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
摘? 要:? 研究任務驅動法在老年護理教學的實施方法和意義,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較,以提高教學效果。? 選取我院2018級老年護理專業(yè)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46名和對照組44名。實驗組學生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tǒng)方法。學期末對比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技能操作成績評價教學效果。? 實驗組理論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74.5%~96.1%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探索能力。? 任務驅動法轉變了傳統(tǒng)護理教學模式,提高老年護理教學效果[2]。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 老年護理?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0(a)-0173-03
Abstract: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and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90 students of geriatric nursing major 2018 in our colle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6 and control group 44.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compare the theoretical test results and skill oper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est scores of theory and skil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74.5%~96.1%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ought that task-driven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ask driven approach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active learning, active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and innovative exploration. Task-driven teaching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teaching mode,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Key Words: Task-driven method;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
任務驅動法是指根據(jù)教材和教學大綱設計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整個學習過程以任務驅動方式進行,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探索、團結協(xié)作的綜合能力。傳統(tǒng)教學法是系統(tǒng)地傳授教學內(nèi)容,忽視了學生自主性,對知識了探索欲望。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老年人口所帶來的慢性疾病問題、醫(yī)療和康復保健以及老年期生活質(zhì)量等問題都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挑戰(zhàn)。老年護理作為護理專業(yè)的新興學科,越來越被社會重視。老年護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任務驅動法是以任務、問題為驅動,教學過程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3]。將任務驅動法應用于老年護理教學,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級老年護理專業(yè),隨機抽取90名女生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18~20歲。抽取46名學生為對照組,抽取44名學生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的學生在年齡、知識結構及專業(yè)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 均P>0.01),具有比較性。
1.2 教學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在第四學期開老年護理課程,總學時32學時,其中實踐課10學時,兩組均為同一教師授課,授課內(nèi)容、授課計劃均完成一致。
(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模式開展教學,課堂上以講授法為主,按教材內(nèi)容進行授課。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按傳統(tǒng)教學流程進行,如講解概念、分析病因、臨床表現(xiàn)、回顧總結、安排作業(yè)等過程進行。授課中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開展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教學內(nèi)容,達到教學效果。
(2)實驗組的46名學生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根據(jù)老年護理課程的內(nèi)容和特點,設計教學步驟,具體措施如下。
①設計教學驅動任務:教師根據(jù)教材和教學大綱設計總任務,并對總任務分解得到教學目標明確的子任務,課前發(fā)布任務和課程資源請同學預習。以重度進食障礙的老年人進行飲食照護章節(jié)教學為例,教師設計任務情境:李爺爺,80歲,進行性記憶力減退10年,講話含糊不清,無法自主進食,臥床,四肢輕度屈曲體位,近1個月,僅能進食少量軟食,頻繁嗆咳。今天早餐是花卷、雞蛋羹、小米粥。請照護員針對老年人問題提供照護。根據(jù)任務情境老年人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子任務。老年人無法自主進食,僅能進食少量軟食,有嗆咳,設計子任務1是為重度進食障礙老年人進行喂飯照護;如果病情進展,不能吞咽,為了滿足機體營養(yǎng),延續(xù)生命,需要通過胃管進食,設計子任務2是為重度進食障礙老年人進行通過胃管進餐照護。
②任務導入和分析:以任務情境導入教學,引導學生明確照護對象的主要健康問題和照護目標。任務分析可以激發(fā)學生原有知識和新知識的碰撞,包括了解照護對象的生理、心理狀況和照護工作的技能知識。教師也可以提前錄制任務情境視頻,讓學生觀看,以小組方式(每組4~6名)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健康問題和照護目標。根據(jù)情境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李爺爺?shù)闹饕】祮栴}:a患失智癥10年,目前臥床,四肢屈曲體位。b記憶力明顯下降。c語言障礙:講話含糊不清。d咀嚼吞咽障礙:無法自主進食,僅能進食少量軟食,頻繁嗆咳。根據(jù)情境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李爺爺?shù)闹饕兆o目標:a為李爺爺進行喂飯照護。b如果病情進展,李爺爺不能吞咽,實施胃管進餐照護。
③任務實施:以“工作準備、照護實施、效果評估”的工作流程方式開展。工作準備包括物品準備、環(huán)境與人員準備。子任務1為重度進食障礙老年人進行喂飯照護的照護實施流程包括溝通與觀察、擺體位、協(xié)助進餐、表揚鼓勵、整理記錄和注意事項。子任務2為重度進食障礙老年人進行通過胃管進餐照護的照護實施流程包括溝通與觀察、擺體位、檢查胃管、進行鼻飼、整理記錄和注意事項。照護實施結束后,根據(jù)照護實施效果進行效果評估。
教師演示或講解后,學生以小組方式(每組4~6名)按任務工作流程進行練習,使學生熟練實施任務工作流程,提高學生自主、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任務實施結束,教師應總結學生在子任務1、子任務2實施出現(xiàn)的問題。如子任務1學生應注意進食的合適體位、選擇飲食種類、進食量、進食速度以及掌握老年人的出現(xiàn)嗆咳或噎食的急救方法等;子任務2學生應注意鼻飼飲食的種類、成分、特點以及鼻飼操作的具體方法、注意事項。任務實施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5]。
④任務評價:按安全防護、人文關懷、健康宣教以及操作步驟、任務內(nèi)容和實施質(zhì)量等,進行操作考核。每組隨機抽取1名學生,展示任務實施過程。根據(jù)展示結果,利用操作流程考核表完成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總結,安排課后學習任務。
⑤任務小結:任務結束后,學生完成知識點、技能點學習索引,利用任務習題測試所學知識。
1.3 評價方法
1.3.1 學期期末考試成績
授課結束后,為檢測教學效果、教學質(zhì)量需要對90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內(nèi)容包括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考核要求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同一套試題,具有可比性。技能操作考核從技能操作項目中抽取3項對實驗組、對照組進行考核,考核結束后評分。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要保證公平公正,做到準確考評學生成績。
1.3.2 評估問卷表
授課結束后,實驗組46名學生發(fā)放評估問卷表,對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評價。評估問卷表內(nèi)容包括是否提高學習興趣、是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否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否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組、對照組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比較
兩組理論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如表1)。
2.2 評估問卷調(diào)查結果
實驗組46名學生發(fā)放評估問卷表,調(diào)查結果見表2。
3? 討論
從表1看出,采用任務驅動法實驗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都高于對照組。評估問卷調(diào)查結果表2顯示,89.13%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提高學習興趣,78.26%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84.78%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80.43%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86.95%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82.60%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法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轉變了以往的以教定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團結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望,任務完成中,學生們會主動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任務完成后,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6]。任務驅動法倡導課堂教學與臨床護理工作緊密結合,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充滿了民主、個性,課堂氛圍活躍。任務驅動法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語言表達、獨立探索、人際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走向老年護理臨床崗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靜.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D].青島:青島大學,2019.
[2] 彭嘯.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3] 李敬雙,郭曉麗,王春強,等.任務驅動法結合案例教學法在動物生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9):68-70.
[4] 楊晗,王可心,孫炎烽,等.講授法與任務驅動教學法聯(lián)合教學模式在《兒童社區(qū)護理與健康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10(5):32-35.
[5] 劉靜,吳元凱,鄔喆斌,等.任務驅動法結合PPT展示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0(2):94-95.
[6] 楊秀華,孟濤.畢博平臺結合任務驅動法在產(chǎn)科大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9,33(4):458-460,472.
[7] 李艷紅,申秀玲,李平,等.基于微課的任務驅動法在內(nèi)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14):110-111
[8] 王娟,李華義,時建瑞,等.任務驅動法在社區(qū)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5,29(3):35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