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第一中學,山東 東營 257200)
只有正確、合理地控制氣息,才能控制好聲音的音色,充分發(fā)揮出歌者的自身特點。演唱者要注意在保持吸氣狀態(tài)的同時,呼氣的狀態(tài)也要隨著氣息力度的大小和氣息的消耗而改變。讓氣息也隨著聲音和旋律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當然一味地保持氣息狀態(tài),還會使歌唱時的氣息狀態(tài)很僵硬。在歌唱時,氣息力度過大也會給生理方面造成一些傷害,容易使聲帶、喉器和整個咽喉疲勞,發(fā)生充血、肥厚、吃力、聲音沙啞、漏氣、聲音變質等,會導致聲帶產(chǎn)生“小結”等。另一方面,使用氣息時力度過大會使氣流緊張、堵塞、失去回旋余地,引起控制失靈而影響演唱效果,但是,氣息力度過小或不足也會影響發(fā)聲狀況和演唱的預期效果。恰當?shù)乜刂茪庀⒘Χ葧鼓母杪暩幼匀缌鲿?。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如何理解氣息對聲音的作用,接下來我們探討幾個知識點。
歌唱時氣息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如何表現(xiàn)氣息就是歌者需要好好研究的方向,以情帶聲的要求是對所有歌者的基本的要求。美好的聲音要靠情緒的襯托,良好的情緒要靠氣息的襯托。因此,如何表現(xiàn)氣息顯得尤為重要。在人的歌聲中表情、音色是極其豐富多彩的,是任何樂器所望塵莫及的。每個人控制氣息的力度又有很深的要求。例如:同一男高音在唱同一音高“a”時,一次運用比較大的氣息力度,一次運用比較小的氣息力度,那么兩次的音色效果就會大不一樣:一個柔、一個剛。這就是氣息力度與音色的直接關系。
怎樣才能把延長音唱好呢?首先應該節(jié)約用氣。注意開始發(fā)聲時,不要把氣放掉,要細心體會,控制氣息流量,在長音開始的時候肺里的氣息比較飽滿,氣體本身的上升和反擊力比較大,所以控制氣息的力度相對小一些。越唱到接近尾聲,肺里儲氣越少,控制氣息的力度也越要增加。因此一個人肺活量的大小很重要。腰腹背的肌肉力量在發(fā)聲練習過程中更是重要的。如何把氣息做到無限延長,這個點就有一個控制問題,但是在控制氣息的過程中身體各部位如何做就顯得至關重要。氣息運用不當而產(chǎn)生的問題,我談幾點表現(xiàn)形式和糾正方法[1]。
在歌唱過程中由于橫膈肌及控制呼吸的腹肌、腰肌等缺少鍛煉而軟弱無力,會造成不能很好地控制氣息,因此氣息呼出太快,使喉頭和聲帶還沒來得及采取統(tǒng)一的動作,氣流遇到的是沒有充分閉合的聲門,氣息還沒全部轉化為聲音就把氣息漏掉了。由于橫膈肌對氣息的支持不好,聲音就出現(xiàn)了虛浮無力、傳送不遠,其音色如同竊竊私語和談話聲就會聽起來黯淡、空虛缺乏應用的明亮色彩。其實漏氣的閉合不好的聲帶發(fā)出的聲音,對發(fā)聲器官是不好的,歌唱者會常常感到氣息不夠用、費力又不易控制較強音,音準也往往偏低,自己耳朵聽到一個聲音,可從嘴巴里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另一個音高,會讓歌者誤以為自己屬于五音不全的人,同時進一步否定自己是否具備歌唱素養(yǎng)等。那么如何糾正這些問題呢?從以下幾點出發(fā)讓我們共同體驗一下效果。
首先,要讓呼氣后和呼氣前要有個短暫的停頓,聲門閉合讓大腦有反應、有調整同時用橫膈肌的力量穩(wěn)住氣息,然后再打開聲門出聲,發(fā)出的聲音才是實而不虛的,可多做聲音的硬起音練習,讓橫膈肌瞬間產(chǎn)生力量,起到氣息支撐的良好表現(xiàn)。腰部力量不要僵硬,感覺就像是籃球的身體,始終有一種向外的的張力,而是像鉛球一樣是固態(tài)的。感受這種效果對于以后唱歌的聲音的彈性有非常大的幫助。
其次,我們自身通過一些生理表現(xiàn)來體會氣息如何下沉,比如打噴嚏、咳嗽、嘔吐前一剎那的感覺來體會橫膈膜和兩肋的力量,聲門閉合的感覺,以及它們之間的作用。只有體會到了生門閉合的感覺才能為下一步打開聲門放聲歌唱做好準備工作。很多學生在最初學習聲樂階段,氣息總沉不下來,慢吸時總會造成上胸式呼吸,后來通過以上技巧訓練很快都找到了深呼吸的結果,效果很明顯。
由于氣息量較少,呼出量太少,使聲帶不能有效振動,如果想唱出大音量,就會扯著嗓子干喊、硬擠。會造成擠、卡、壓的聲樂歌唱表現(xiàn)。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就成為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首先,歌者必須要明確“聲音要靠氣息傳遞”的道理,歌唱前要深深地、飽滿地吸氣,先暫時“憋”一會兒,再把氣向下“揉”著推一下(就像給自行車打氣一樣),發(fā)母音“u”由此體會氣息的支點。形成一個管道狀的腔體運行狀態(tài),聲音在發(fā)出時盡量做到無障礙,就是我們的喉器感覺像丟掉了一樣,聲音在這里只是一個過道而已。
其次,體會發(fā)出聲音時的遠度和高度,聲音向高處和遠處喊話一樣發(fā)“嗨”時的氣息準備工作和支持,并將此感覺應用到發(fā)聲練習中去,吸氣要快而短促,好像大吃一驚或被嚇了一跳那樣,很快地吸得很深,同時控制住“憋氣”的狀態(tài),然后聲帶閉合,喉頭下降到準備發(fā)音的位置上,咽喉得到適度調整,后大牙上下打開,后咽壁像一張板子一樣立在那里,腰腹背要控制好呼氣量,發(fā)出平穩(wěn)的長音。這就是“驚訝式”呼吸法。
總之,聲樂教學中氣息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我們聲樂教育者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探討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王帕瓦洛蒂說:所有學過聲樂的人都知道橫膈膜支持聲音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用橫膈膜,嗓音就會消耗盡,說不定有一天,當你真的需要嗓音時,你卻唱不出來了。養(yǎng)成良好的、正確的呼吸方法,要靠天長日久的刻苦磨煉才能獲得,因此我們的聲樂朋友們要堅持不懈地練習并鞏固好自己的氣息支撐,充分地為歌唱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