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下,教師與學生之間需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關系,必須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雙向溝通。無論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教師與學生多是教學的主體,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則是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之中,有效的溝通則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必須運用多種溝通策略,講究溝通藝術,以此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師生? 有效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127-01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語言藝術。師生之間如果能夠?qū)崿F(xiàn)有效溝通與交流,就能狗有效地信息傳遞到學生面前,促使學生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作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是師生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主要陣地。而語文作為小學課堂教學中一門基礎的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學科,是幫助師生有效溝通的工具??梢?,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诖?,本文將針對其重要性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作如下探討。
1?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溝通的意義
有效的溝通是建起師生關系的基礎與橋梁。唯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學相長。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將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活動。當學生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時,就代表他們開始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納老師,愿意聽取老師的意見,從而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此外,教師與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不斷的溝通與交流。在教學之中,即使是教師講過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也不能完全的消化與體會,這是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體現(xiàn)。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的語文教師應當對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引起高度重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從而提高提升教學效率。
2?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溝通的策略
2.1 突破定勢思維,增加溝通機會
在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贏下下,教師往往著重于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學習到知識,因此就更加的強調(diào)學生對于學習技巧的掌握,但也正因如此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將知識和生活實踐進行有效聯(lián)系。對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突破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為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創(chuàng)造機會。在這種開放的教學思維影響下,教師和學生就會更加注重傾聽與述說,給予彼此更多的發(fā)言機會。
例如,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詩時,就可突破定勢思維啟發(fā)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首詩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就學過,不僅能夠誦讀,同時更會背誦。對此,在具體教學之中,如果教師僅僅是從讀和誦進行教學,并將其作為教學重點,不僅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同時還會給他們帶來疲憊心理。對此,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就可以采用吟誦的方式進行,教師給一個吟誦的范本,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但是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需要體現(xiàn)這首詩的意境,能夠感受到“白日”“黃河”的廣闊以及壯闊。當學生有了一個自己的吟誦方式時就會在頭腦中對這首詩有一個更加深刻地認識,從而達到增進師生之間溝通與交流的目的,同時還能開闊學生眼界,拓展學生思維。
2.2 結(jié)合學生反應,把握溝通時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時不僅需要確保教師能夠接受到學生的信息,同時也要保證學生能接受教師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勢必會產(chǎn)生不同反應。因此,在教學之中,想要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間的有效溝通,就應該嚴格課前預設,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靈活把控整個溝通時序和節(jié)奏,讓整個課堂教學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下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與觀察學生反應,并對此作出判斷,有效把握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機。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對課文中不同人物的看法,并注意學生的反應,抓住時機進行溝通。不同的學生對于人物性格特點有著不同的看法,這時勢必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因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知道本文最主要的是向父親學習,學習他那種默默無聞的精神,學習落花生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2.3 注重提問技巧,提升互動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想要讓師生實踐能夠有足夠的話語互動,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具體實踐之中充分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提問,同時掌握提問技巧,以此有效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提問思考,從而更好展開師生對話。
例如,在教學《桂花雨》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題目著手,詢問學生“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可能在沒有閱讀課文之前,學生會說桂花飄落的樣子像極了下雨。這時,教師就會進行適時地引導那你們有看過這中景象嗎?大部分學生是搖頭,緊接著引出本次課的教學,讓學生邊在頭腦中想畫畫邊閱讀的形式學習。如此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提高,同時更是對本課的具體內(nèi)容充分了期待,迫切想要知道一場桂花雨為什么能夠讓作者花費如此多的精力來寫,從而促進師生、生本之間的有效溝通。當學生懷著這樣一種心情參與到我們的課堂學習之時,教師的教學效果也達到的,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同時更能滿足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的期待。
3?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一門語言藝術。想要有效的加強師生之間的話語互動,除了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外,還需要我們的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注重提問技巧,在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參考文獻:
[1] 牛雪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學周刊,2019(24):102.
[2] 孫國興.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學周刊,2019(24):106.
[3] 陳潔麗.我動你也動 動動好輕松——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61.
[4] 張洪江,韓占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0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