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眾所周知,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是非常關鍵的部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閱讀教學作為關鍵的途徑,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資源的整合。同時,根據學科特點和建構的學科體系,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積累,進行有效表達和應用。因此,在下文中,對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體表現進行闡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展,加強對語言的構建與應用,融入情感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問題分析;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045-01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領域的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圍繞著文化傳承、思維發(fā)展、語言建構、能力提升等方面來開展閱讀教學,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為學生發(fā)展奠定基礎。其次,要分析當前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針對具體的問題,加強對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1]。
1.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針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是成為當前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思維發(fā)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但是,當前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引導,所選取的閱讀話題往往學生的興趣不濃厚;其次,學生所選取的閱讀內容沒有產生積極影響,對一些深刻的文學作品很少去探究;再者,學生缺乏閱讀感悟的理解,沒有形成持久的閱讀習慣,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最后,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在當前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沒有形成對學生閱讀的評價體制,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效率低,素質提升較慢。
2.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2.1?加強文化傳承,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對語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融入文化,尤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對閱讀文章中所蘊含的文化進行探討。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導下,教師要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內涵,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在進行古詩詞講解的過程中,要鋪墊相關文化背景,教授學生相關知識技能,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又比如,在講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針對為毛澤東立碑的事件給學生講解要學會感恩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再比如,在講解《向雷鋒叔叔學習》等課文時,要對其中所蘊含的精神進行挖掘,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促進對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2.2?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提升閱讀質量。
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往往沒有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受到多種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為主導,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對于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直接灌輸給學生,往往會使得學生的思維不能夠得到提高。所以,在當前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對知識進行探索[2]。比如,在學習《狐假虎威》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來分析狐貍的性格特點,設置問題:“如果你和狐貍做朋友,怎么和它相處?”通過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學習狐貍的優(yōu)點和精神,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拓寬深度。
2.3?加強語言建構,提升學生運用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階段,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行提升,尤其針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缺乏一定的技巧,而閱讀教學能夠對學生的素材進行豐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所以,教師要對相關生字詞和優(yōu)美詞句進行講解,深入探討其延伸的意義,對應用技巧進行探討,結合實際生活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比如在教學《找春天》一文時,對文章中所利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同身受,如置身于春天的夜晚。同時,讓學生對句子進行仿寫,以不同的季節(jié)為例來進行續(xù)寫,深化學生對閱讀的感悟,提高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2.4?提高學生審美,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與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在對一些作品進行閱讀過程中,要學會對作品進行鑒賞,感受其思想的魅力,形成審美[3]。比如,在教學《狐貍分奶酪》一文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來扮演文章中的不同主人公,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彩排,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最好的是不同的小組來相互學習,這樣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結束語
隨著當前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尤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審美能力進行提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亞妮.小學閱讀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調查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
[2]?張存蘭.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文教資料,2019(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