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年熙
摘? 要:情景教學法運用時大致分為三個步驟即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主題——深入情景剖析教學內容——情景回歸感情升華。創(chuàng)設情景時應注意,情景設置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情景深入要營造安全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會問敢問;情景回歸要突出情感教育。
關鍵詞: 情景;導入;剖析;回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119-02
政治學科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科目,是宣傳國家政治方針,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學內容理論性、政策性、時代性都比較強,在政治課堂上很多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怎樣把教學內容變?yōu)樯鷦踊顫?,通俗易懂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很多老師一直為此感到困惑?!扒榫敖虒W”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打造高效課堂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就“情景教學”法談談我在課堂中的運用。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主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慕逃睦韺W角度講,興趣是一種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fā)出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自覺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著認知的目標前進的欲望,因此課前我根據課堂內容的需要和學生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了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情景,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本課內容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2第七課《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符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時,首先向學生播放,他們耳熟能詳的本土視頻歌曲《走進黔東南》,加上教師的提問“我們生活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你知道黔東南的自治情況嗎?”。這一情景的創(chuàng)設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區(qū)域性、本土性,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發(fā)言的欲望,進而喚起了學生對本課內容學習的欲望。
二、深入情景剖析教學內容
教師要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所謂“教教材”就是以教材為中心,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片面強調基礎知識的傳授。然而“用教材教”就是不僅把教材當作是知識的載體,更重要的是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種工具、一種途徑、一種方式,即一種最基本的課程資源。老師要對教材資源進行取舍,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對課堂資源進行整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融入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通過課堂上的置疑、討論、探究、講評,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融入情景中探究、討論、生成知識。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課堂氛圍,實現了在快樂中學習知識、生成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一曲動聽的《走進黔東南》教師引出了本課的主題,緊接著把教學內容分為三個篇章“昔日的黔東南——今天的黔東南——明天的黔東南”,利用“圖片、視頻、地圖”等有關情景材料把相應的知識如:“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含義、自治機關、自治權、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優(yōu)越性”等知識,以設問的形式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置于相應的篇章中,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景中討論、探究,生成知識,實現了教材資源、課程資源和課堂資源的有機結合。
三、情景回歸體驗踐行
思想品德課要培養(yǎng)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注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要以先進的輿論武裝學生的頭腦,以正確的思想指導學生的行動,從而培養(yǎng)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實現,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把已掌握的知識能自覺地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達到情感的升華。
例如:在“昔日的黔東南——今天的黔東南”這兩個篇章中,學生感受到了黔東南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今昔黔東南”的對比和教師的點撥,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有優(yōu)越性,進而從內心上認同并維護這一制度。緊接著教師過渡進入第三個篇章——“明天的黔東南”,利用多媒體展示了黔東南明天欣欣向榮和諧美好的景象,使學生身心引起共鳴,調動他們積極投身黔東南建設的意愿,感到作為黔東南人而自豪、驕傲,培養(yǎng)了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懷。
四、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在設置情景時應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情景設置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教學內容的需要
情景設置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才能實現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達到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才能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實現角色的轉變由單一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改變過去教師單一的傳授,學生被動的接受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過多地采用知識本位的灌輸,忽略了探究性學習在人發(fā)展中的重要價值,使探究性學習,如:觀察、實踐、調查、實驗等在教學中處于被忽略的地位。
情景創(chuàng)設要有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內容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知識建構意義的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并把情景創(chuàng)設看成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
(二)情景創(chuàng)設要營造安全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會問
學生的知識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在一定的情景中獲得的。因此“想問”的基礎上還要求“會問”,“會問”才會增長智慧。這就是說,學習過程就是從“有問題”到“沒問題”再到“有問題”的求知過程,學習的終點不是“沒問題”而是產生“新問題”。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時,指導學生“會問” (即質疑和提問)是一種發(fā)現探究活動,既有利于學生內在動機的培養(yǎng),又能給學生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融會貫通和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教會學生自己質疑問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整合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當然這當中要注意把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問題化,讓學生在探索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開拓思維,增長智慧。
(三)情景回歸要突出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情感教育。課堂教學既是認知的過程,而且還是情感體驗和情感培養(yǎng)的過程。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也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學習的主體將以怎樣的態(tài)度參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的形式多樣可以是一組漫畫、一段錄像、也可以是一組材料、一個小品,只要我們用心去收集,生活中很多都是創(chuàng)設情景的素材,都能很好的為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劍河民族中學,貴州? ?劍河? ?5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