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學
摘? 要:職業(yè)中學可以說是問題學生的聚集地,在專業(yè)教學的基礎下,還要花大量的精力用于教育問題學生,在管理問題學生方面許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別人的做法對于自己來說不一定能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人去用,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起的效果可能不一樣,我提出的方法“任務法”也如此,但我自認為我的這個方法簡單易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問題學生;轉化;獎勵;表揚
引言:
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太特殊了,有人形容這是一個大“幼兒園”,而且這是個高危人員。但我們不應該放棄一個學生,當然我們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教育的,但是我們應盡自已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們。通過介紹自己的經驗,希望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個啟示,帶來幫助,少一些灰心,共同站好自己的崗位。
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幾年,多多少少接觸了一些學生,人有成千上萬的人,而且個體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區(qū)別。比如個體的基因差異,興趣愛好以及生長的環(huán)境等等,總的來說差的學生比好的學生要多的多。為了能做一個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我也看了不少有關學生管理的書,特別是關于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偨Y起來有以下十條:1、真情感化;2、談心溝通;3、激發(fā)自信;4、放大亮點;5、適度要求;6、引導追“星”;7、家校聯手;8、暗示會意;9、大度寬容;10、熱情期待;以上這十種方法我認為各有千秋,看了以上教育方法后,我再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我的“任務法”,我認為“任務法”是職業(yè)中學問題學生教育行之有效之法。
何為“任務法”就是將班級(學校)“特定” 的工作分配給“特定的學生”去做,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任務法”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收益于學生本人,因為對于問題生,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在我們的教育下有所進步,變地“不那么”讓人操心,甚至能真正受到大家的表揚,我們經常對大多數問題學生采用“表揚”的方法來肯定他們,所以只要他們有一點點亮點都不放過。我想表揚法很多老師都用過,效果也很好。但是這種表揚,放在其他學生身上根本不值一提,但對于問題學生來說就很重要,很稀奇了。而且是他們自己通過努力得來,是真正的表揚,效果當然很好。第二,能起連鎖效益,以他們的工作“帶動”其他同學,達到大家共同進步的目的。那么接下來這“任務法”我是如何開展的。
2016年,我接任第二屆學生,我第一天拿到他們的檔案時發(fā)現有很多是城里的學生,而且有很多來自同一學校,心想這下不好了,有苦頭吃了??傮w來說在職業(yè)中學中,城里來的比農村來的要難管。城里來的學生膽子大,環(huán)境熟悉,懶惰,心理多少存在著一些缺陷等,而且他們接觸社會比較多,沾染不良社會風氣也多,動不動就打架,甚至請人打架,吸煙等多種不良習慣。所以當我接觸到這份檔案時心情有些不愉。不久我發(fā)現有一個學生,他叫周某,城關鎮(zhèn)人,初中在一家郊區(qū)的市屬中學就讀,成績較差,他家離學校非常近,可十天有八天要遲到。開學后的一些日子也同樣遲到,平時上課的時候特愛講話,經常因講話被任課老師叫到辦公室來,他也算是其中搗蛋的一個。有時一起被叫來,來的次數多了,我發(fā)現他與其他同學有些不同,老師教育他時,他總是恭恭敬敬的站著,兩只手放在身前,低著頭,一副認罰的樣子,而其他同學則不同,有不在意的,有的頭轉來轉去等。平時我叫他做點事,他也會樂意的去做,而且做得很好,為了改變他,我心里琢磨了很久,用了許多方法,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了一圈。有一天中午,班主任講話課,我在給好人好事表揚加分時,我發(fā)現我們班有個特點,對加分很感興趣,我下課后琢磨了一會兒,想出一個辦法,就是運用“任務法”,分配給周某一個任務,在每節(jié)下課后,老師離開之前將“課堂記錄表”(自己設計的)拿給老師填寫,由老師對這堂課表現“好的同學”寫一個評價,一周為一個周期。
一周之后,我讓周某根據記錄情況統(tǒng)計出本周受表揚與批評的次數,然后分別加分。這整個工作都由周某一個人完成。開始的時候我監(jiān)督他的工作,觀察他完成情況,積極性是否高,工作態(tài)度是否端正。人往往開始時積極,到后來要疲態(tài)的,所以我必須時不時的提醒他,激勵他。就這樣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幾周后,有老師反映說這個周某同學進步很大,上課幾乎不講話了。有幾次我看見下課時有很多同學圍著老師看自己有沒有被寫在表揚加分上面,我有點暗暗得意了。連續(xù)幾周后,周某的工作也不用我提醒了,而且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上課坐地端端正正。一個學期后,周某成為班里、任課老師以及學區(qū)老師公認進步最快的同學。我家訪了一次,希望他應該再努力,第二學期通過全班選舉選上了班長。他當班長之后工作學習更加用功。這對于他本人來說是個肯定,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肯定”。
在實行這個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班主任起到“催”的作用,催給像周某這樣的同學看,也催給其他同學。那幾個同學上課表現好,那幾個同學不好等等。2、與任課老師做好配合工作,一定要記錄而且是多記錄差生當中的瞬間進步,讓他們多得到表揚少批評(對于個別同學的錯誤不能視而不見)。
最后我認為這種方法不但對個別同學有效,同樣也對其他同學有效果,人人希望得到肯定,而來到職高的學生來說,他在初中失去了太多的關注與肯定,在老師眼里,只要是錯的事一定是那幾個同學做的。給他們的心理烙了差生的烙印。我將獎勵與任務這兩方法結合起來,讓他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每一次努力與付出都得到肯定。如果學生對獎勵無動于衷,如果學生不愿做事,那么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的,而且每個學生不一樣,所以我們在上面談到的方法只有“適合”了才有用的,應該應人而宜,以上是在教育學生的一點小經驗,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稽c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