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雪
語文新課程提出,語文教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面向全體,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獲得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注重的是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語文教學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頭上。具體說來,課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師是惟一的信息傳遞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場所。在全球都在呼喚“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當今時代,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再也不能繼續(xù)下去了,讓學生主動學習必然要成為我們教學的主題,并充分運用到語文教學中。
一、關注每一個學生——分層精練,各有所補
語文教學把學生都看做是生動活潑的有獨立人格的人,使具有不同身心條件和背景的學生,都有接受語文教育的機會,并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激勵,增強自信。語文學習方法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從基礎開始——熟悉技能——運用,語文重視積累,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有效訓練。一定要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多思考,多挖掘多做題。多做題,并不是搞簡單的題海戰(zhàn)術。語文之難,主要難在它的規(guī)范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習慣不一樣,甚至相抵觸。大量高質量的題,把日常的不規(guī)范在大腦里改過來。但不能就題做題,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要善于將學生從思維定勢中解脫出來,養(yǎng)成多角度、多側面分析問題的習慣。要以題定法,以題為載體,達到做一題,會一片,懂一法,長一智。如果做錯了題目,不管發(fā)現什么錯誤,不管是多么簡單的錯誤,都收錄在個人錯題集中。對于易錯、易忘、易犯的問題,隨時記錄,并根據情況,查漏補缺,形成好習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反省的地方,分門別類,沒事就翻一翻,看一看,并強化練習,逐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成績好的學生,應加強各版塊內部的整合,去尋求版塊之間的交叉點、中間地帶。學習困難的學生應多做習題,注意方法和歸納與整理。平時學習中,注重對學習行為習慣、思維嚴謹性、審題的細心、閱讀理解能力與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建立語感
課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完整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大量的實踐閱讀。只有在大量的閱讀中,才能建立語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能。我國的語文教學向來注重德育的培養(yǎng),所選的文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的教學是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課本提供的選文只是教學的一種憑據,師生借此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課程內容。拿習作教學來說吧。作文教學中,教師在風格迥異的眾多課文中,理解一些共性的特點,盡量發(fā)揮教材的潛在因素,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練習?!段业牟隔斞赶壬?,是圍繞魯迅先生寫了談《水滸》、笑談碰壁、放煙火、救車夫、關心女仆五件事,詳細敘述了救助車夫這件事。筆下的人物,更飽滿、生動!引導學生對此進行分析,并從中體會到這五件事,并不是一一鋪陳,而是詳略得當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他是一個為他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同時,引導體會末段的妙處——結尾點題,首尾呼應。對于同一主題的文章,一般寫2次。比如寫“母親”習作優(yōu)秀了,再寫父親、老師等,熟練掌握寫人的方法、技巧。
三、正確的應考策略——學會考試,促進學習
許多時候,考試被無數的師生批評得體無完膚。作為考試,與素質教育并不矛盾,關鍵在于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它。其實,考試就和做事一樣。怎樣做一件事呢?首先,要保證有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然后,全面了解這件事情,發(fā)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怎樣才能做好,接下來,作全面準備,總結各種方法,找到效率最高的方法;最后,在最關鍵的時候把自己的水平發(fā)揮出來。因此,要有正確的考試策略。特別是遇到難題的時候,學生會緊張,甚至焦躁不安,嚴重影響后面的作題,進而影響考試的成績。因此,就要學會放棄,跳過做其它的。到最后,再靜下心來思考。其實,多次的考試不難發(fā)現,真正讓你和別人拉開距離的不是那些難題,而是那些大家努力一下都可以解決的題目。
平時學習中,有的學生習慣于在不加限制的時間內閱讀、習作。因此,“又快又好”也是應考的重要策略。在復習的時候,加強學生的時間觀念,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答題準確率。此外,近幾年,試題重應用,聯系生活。許多時事、社會事件也進入考題,所以應加強對身邊問題的關注,不能讀死書,死讀書。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和平、環(huán)保等。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在內容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最終達到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境地。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從而使語文學習更有利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