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蘇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在英語課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外,還需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等方面的素養(yǎng),從而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英語閱讀 教學策略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自推行新課程改革以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樣重要。若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剖析了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分析闡述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yǎng)強調學生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品質等方面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語言能力指的是學生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所具有的語言領悟能力和表達能力。文化意識是通過對比中外文化,學生能夠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學習能力是指學生逐步形成的學習效率和能力。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個性特點,反映出個人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及創(chuàng)造性等水平和特點。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教學中的重要方向,應運用有效的閱讀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有些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把重點放在詞匯和語法等語言知識上,教學方法單一且模式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感到單調乏味,無法提高學習興趣。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問題。
(一)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要求低
很多教師在講解閱讀材料時,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材料里的單詞和短語,就自然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在教學時,主要對單詞、短語、句子等進行翻譯,這樣的教學理念是不正確的。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野下,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文章內容的解讀和挖掘,從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
(二)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是由教師一人講解整篇閱讀材料,很少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由于學生自身閱讀能力有限,遇到問題時如果沒有適時得到教師的指導,會使得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漸漸失去了英語閱讀的興趣,導致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少教師只關注部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了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對全班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使教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不高。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水平就會出現(xiàn)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桎梏,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英語閱讀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實踐研究,筆者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結合教學實際,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教師可結合讀與寫、讀與說,加強學生讀后語言積累與思維提升,以寫促讀、以說促讀,使學生形成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二)滲透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
對于學生來說,真實的情感體驗可以推動語言學習。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感受去品味、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文化意識和文化素養(yǎng)。
如筆者在教授Unit 9 My Merry Christmas一文時,正好是12月25日圣誕節(jié)。于是,筆者以此為契機,進行相關的背景知識輸入。Christmas一詞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是他們只知道圣誕節(jié)是西方的節(jié)日。筆者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講解擴充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到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圣誕節(jié)是一個宗教節(jié)日,西方把它當成耶穌的誕辰來慶祝。筆者還給學生講授了Christmas Eve,F(xiàn)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Christmas song以及Christmas feast等相關信息,學生聽得特別認真,課堂氣氛十分融洽。同時播放歌曲Jingle bells,讓他們感受圣誕節(jié)的氣氛。另外還給他們介紹西方國家的一些其他節(jié)日,如Thanksgiving Day,這樣學生既學習了語言,又了解了文化。
(三)融入有效互動,增強學生閱讀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自主地融入進來,將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同時,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 “My Tuesday”這篇閱讀材料時,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描述作者的一天。在學生查讀(Scanning)的時候,筆者一個接一個地拋出問題:What did the blogger do while the computer was loading? When did she prepare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meeting? When did she finish her work today? What was the last thing she did before she left the office?……這樣不斷和學生互動,使學生必須仔細查看文章中的細節(jié),從而對閱讀材料理解得更加深刻。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將靜態(tài)的句子結構轉化為動態(tài)的交流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學習能力。
(四)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理解閱讀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如在Unit 5 Together We Are Stronger的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典故成語,運用真實的工作場景,讓學生體驗什么是團隊合作的精神本質,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合作者。其中的討論優(yōu)化了學生思維能力,學生從更多的角度獲取有效的閱讀信息,促使學生思維品質不斷發(fā)展。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不斷地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等綜合素質,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長遠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16).
[2]廖國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6(25).
[3]游云.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8(14).
[4]陳家鐺.試論當代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8(26).
[5]劉霞.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反思與教育啟示[J].中國教師,2016(9).
[6]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 教材教法,2016 (5).
(作者單位:南京金陵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