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成 張星
摘 要:化學核心素養(yǎng)簡而言之就是化學的學科理論以及實踐研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想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就應該在提高學生基礎化學能力的前提下,培養(yǎng)他們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要積極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煉出教學的精華,充分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夠真正推動化學課陳的發(fā)展。本文就結合高中化學的教研大綱,探究如何構建高效率、高質量的化學素養(yǎng)教學新課堂。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改;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1-007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074
高中的化學包含兩大部分,一大部分是理論教學,一大部分是實驗教學。在這兩部分內容的教學中通過引導,讓學生能夠體系化地了解化學知識,以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眼光來看待化學知識,這就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化學學習來形成對社會的發(fā)展理念,這樣就真正地升華了化學教學的內涵。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都應該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教學,不斷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來豐富化學教學的內容,積極推動高中化學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與升級轉變。
一、充分構建化學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化學學習觀念
情景化的教學氛圍能夠促進教學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構建化學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化學學習觀念,這樣有利于后期的教學。生活中的素材最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考慮將生活素材融入到教學設計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化學知識聯(lián)想到生活,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化學實踐,提高學生的化學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就學生的思路著手,循序漸進地向學生介紹化學能的原理、化學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與化學生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等相關理論內容。這樣的教學既能夠避免教學的枯燥,而且還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導入,使得學生自發(fā)地將化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就初步培育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1]。
二、強化化學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
化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特別在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將化學內容有機結合實驗方法論,這樣有利于解決化學知識晦澀難懂的問題。不僅如此,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能力,選擇不同類型的化學實驗主題,讓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時,能夠激發(fā)自我的化學探究能力,能夠形成體系化的化學思維,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化學教學效果。例如,在“鐵離子”的教學內容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二價鐵離子”與“三價鐵離子”的鑒別方法,教師就可以以小組為實驗的單位,充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具體的小組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大致向學生講解化學實驗的方法,然后依次向學生介紹不同的可溶性硫氰化物,盡量不要手把手向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因為實驗的目的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當學生進行不同實驗時,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意見,然后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化學實驗來推導出化學方程式——“Fe3++SCN-=Fe(SCN)2+”“Fe2++2SCN-=Fe(SCN)2”。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夠幫助學生在深化化學知識理解程度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化學實驗動手能力,這對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只有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充分動手實踐、嘗試創(chuàng)新,才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辯證性、探究性的化學學習思維,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其整體化學能力[2]。
三、鼓勵學生質疑與提問,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化學學習態(tài)度
科學的化學態(tài)度與化學責任心是學生深入化學學習、提高化學成績所必備的因素,也是高中階段教師要培養(yǎng)的核心目標之一。在具體的化學課堂中,因為化學的實驗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充分提問,讓學生在學習化學中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分辨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是延伸化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一方面學生很容易在這種教學中喪失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化學潛力也得不到挖掘。所以,在現(xiàn)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務必要肯定學生的意見,要鼓勵學生實事求是,讓學生充分養(yǎng)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科研精神,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教學的質量,讓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程遇玲.淺談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3):8.
[2]王棟.淺談培養(yǎng)高中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2):266.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李軍成(1982—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工作。
張星(1982—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