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霞
摘要:職業(yè)中學學生的英語基礎差,但是隨著職業(yè)中學升學通道的擴大,英語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改善已有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自身英語能力的最大程度提升,以滿足越來越多同學的需要。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教學經驗,將一些做法總結出來,和廣大同仁一起參考。
關鍵詞: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教學效率;綜合素養(yǎng)
江蘇省有“對口高考”和“五年一貫制”專轉本,其中對英語的要求頗高;社會專業(yè)細分及對學生綜合素質尤其英語的要求都在提高。因為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基礎較差,并不愿意按照計劃或主管部門的要求來聽課。針對這類現象,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長此以往下去,對英語乃至其它學科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要針對性地做出改變,幫助學生適應職業(yè)中學的英語學習,發(fā)現英語的魅力。融合英語特有文化品格,引導學生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去理解中英文化的差異,形成跨文化的語言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為將來“對口高考”或者“五年一貫制”專轉本英語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在心智發(fā)展上一樣,在這一階段都具備好奇心,對于未知的事物都存在濃厚的興趣。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容忽視,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因材施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的求知欲在興趣的感召下激發(fā),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英語的學習能力,顯著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在講授“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內容的時候,根據課文內容對學生提出兩個目標:1.學生能理解并運用形容餐廳的詞匯;2.能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來比較餐廳情況;3.比較我國和國外餐廳的異同,以及相互的文化差異。英語的詞匯掌握仍然是重頭戲,在課堂開始時,我?guī)ьI學生認讀詞匯,初步掌握詞匯的用法。接下來,模擬場景的形式讓學生想象邀請朋友用餐,自然讓學生進入到閱讀菜單的環(huán)節(jié),然后通過菜單價格的比較,了解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運用。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
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或多或少地都是接受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加之職業(yè)中學這一類學生天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就稍微欠缺。傳統(tǒng)模式的英語教學極大地傷害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框架,運用新的教學理念,結合所教學生實際英語基礎,尋找一個合理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優(yōu)化,不斷地改進以期適應學生,幫助每一位同學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我認為比較好的一種模式,它能夠讓每一位同學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保證。在這一模式的推動下,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自然的提高,學習時間也得到充分的保障。翻轉教學法是我經常使用的方法,屢試不爽。職業(yè)中學課程設置的特點決定了學生以動手學技能為主,所以他們的課外時間十分充裕。針對這一特點,我布置他們利用閑暇時間、技能訓練的空隙、食堂就餐時,把英語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場景中。當然我也不是光布置了事,我會給學生明確了幾個方向,詞匯、文本、語法、寫作等。在探索的過程中,我會讓他們把自身的生活和知識點結合起來。在上課的時候,先給他們進行成果展示,對成功者優(yōu)秀者進行一定的表揚和獎勵。接下來就是答疑階段了,答疑過程中采用相互答疑,教師點評的方式。通過此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愛學了,教師喜歡教了,課堂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互聯網及大數據等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生活中離不開信息技術。教師也要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學習最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除了傳統(tǒng)的多媒體,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等新鮮事物的使用更加能增加教學的生動性?,F代化信息技術,我主要借助微課、慕課等技術手段突破時空限制;同時我也利用即時通訊軟件中的群功能、微博的留言功能、甚至直播等學生上手容易,極易掌握等他們感興趣的一些應用來增加師生互動,拉進師生距離。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些信息技術手段,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提高。
一場新冠疫情肆虐全國,這種大背景下黨和國家考慮到祖國花朵的未來,采用線上教學模式。筆者也對線上教學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線上授課采用抖音直播,新鮮事物的使用,學生倍感興趣;課時作業(yè)采用學習通來發(fā)布,減輕了教師的批閱時間,增加了學生的可讀性;在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筆者認為,英語教學過程的文化養(yǎng)成中,思政元素更加重要。中職學生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在中西文化的差異的影響下更容易受到沖擊。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學人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都要體現思政內容。比如,在《Art and Culture》這一課中,我將西方的巴黎圣母院和我國的故宮、天壇、蘇州園林等作對比,從各方面來嘆息中西方的藝術和文化差異。提高我們同學的文化自信;再例如,我在計算機專業(yè)班級布置學生閱讀英文版中美貿易摩擦等時事,讓學生知道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從專業(yè)認同、職業(yè)倫理、社會責任等各方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之余關注經濟領域大事,關注國家安全,關注關系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產業(yè)。
對于職業(yè)中學的學生來說,英語學習至關重要,能決定學生升入什么樣的高校,也能決定同學能到什么崗位就業(yè),更加直接決定了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的寬度。教師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改善現有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具備堅定的政治方向,讓他們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提高他們文化自信,同時能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效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師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此路漫長,我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莫瑛.淺談中職英語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7(16).
[2]施仕絨.淺析職高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