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教育逐漸發(fā)展,當今時代,對于高中教學也不僅僅在于分數(shù)、考試,而是更多地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學習思維、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的模式,探索高中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
一、 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微課的優(yōu)勢
(一)微課短小精悍,突出一個或兩個知識點,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
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出于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程教學應當注重學生自主思考、自我學習的素質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全面。然而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選擇了“填鴨式”的教學,對于知識點的學習則選擇了題海戰(zhàn)術,用大量的時間去堆砌學生的成績,學生成為了學習、考試、做題的機器。在高考的壓力下,人性化的課堂早已被置之腦后,只要學生可以考出高分,怎樣都可以的模式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滅殺,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蔑視。許多老教師故步自封,只愿意使用自己十分熟悉的教學模式,拒絕對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難以接收到學生的反饋,這就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了教學信息的不對等,進而產生教學的不及時。然而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時間短,一個微課通常在5-8分鐘,最長的也不超過20分鐘,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45分鐘課堂,微課的教學主題更較突出,這就使得微課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學生可以更輕易地從微課中學習某個疑難知識點、重點記憶某個知識點。這體現(xiàn)了新教學模式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微課時間短,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更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需要依靠積累與感悟提升的學科,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相對比較其他科目較低,而且語文相較于其他科目的趣味性、藝術性更加有優(yōu)勢。語文作為國學的一部分,語文學習用到的圖片、視頻、聲音等資料在網絡查找相對便捷;語文老師扎實的普通話、語言文字功底,是其他科目老師所不具備的,這些更有利于教師的微課制作。
二、 微課在高中語文中的使用
(一)情景設置
采取情景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情景教學的授課模式在近些年被廣泛使用,運用情景教學與實體場景模擬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課堂,帶入教師營造好地學習氛圍中去,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知識。情景教學模擬實體場景,可以激起學生學習和練習的情緒與感情,通過教師的語言與引導,給學生以真實感,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設置一個適用于課程教學的情景,學生通過思考、分析、預習做出回答,教師進行改正。在這樣的教學方式營造了一個和諧溫馨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進入到一定的情景與情緒之中,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投入課堂中去,在課堂中理解掌握知識。運用得當?shù)那榫辰虒W法不僅不會削弱“雙基”教學,還能夠在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情景教學法的關鍵在于教師精心設計、充分備課,切記畫蛇添足、粗制濫造,這樣才能將知識、情緒、行為融為一體。
(二)課堂導入
課堂缺乏合適的導入,學生難以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在課堂中占據(jù)著很重要的位置。課堂導入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劃分課前騷亂與課上嚴肅的作用,教師需要具備善于運用導入的能力,用充滿自身風格的、清晰的、精彩的、有趣的語言控制住在玩鬧情緒中還沒有走出來的學生,抓住學生心理,讓學生的思維快速回到課堂上。常言道“一個好的開端是一件事成功的一半”,只有課堂導入的開頭做得足夠好,才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學生才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中去,從而使得課堂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導入時,教師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新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拓展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課堂反饋、注意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用具,善于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多思考、多琢磨、多反思、多歸納,從而營造一個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國家培養(yǎng)動量人才。
(三)以微課為基點,改變課堂主體
改變課堂主體,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授課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應具有自主思考、自我學習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綜合的發(fā)展,才能對日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更注重這一點。在這個時期,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自制力、自主學習能力可以為奠定學生日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對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自學的形式。小組學習完畢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改正錯誤。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親自加入課堂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自主思考、合作學習、自我反思,大大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離騷》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微課引入,利用短視頻短小精悍這一特點,讓學生結合視頻與課本內容,展開合作自學,分工自講的活動?;顒咏Y束后由教師解答困惑與問題,做課堂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了自主思考、合作學習,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學的實用性也得到提升。在課堂的學習中,合作探究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在合作中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進步和發(fā)展。
(四)以微課為基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媒體的迅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思考、生活、學習的方式,同時也為小學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ヂ?lián)網拓展了學生接收信息的范圍,豐富了學習的路徑。同時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作為一種通信工具,具有即時性、便利性、高效性等特點。教師應當讓網絡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課本內容與資源有限,網絡最大限度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課堂內容。但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時,應當注意。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培養(yǎng)對學生的上網能力的引導,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網絡不是萬能的,網絡也不是法外之地。網上的信息不完全是正確的,我們需要謹慎對待,在上網的過程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發(fā)布不實違法信息,更不能利用網絡資源從事違法行動。在教學中,讓學生從自身生活出發(fā),結合課本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五)有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
微課短小精悍,在短時間內將課堂知識點講解清楚,剩余時間可以充分利用,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建立以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當前高中教育過分注意知識的記憶、應試的技巧,使學習片面化、被動化。這使得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不完善,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習知識培養(yǎng)人才”變?yōu)椤皯嚰记筛叻謾C器”。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將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流。在以往的教學中,因為過分重視成績而忽略技能的培養(yǎng),出現(xiàn)了許多“高分低能”情況,也就是學生只有學習好,動手能力、身體素質等都較差,甚至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痹诟咧薪逃校绾闻囵B(yǎng)對社會有用的人,適應現(xiàn)在國家人才需求的人,是高中教育中的一個問題。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完善的時刻,如果教師與家長不能進行合理的引導,極有可能使學生出現(xiàn)叛逆、厭學、消極等不良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貫穿學生一生的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上是一項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工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對以往的教學方式有所改善,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將課本知識逐漸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與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提高學生自身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雖然目前情況下,許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學科核心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沒有學習到學科核心素質培養(yǎng)的具體方法,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必然可以將學科核心素質培養(yǎng)貫穿到教學中,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六)微課更利于學生貼近生活
貼近生活,了解生活熱點。教育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假如教育與生活實際脫離,那么教育也會失去其意義、內涵、價值,將難以發(fā)揮其教化的作用。微課的授課主講人可以是多樣化的,場景、地點可以是多樣的,這就決定了微課是可以將生活帶到課堂上。例如,在學習《離騷》時,微課主講人可以在汨羅江河畔錄制視頻,也可在屈原雕像、紀念館旁錄制視頻。這樣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僅僅是片面的、文字化的知識,還可以是立體的學習。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更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做一個指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了解學生對于知識點到底哪里不會的學習訴求,以便于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多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系生活的實踐,參與到生活中去,以便于用生活與實踐的方法深化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 總結
高中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十分多樣的,教師應當根據(jù)各自的擅長之處、各自的特點、能力不同,設計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教學應當充分發(fā)揮國學的美麗與特點,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充滿興趣。探索高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是當前教育改革下必須做的,教師應當積極探索、積極嘗試,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開辟一條既可以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又可以學習學科知識的教學道路。在教學時,教師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新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拓展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課堂反饋、注意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用具,善于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多思考、多琢磨、多反思、多歸納,從而營造一個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國家培養(yǎng)動量人才。
參考文獻:
[1]齊兵.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4):122-123.
[2]劉馨陽.“微課”及其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9):152-154.
[3]劉彥.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戲劇之家,2015(7):21.
作者簡介:
滕信梅,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