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建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高級中學 226500)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質,增強學生的物理能力.教師不僅僅將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還要立足于物理知識本身,從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
高中階段教育,學生物理素質的提升往往會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但由于物理知識相對較高的抽象,而且系統(tǒng)性強,如果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或者對學生指導不是合理,容易引起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抵觸情緒,學習態(tài)度不正確,對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影響很大.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的課程環(huán)境下,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合資源,創(chuàng)造物理情景,采取教學引進,注重現場建設,以形成情境吸引學生,鼓勵學生感知物理學科的魅力,這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為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情境,并通過提出與文本相關的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向學生介紹情境.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注意學生的“第一印象”,第一個物理課講得很出色,讓學生認為聽老師講物理課是一種快樂和享受,并認為物理不難學由此產生的必須學習物理的良好信念,從而初步建立起學習物理的興趣.當然,這是基于老師對物理教學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深刻的其他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精通電氣維修,在課堂上不能用一些教科書內容,生活內容會讓學生感到新鮮,好奇,對老師敬佩,所以學習物理學的興趣更濃,學生會覺得學習物理就像在海洋中航行,生活化的教學使得他們不覺得學習物理是抽象的,相反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學生都愿意學習物理.大多數高中物理知識可以反映在生活中,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親和力,縮短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實際上是一個和實際生活有關系學科,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電磁波傳輸和接收部分時,我以手機信號為例向學生解釋為什么地下室沒有信號,信號塔最多30公里,而短波無線電臺可以傳輸數百甚至數千公里的信息.通過探索生活資源和生活實例,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適當的生活現象或實例來說明某些物理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興趣.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物理理論與實驗的結合.他們不僅應該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點,解釋概念的原理和形成過程,還要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他們是否能夠通過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如高中物理教科書中的“摩力”知識點,教師不僅要解釋摩擦力定義為: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相對運動的表面上,以及物體之間受阻時,物體之間的力被稱為摩擦力,摩力產生的條件是指:必須使我們接觸表面是粗糙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足夠的彈性,接觸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關系,三個條件都是不能少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傳授知識概念,學生無法有效理解,當然也要組織學生進行“摩擦力”實驗,如:分別放在毯子和光滑的木質物體上,質量相同在同一水平下,通過測量毯子和板后的物體,降低物體距離,然后根據摩擦力的分解和求解過程,從而得出摩擦力的大小由三個組成各種條件.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物理作為一門科學和工程學科,實驗是必不可少的.與理論知識的解釋相比,物理實驗對學生來說無疑更令人印象深刻.教師應該好好利用這一點,讓更多的學生進入實驗室,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物理的樂趣,以增強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此外,學生還應該做實驗,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此外,為了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擴大學生的實驗技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示范實驗.例如,在“大氣壓力”知識點的教學中,可以進行以下實驗對象:在室溫煮熟并將剝了皮的雞蛋放在玻璃杯邊緣,可以發(fā)現雞蛋不能落入玻璃杯,但是,酒精棉在杯中燃燒后,再將雞蛋放入玻璃杯中,雞蛋反而立即落入玻璃杯中,出現“奇跡”,學生們很快就受到啟發(fā),探索興趣很容易就被激發(fā)了起來,老師應該做出進一步的解釋,那是因為酒精在杯中燃燒空氣,而玻璃杯中的雞蛋則受到玻璃外的大氣壓力.因此,這個實驗可以很好地解釋大氣壓力的存在.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還擴展了學生的物理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還需要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枯燥的詞語遠不如圖片和視頻生動.數字教學的普及降低了課堂上的無聊感.過去,在學習電場和磁場的分布時,教師只能使用抽象詞和手繪圖來表達電磁場中的力.對于剛剛學習電磁場的學生來說,這很難理解.使用多媒體教學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3D立體圖和視頻.這樣,它不僅更直觀地表達帶電體的力的方向,而且便于學生理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諸如中空金屬外殼中帶電球的電磁場分布等問題.老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讓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提升.
興趣是指學生是否可以獨立地探索和發(fā)現某些東西,并從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學習興趣指的是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產生相應的偏好并且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與其他知識相比,物理知識更抽象.與其他學科相比,高中物理教學更難以順利實施,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具體化抽象知識,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學習和鞏固知識.不論是物理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是現代多媒體設施的使用,都是豐富物理教學形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轉變學生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實驗作為物理教學中的關鍵內容之一,借此提高物理教學趣味性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