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如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社會參與、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新實踐等基本思想。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融入,結(jié)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對學生的品格與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引進信息技術,通過游戲、表演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
一、展開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社會參與
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踐,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效果。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學生能夠參與到表演當中,轉(zhuǎn)換自身的角色,提升學生的代入感與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表演中,加入突發(fā)事件,鍛煉學生的應對能力。在學生表演完畢后,教師可以帶頭鼓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可以在情境創(chuàng)設前,加入自然、人文景觀、人物背景的介紹短片,提升學生的代入感。
比如,在“in a nature park”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自然公園的影像資料,并讓學生展開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根據(jù)場景,使用英語進行情景模擬,如“I'm going boating on the lake”“I want to venture into the forest”“I will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想要在自然公園做的事情,對自己的選擇進行詳細介紹,如“It's cool to go boating on the lake”“After climbed the mountain, you can feel the joy of reaching the top”。
二、結(jié)合信息技術,打下文化基礎
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對教學素材進行選取,并結(jié)合信息技術,讓教學方式朝著現(xiàn)代化轉(zhuǎn)變,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主題,搜集視頻、音樂等資料,并結(jié)合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方式,通過圖片、場景模擬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英語學習直觀化。教師使用大量素材,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了解異國的文化習俗、優(yōu)美風景、飲食起居等,為學生的全球化發(fā)展打下基礎。
比如,在“Weather”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不同國家對天氣的感受進行講解。教師可以播放英國的短片,講述英國人對于天氣的理解,如“Hello,lovely day,isnt it?”,而在中國,更傾向于談論美食,“吃了嗎?”英國人對于雨天有著很大怨念,甚至會帶入情感,如“Another sad rainy night”。學生在短片中,可以接觸到各類天氣,如“sunny”“raining”“snowing”等,并對外國人的天氣觀有了一定了解。
三、展開交流合作,強化自主發(fā)展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提升小組內(nèi)成員的英語水平,讓所有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在分組后,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時,適時加入對話當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而不是根據(jù)成績將學生進行分割。同時,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親和力,教師要發(fā)揮引導的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灌輸式教學。
比如,在“Shopping”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并討論買東西的方法和價格的計算。學生可以對購物的范圍進行討論,如“clothes”“food”“School supplies”等,部分學生會加入“pet”“Electrical appliances”等。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標定價格紅線,并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購物,觀察每個小組的購物結(jié)果。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認清了購物中的各類英語單詞,并知曉了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效果。
四、融入課外閱讀,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提供一定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英語能力,對國外新聞、音樂、影視等進行解讀。英語需要學以致用,并且增加學習英語的時間比例,使用課外閱讀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學生可以結(jié)合課外閱讀,進行英語歌曲的演唱,或使用英語的名人名言,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英語寫作,在讀寫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創(chuàng)新性能力。
比如,在“We love animal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英語畫本閱讀。學生可以在畫本中,接觸到“l(fā)ion”“panda”“rhino”“elephant”“penguin”等動物,并了解每種動物的特點,領略每種動物的生活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寫作,并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動物間溝通的場景,如老虎與獅子間的戰(zhàn)斗、大熊貓的生存方式等,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通過英語表述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健康成長。
總之,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展開情境創(chuàng)設、結(jié)合信息技術、展開交流合作、融入課外閱讀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學生英語水平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