想有較為充分的理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閱讀情境的設計,通過恰當?shù)那榫吃O置,讓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思想交流,進而把握
閱讀主旨。
例如,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屏幕中展示與其相關的影像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根據(jù)影像領略西沙群島的美景,通過對學生感官的刺激,幫助學生進入文章中所描述的景象。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是以教學情境為基礎的,以生活經(jīng)驗為依托,通過對文章線索與發(fā)展方向的合理推測,聯(lián)系上下文對文章中心思想進行理解,突破生僻字詞的桎梏。趣味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小學閱讀課堂創(chuàng)造了無限可能,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能力的加強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提出趣味問題,營造輕松課堂氛圍
小學生普遍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向學生提出趣味性問題,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夠深入?yún)⑴c,以保證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例如:在《松鼠和松果》中,教師向學生提問,小松鼠還有松果吃嗎、它把松果藏在了哪里、春雨過后松果去了哪里等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閱讀,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回答教師的問題。通過趣味問題的設置,引發(fā)學生的熱烈討論,教師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引導學生踴躍發(fā)言,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趣味問題的設置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還能夠增強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自信。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提出趣味性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豐富自身的閱讀體驗,提高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進而增強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四)利用趣味性競賽,提高學生閱讀質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利用趣味性競賽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確保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爭做閱讀小先鋒的競賽活動,提前為學生準備好閱讀材料,之后要求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中將教師提出的問題解決掉,而誰的答案最正確,則視為勝利。這樣一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會被充分地調(diào)動出來,學生的閱讀效果會更好,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三、結語
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實施促使趣味教學法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其加以運用能夠提高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有計劃地展開教學活動,通過對教學目標的熟練掌握,對教學資源及教學手段加以運用。教師在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閱讀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老邊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