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庭芳
【摘要】?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zhì)。因此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落實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提高和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情感的健康發(fā)展,也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也是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關(guān)鍵詞】? 感恩教育 初中班級管理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86-01
由于社會、家庭、學校感恩教育的不足,當今社會,青少年普遍缺乏感恩意識。再加上現(xiàn)在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對獨生子女過分的嬌慣和溺愛,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懂得體恤父母、關(guān)心同學、尊敬師長等。因此,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這不僅是家庭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在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現(xiàn)狀
(一)感恩教育認識不足
現(xiàn)階段的課堂教育,教師還是將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學生文化知識方面,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沒能對感恩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具有正確的理解和重視,沒有關(guān)注學生存在的以自我危重、缺乏團隊意識、不尊重他人的情況,這使得很多學生更加缺乏感恩意識和習慣,甚至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么問題。而且還有一些教師,即使意識到學生存在這些現(xiàn)象,也會以漠視的態(tài)度對待,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對學生加以改變。
(二)感恩教育方法不當
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如果采用單一的教育方式,很難讓學生知曉感恩,具備相應的思想和能力。那么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恩的過程中,應該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和思想逐漸從感性向理性轉(zhuǎn)變,如果在這個階段教師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向?qū)W生講解感恩的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他們感恩的意識和習慣,就無法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的感恩教育?,F(xiàn)在,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思想過于膚淺,不能做到靈活變通;或者將感恩教育停留在口頭和形式上。這樣的教育狀態(tài),使學生覺得感恩只是形式上的事情,無法感受到感恩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也就無法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策略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榜樣的樹立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往往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做到約束自身行為,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和思想處于理性向感性轉(zhuǎn)變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表現(xiàn)出模仿的特征。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從自我做起,強化自身的感恩能力。在榜樣形象的影響下,學生更容易做到尊重師長、熱愛同學、樂于助人,促進其具備高度的感恩能力,創(chuàng)建濃厚的教學氛圍。教師還應該注重贊揚肯定感恩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學生,以此促進其他學生向其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可以可以在重陽節(jié)的時候給父母買衣服,感謝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然后通過發(fā)朋友圈的方式,給學生樹立榜樣,從而加深學生對父母的認識和感激。
(二)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和課堂中,應該通過具體的實踐行動去落實,只有真正的去實踐,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義。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大力度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深入?yún)⑴c感恩教育活動,真正地學會感恩、踐行感恩。
第一,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感恩主題電影,如《暖春》、《長大不容易》等;組織學生進行感恩主題作文競賽;進行感恩教育專題講座等。并在這些教育活動中滲透感恩教育,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感,并激勵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踐行感恩理念。感恩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應該做到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真正讓學生學會感恩。
(三)積極鼓勵,耐心引導
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保持感恩教育的持續(xù)高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初中階段的學生愛玩,且思想跳躍性比較強,在參加一些感恩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出起初積極、后來被動的狀態(tài),很難形成長久的定力。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耐心,通過引導性的行動和言語調(diào)動學生接受感恩的主動性,循序漸進的進行引導和鼓勵,促進學生養(yǎng)成感恩的習慣,強化感恩能力。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初期,學生能夠做到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動幫助教師擦黑板、拿東西等等,但是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懈怠。這與學生自身定力不持久有關(guān),但也與鼓勵不充分有關(guān)。因此教師應該將感恩教育視為日常教學項目,經(jīng)常對學生加以引導和鼓勵,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教師、關(guān)心父母、學會感恩,在這個過程中,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教師也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做到以理服人,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情緒反彈。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感恩教育,是教師開展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感恩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道德品質(zhì)的體現(xiàn)。如果人們?nèi)狈Ω卸髦模厝粫е氯穗H關(guān)系的冷淡,不利于良好和諧社會的建立。而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做到靈活變通,真正將感恩教育落實到位,提高學生感恩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能力。這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其任重而道遠,需要為此不懈努力,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田芬.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76(03):60-61.
[2]湯利剛.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J].神州(27):66-67.
[3]宋興龍.淺談班級德育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讀寫算:教師版(1):97-97.
[4]陳波.淺談班級管理中實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6(26):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