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格格 閆茜 高小翀
摘要:財政部出臺的“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對內部控制人才的需求,但就目前而言,我國高校制定的內控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方案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介紹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內控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和考核體系三個方面與我國高校教育模式進行對比,總結兩國在人才培養(yǎng)上的異同,為我國高校在《內部控制》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上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的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人才培養(yǎng);教學改革
引言
縱觀近十年,中國財政部相繼出臺的內部控制規(guī)范和準則,不僅為我國內控建設提供有效的指引,而且也象征著我國內控體系已基本形成。財政部在2016年“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地提出,要不斷加強我國的內部控制建設,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盡管內控體系在我國已相對完善,但我國高校在《內部控制》的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方式上卻遠遠落后于內控的體系建設。換句話說,目前我國高校培養(yǎng)的應屆畢業(yè)生大多能通過學校里面的應試考試,卻無法滿足企業(yè)對應用型內控管理師的能力需求。
中國和澳大利亞大學設立的內控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基本一致,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但是,對比中澳高校關于《內部控制》的教學模式后發(fā)現(xiàn),兩國高校在實施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側重點明顯不同。本文從兩國高?!秲炔靠刂啤返恼n程設置、授課方式和考核體系三方面進行對比和分析:
一、課程設置
我國高校與悉尼大學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絕大多數(shù)高校將《內部控制》作為一門單獨課程為會計學專業(yè)的學生開設。課程從內控的整體框架出發(fā),詳細地介紹內控的基本概念、發(fā)展歷史、基礎理論以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風險控制。
相反,悉尼大學認為《內部控制》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課程,該課程涉及多領域的知識,其中包括會計、審計、金融、企業(yè)風險管理、信息溝通、公司治理等。因此,從課程的內容考慮,悉尼大學并未將《內部控制》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而將其分為多個不同的模塊分別嵌入相關的課程之中。比如,將內部控制組織架構嵌入ACCT 6120 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將內控所涉及的資金活動、資產管理和財務報告等相關會計經濟活動嵌入ACCT 5001 Principle of Accounting(會計學原理)、ACCT 6001 Intermediate Financial Reporting (中級財務報告) 和ACCT 6010 Advanced Financial Reporting (高級財務報告)、內控審計嵌入ACCT 6007 Auditing(審計學),將內部控制信息系統(tǒng)嵌入INFS 5001 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統(tǒng))中。
二、授課方式
從授課方式上看,我國大學的授課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以老師課堂講授知識為主。雖然該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點,比如,老師課堂灌輸?shù)膬热荻?,老師能夠靈活掌握上課的時間等。但是,這種單方面的信息傳遞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容易讓學生厭倦枯燥無聊的課堂,產生厭學的負面情緒。
反觀,悉尼大學的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任課老師在考慮課程內容和特點后,采用綜合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比如,類似ACCT 6120(公司治理)這類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老師會將傳統(tǒng)的授課時間(每節(jié)課3小時/周)縮短為原來的一半(每節(jié)課1.5小時/周),另一半的課時安排為Tutorial(輔導課,練習課)。學生在聽完課后,不僅要復習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還需在課下仔細閱讀相關的案例材料,回答案例下方的問題,最后在每周的Tutorial上,積極發(fā)言,針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三、考核體系
中國高校關于《內部控制》的考查主要是以閉卷考試為主??忌3閼镀谥谢蚱谀┛荚?,會在考試前幾天突擊背誦大量的理論知識,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灌輸式教育的產物,對學生理解內控知識無任何幫助。
然而,悉尼大學每一門課程的考查模式更貼近實際工作。比如,在ACCT 6120 考核中,要求每位學生根據(j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所有信息,對公司的組織架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等)、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情況等做一個綜合評價。在ACCT 6007 考查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訪澳大利亞當?shù)匾患移髽I(yè),以訪談的形式與企業(yè)經理和員工溝通和交流。同時,根據(jù)澳大利亞的審計準則和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生要從審計人員的角度出發(fā),批判性地分析該企業(yè)在財務和經營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所有文字性作業(yè)(報告、簡答、小組分工說明、論文等),全部需要在學校網站上提交,經過悉尼大學的英文論文檢測系統(tǒng)查重后,檢測結果顯示無抄襲,再由任課老師批閱給分。
四、兩國高校關于內控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對比和分析
中澳高校在《內部控制》的課程設置上各具優(yōu)勢。中國高校致力于在學生腦海中建立起一個清晰的內控框架,有助于學生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企業(yè)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企業(yè)在運營中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最終幫助企業(y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實現(xiàn)管理最優(yōu)化。相反,悉尼大學將《內部控制》課程分為不同的模塊并嵌入相關的課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某專業(yè)領域知識的同時,也注重考慮其風險控制等問題,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地學習中增強風險把控的意識和能力。
雖然中澳兩國高校針對內控人才的培養(yǎng)宗旨是相同的,但無論是從授課還是考核方式上來看,悉尼大學的教學方式更靈活多樣。比如,我國高校仍然延續(xù)傳統(tǒng)的授課和考查方式,灌輸式教育和應試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中國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反之,悉尼大學在授課方式上,采用直接授課為主,課堂案例分析為輔的綜合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學生帶著興趣閱讀案例材料,思考如何將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其中,極大的提升老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吸收知識的效果。在知識的考核中,悉尼大學認為考試作業(yè)等要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因為學習效果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是否能夠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實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果能夠學以致用,這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識。
啟示
綜上所述,雖然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未將《內部控制》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開設在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但是,悉尼大學始終貫徹執(zhí)行應用型人才的理念,靈活地將《內部控制》的課程內容與其他專業(yè)課程進行銜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特點,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計、授課方式和考核方法。我國高校應充分吸取悉尼大學內控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長處和優(yōu)勢,彌補我國高校內控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短處和不足,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的教學改革,為我國提供高質量的內控專業(yè)人才提供足夠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宜霞.學習效果、就業(yè)壓力與教學改革對策——基于內部控制課程的實證研究[J].人才培養(yǎng)與教學改革-浙江工商大學教學改革論文集,2013(00):66-70.
(作者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會計學院、中國船級社天津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