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宏偉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逐步推進,對中職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重要探究課題。本文重點探討了“換位教學”方式運用的作用,以期更好地增強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數學換位教學積極作用
在中職教育課程體系中,數學教學一直被視為教學重難點所在,學生對數學課程不愛學或聽不懂?!皳Q位教學”思路的運用能夠有效改善“教”和“學”之間的鴻溝,讓教師和學生成為知識傳遞和價值培育過程中的共同體,進而真正推動中職數學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
一、“換位教學”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作用
“換位教學”其概念重點在于“換位”,即角色互換。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課堂教學的開展和推進是以教師主體的單向知識傳遞為主要路徑,學生一般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知識內容的快速教學,但同時也存在相應的弊端和不足。學生如長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則很難激發(fā)自身對于知識學習的主動探究積極興趣?!皳Q位教學”的本質在于激發(fā)師生兩者之間的角色認同感,讓一向只參與“教”的教師能夠參與到“學”的過程,真正了解到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難點和痛點。讓只參與“學”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教”的過程,體驗到教師教學的走向脈絡和基本思路。通過兩者結合的換位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思想互通,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針對中職學校而言,由于學校性質及招生條件的制約,大部分學生的知識基礎并不扎實。數學課程是一門邏輯思維極強的科學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理解及知識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中職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常會出現“看著會,做題廢”的理解障礙,長此以往還會對該門課程產生畏難情緒,影響長期學習。“換位教學”這一方法的運用能夠有效打破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屏障,讓教師更好地知道怎么教,讓學生更好地知道怎么學,進而實現協同進步的互贏目標。
二、“換位教學”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推動教師的心理換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我們必得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這樣的教育思想也傳遞了換位教育的樸素價值觀,只有俯下身換下位,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心中所想所求。在當前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如果出現學生接受能力較差,難以理解數學課程內容的情況,教師容易歸因于中職學生普遍知識水平低,進而產生“學生能力不行,所以才教不好”的消極思想。只有從思想觀念上真正換位轉變,才能促使教師從自身教學活動入手進行審視,不斷反思課件設計、教學方式、教學語言等是否能夠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有些教師自身教學能力極強,知識儲備過硬,但依然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學生不愛學或學生聽不懂的情況。究其本質原因,則在于教師沒有充分地實現換位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未能以學生最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知識傳遞,才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只有從“怎么能夠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扎實掌握更多知識”為出發(fā)點,實現換位思考和教學,才能推動教學活動的高效發(fā)展。教師要在心理上與學生進行換位,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在進行數學教學備課過程中,模擬學生的角度思考在本課題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點講解,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換位思考,在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yè)的過程中,也要認識到換位教學的重要意義,將準備布置的數學作業(yè)提前做一遍,將其中較為基礎、學生掌握較好的題目換位更加典型、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引導學生能夠開拓思維,獲取數學思維上的提高,能夠真正做到從一道題目中獲取更多的解體思路,從而提高學生做作業(yè)的效率。
2.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式換位
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指導下,一直是以教師的單向知識傳遞為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往往是結合教學目標、考試大綱以及教材內容進行課件設計,但如果一味從目標要求出發(fā),不結合學生實際,很容易讓自身教學限于空中樓閣境地,“教”和“學”完全分離。因此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式換位極為關鍵。例如在三角函數知識內容教學時,學生極容易出現混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經常發(fā)生錯誤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了解問題共性,進而能夠由點及面,在短時間內解決學生的理解難點。同時教師還可將這種換位教學思路運用至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引導學生建立錯題資源意識,持續(xù)更新自身個性化的錯題資源庫。教師也可定期對學生的錯題集進行查閱,迅速掌握當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通過這樣的換位教學模式能夠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的有效結合,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對于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說,數學學習能力并不強,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理解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對學生抱有充分的包容與耐心,以換位角度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源,例如面對學生的數學考試錯題,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考試錯題統(tǒng)計情況進行分析,并采用換位教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帶來高效的數學知識講解,使學生產生“醍醐灌頂”的學習效果。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數學教師在講解錯題的過程中,還可以以學生的錯誤思想故意犯錯,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錯誤,加深學生對其錯誤點的印象與理解,實現高效的數學換位教學。
3.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在運用換位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僅教師需要融“學”于“教”,同時學生也需要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自主探究意識及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某一個教學難點為主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設置一個“今天我是小老師”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走上講臺,對這一個教學難點進行講解?;谶@樣的教學思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前期工作準備,這可以通過板書、課件演示、微課制作等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給予學生以充分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學生進行教學準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難,教師需及時進行溝通和指導。在學生結束講解后,教師應給予積極的鼓勵響應,在幫助學生增強自信的基礎上再進行總結和建議,讓下一位小老師能夠再接再厲,針對性地進行準備,以能持續(xù)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
結語
曾有詩言:“你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這便深刻地言明了換位教學的重要性。沒有一個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差學生,這需要教師能真正秉持人本教育理念,尊重和愛護學生,為其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邵世虎.淺談“換位教學”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396(2):276-277.
[2]陸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高效落到實處——淺談數學教學中“換位”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7):62.
[3]凌貽清.中職數學課程現狀及改革建議[J].教育與職業(yè),2014(20):130-131.
[4]奚青.提高中職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13(14):29-30.
[5]傅欽志.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8):57-60.
(作者單位: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