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文娟 馬學濤
【摘 要】目的:探討心內科左心衰竭患者焦慮障礙發(fā)生情況。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左心衰竭伴焦慮障礙患者共計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疏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漢爾密頓焦慮量表(HAMA)。結果:觀察組患者HAMA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疏導及綜合治療心內科左心衰竭患者療效顯著,可有效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應用。
【關鍵詞】心內科;左心衰竭;焦慮障礙;心理疏導;綜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82-01
左心衰竭為心內科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多發(fā)群體為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左心衰竭患者的人數呈逐漸上升趨勢,給社會及醫(yī)療帶來極大經濟負擔。該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可能與心臟收縮功能異常有關,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左室舒張壓增高,導致肺部瘀血,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喘息、咳嗽等表現,具有發(fā)病急、反復發(fā)作、病情進展速度快并且高死亡率等特征,因此大部分患者會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嚴重者會出現心理障礙,影響患者身體康復[1]?;诖?,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心內科左心衰竭患者焦慮障礙發(fā)生情況。具體信息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左心衰竭伴焦慮障礙患者共計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7-66歲,平均年齡(54.93±2.18)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1±2.09)年。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6-66歲,平均年齡(55.01±2.43)歲;病程23個月-8年,平均病程(5.02±2.12)個月。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2]診斷標準者;②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者;③肝腎功能正常者。(2)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者;②伴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者;③嚴重呼吸功能衰竭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口服阿普唑侖(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258)0.4mg/次,3次/d;或者口服地西泮(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038)2.5mg/次,3次/d;對于焦慮嚴重的患者給予氟西汀(山東力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61)30mg/次,1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耐心為患者講解與該疾病相關的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并告知其注意事項;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尋找焦慮的根源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焦慮及抑郁等情緒,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囑咐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陪伴與關心,多說一些鼓勵及安慰的語言,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為患者播放柔和、優(yōu)美、歡快的音樂,有助于幫助患者放松心情。
1.4 評價指標
①治療20d后,根據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4]對兩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進行評分,采用0-4分的五級評分法,0分為無焦慮,1分為輕度焦慮,2分為中度焦慮,3分為重度焦慮,4分為極重度焦慮,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癥狀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AMA評分
治療20d后,觀察組患者HAMA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低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左心衰竭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內科疾病,近幾年,其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將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由于該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速度快等特點,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緊張等負性情緒。因此,發(fā)病后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據相關報道顯示,嚴重的焦慮障礙可能會引起患者心臟異常復極化,出現房顫現象,進而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影響預后效果[4]。
目前,藥物治療為臨床上幫助患者減輕不良情緒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不同患者的情況差異較大,導致其療效并不明顯。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HAMA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低,提示對左心衰竭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有助于心內科左心衰竭患者緩解焦慮障礙,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分析其原因在于,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高效幫助患者減輕焦慮情緒,幫助患者高對該疾病的認知度,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5]。如果盲目性的治療,不但無法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還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心內科左心衰竭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鄂俊,楊兆華.綜合性心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3(36):700-701.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98-122.
[3] 邱爽,楊波.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診治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6,15(2):204-208,212.
[4] 魏亞,孫晨岑.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左心衰竭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7,19(02):198-199.
[5] 馬詠秋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43例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9):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