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p>
【摘要】高中地理新課程要求,師對對學生進行立體教育,不僅僅要加強學生的地理專業(yè)素質教育,還需要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健康地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 德育教育 滲透
一、從課堂內容入手,滲透德育思想
仔細觀察現(xiàn)在的地理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滲透了德育的思想。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不能忽視這一部分的教學,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識點,教師還可以在地理的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為了加快課堂的進度,忽視了教材單元背后德育板塊的教學。雖然一些教師能夠為學生充分的講解書本上重要的知識點,但是對于地理德育教學卻涉及的比較少。這種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需要充分的利用書本上德育教學板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踐》中,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其中包括工業(yè)、農業(yè)、服務行業(yè)等,教師就可以選擇農業(yè)結合德育教學。如教師可以重點結合書本上關于農業(yè)的案例,為學生講解生態(tài)農業(yè)的實質是什么。通過學習,學生們明白了生態(tài)農業(yè)的本質就是地盡其利、物盡其用。這種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地使學生明白學習的重點,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的思想,使其樹立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二、從師生互動入手,滲透德育思想
長期的研究表示,我們的教育過于看重卷面成績而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這樣導致學生主客觀難以相一致,該理論不能運用于實踐,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長此以往會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們教學中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如過于在乎成績。所以,我們最好盡量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增強他們對實踐活動的意識,促進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切實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其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將知識轉化為成果。鼓勵實踐,勇于實踐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同步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都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即課堂活動中教師講、學生聽,從而忽視了學生課堂的地位,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課堂的進度,但是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為學生開展德育教學。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合理有效的提問,增強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在互動中學生會更加情愿接近教師,教師也更加方面開展德育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提問教學的時候,需要有著明確的提問方向,即提問的最終目標是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是需要注意問題的內容和問題的方式,只有采取了科學有效的提問方式,才能發(fā)揮出課堂提問對學生學習的幫助作用。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荒漠化的防治》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如造成荒漠化發(fā)生的原因有哪些?荒漠化為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有哪些?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明白荒漠化的嚴重后果,進而引導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即荒漠化的防治,在這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增強了學生課外知識的儲備,還為提高了學生的危機意識,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做到環(huán)境的保護,這也是開展高中地理德育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
三、從課堂情境入手,滲透德育思想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學課堂上也能頻繁的見到信息技術的應用,高中地理教學也是如此。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將書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識點,以動畫音頻的形式展現(xiàn)到學生的眼前,能夠增強學生視聽覺的體驗,如此就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也有利于教師在地理知識點中結合德育教學。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交通運輸》中,教師在課前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近年來頻繁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的報道,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嚴肅的面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投影出事先設置好的問題,如引發(fā)交通問題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存在的交通問題有哪些?如何避免交通問題的發(fā)生?接下來,教師可以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處理,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探討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此就營造了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通過學習,學生解決了問題,也能使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這有利于其今后的發(fā)展。
綜上,總地來說,相比于高中其他學科的學習,高中地理的學習不僅需要文科的記憶,也需要理科的理解。在新課程制度的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完成應試教育的目標,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增強課堂中和學生的互動,同時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德育教育結合地理教學的前提,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其今后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靈華.高中地理新課程“活動”內容教學設計與應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