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正明
摘 要:名著導讀內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拓寬知識視野,汲取文學的思想精髓,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名著導讀課堂重在教師的“導”,引導學生喜歡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找到學習名著的方法與技巧。
關鍵詞:名著導讀;興趣;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膭顚W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教材?!闭f的是要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溫儒敏主編曾強調,要“把培養(yǎng)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意思是說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并使之廣泛閱讀。讓中小學生多讀名著非常重要,這不只是語文學科的需要,也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怎樣才能讓學生讀好經典著作呢?根據(jù)本人的教學經歷,談一談教學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幾點體會。
一、明確名著導讀的編排目的
初中每冊安排了2篇必讀篇目和4篇自主推薦的排名。讓學生廣泛的閱讀經典著作,可以獲得多方面的益處。它能在學生懂得了知識的同時,使其感到樂趣;能在學生提高了自己文筆的同時,領略到了大文豪們的風采;能使學生在廣泛了知識面的同時,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生活。名著中還能體現(xiàn)許多文豪的人生觀,使其懂得許多人生哲理;讀名著還可以使他們的人生少走許多彎路,不去赴那些過了一輩子失敗人生的人的后塵。總而言之,讓學生多讀名著,意在引導一種健康、理性的讀書風氣,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
二、明確名著導讀的教學定位
中學語文教師要扎實做好兩項前提性工作:一是語文教師要先讀起來;二是要把“名著導讀”納入學期教學計劃。
教師讀名著,了解了名著,才能向學生推薦名著或如何去引導他們怎樣去讀。學生在寒暑假就要去先讀,一是正式上課期間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讀厚厚的名著,二是在教學名著導讀時,學生完全是一片空白,也不利于教師的“導”。
三、明確名著導讀的課堂定位
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推進學生閱讀的質量”為目的。人教版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讀書方法指導中就指出:讀經典作品,會豐富我們的人生感受和經驗;讀經典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許多人生問題;讀經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積累,讓自己的思想與大師們聯(lián)網接軌;讀經典作品,可以涵養(yǎng)情性,啟迪人生。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學習名著,指引他們閱讀名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鑒別和賞析名著情節(jié)的方法,并且做到后期及時跟進檢查閱讀情況,落實閱讀有困難的學生,針對問題及時解決,堅持每周或者每月定性地調查學生閱讀情況,調控有方,評價多元化、創(chuàng)新化,使學生慢慢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促進名著閱讀的多樣化和實效化,同時對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正確把握“導”的方法
1.以亮點吸引學生,激發(fā)其興趣。
教師要把名著的亮點與精彩片段推薦給學生,如《水滸傳》中的《景陽岡打虎》《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楊修之死》《草船借箭》等,學生讀了這些片段,絕對想把整本書讀完。這樣用教材名篇之“點”帶動相關名著之“面”。
2.借名家名言或精辟語言推薦名著。
魯迅先生稱贊司馬遷的《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毛澤東在讀了《三國志》中的《魏書·武帝紀》時,圈畫批注得較多,主張對曹操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曹操不僅具有很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而且還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
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yǎng)雞場也沒什么關系?!栋餐缴挕?/p>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fā)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逗啞邸?/p>
學生了解了這些,一定有想讀這些書的欲望與動力。
五、注重名著導讀的閱讀方法指導
1.“精讀”與“跳讀”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如果只注重精讀,而忽略略讀功夫只作了一半。”作為初中學生,學習負擔較重,沒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讀厚厚的經典名著,可以根據(jù)內容主動地舍棄、有意的忽略,抓住作品的重要內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讀欣賞,而忽略那些無關緊要或并不精彩的內容,以求更高的閱讀效率。
2.運用圈點與批注。
圈點和批注是古人讀書時常用的傳統(tǒng)方法,也適合于當今學生讀書??梢砸贿呑x一邊勾畫文章的重點、難點、疑點,或者是自己深有體會之處。還可以一邊讀一邊從作品的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作批注。這樣既可以加深自己對名著內容的印象,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引向精深境地。
六、總結
名著閱讀是學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更是人類發(fā)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和需要。名著導讀課堂重在教師的“導”,引導學生徜徉在名著閱讀的海洋中,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不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設[J]課程、教材、教法,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