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娟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靈川中心小學,福建 莆田 351162)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如果想要學好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經常性的語文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良好的閱讀基礎能夠有效幫助我們對知識進行全面的理解。只有經過長期的閱讀積累,才能夠讓學生逐步具備相應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很好地進行語文的學習。然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進行課內閱讀是完全不夠的,因此進行相應的語文課外閱讀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
在當今社會的小學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應用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素質教育作用,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學到課堂之外有趣的知識,開闊自身的視野,豐富相應的閱歷。因此,首先小學語文老師除了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相應知識的教學,還可以在課外時間組織相應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利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其次,課外閱讀是基于學生在完成課堂知識的教學基礎之上,以此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小學語文老師應當意識到,一定程度上的課外閱讀指導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實踐意義;最后,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閱歷,而且也能夠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本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1.給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推薦不同的書籍閱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年齡、性別等很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閱讀差異,最終的閱讀興趣也不一樣,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主要對繪本感興趣,中年級的學生主要對童話及神話感興趣,高年級的學生就會對一些人物傳記及各類小說感興趣;而女生就偏愛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籍,男生則對體育及科技方面的書籍感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就可以推薦不同的書籍給學生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
2.選擇合適的方式推薦書籍
老師在推薦書籍時要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掌握,同時要能夠為學生講解讀過之后的感受,讀一些文中精彩的片段給學生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更愿意去閱讀。同時老師在推薦書籍時要采用合適的方式,比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推薦。在上課外閱讀課時,老師可以就推薦的書籍為學生講解其中感受最深的故事。老師在推薦書籍時也要采用分散推薦與集合推薦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不反感。最后,老師在推薦書籍時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可以給學生談談自己兒時是怎樣閱讀的,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
3.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需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一直重復地進行閱讀活動。所以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該根據學生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制訂相應的課外閱讀計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老師也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多閱讀課外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長時間閱讀之后,就會感到疲憊,想要放棄閱讀,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夠堅持閱讀下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當學生有了閱讀習慣之后,就能夠自主選擇閱讀書籍,不用家長或老師督促也能夠進行閱讀。
1.指導學生正確地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所以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當學生學習教材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學習《牛郎織女》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去閱讀其他相關的民間故事。這樣就能將課內課外閱讀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同時老師一定要從教學理念的角度出發(f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減少課后作業(yè),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鼓勵學生有選擇性地讀書,讀好書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讀書,讀更多的好書。老師在上課外閱讀課時,要明確學生閱讀的要求及方法,將讀寫聽說完美結合在一起,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提高閱讀的質量。
我們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相應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然后再根據這些目標采取交流、競賽的形式來開展閱讀活動,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可以先以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來作為教學的開始。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引導小學生對和讀書相關的名人典故進行相應的收集,比如“司馬光砸缸”這個小故事就可以搜集起來運用在今后的寫作中。
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也可以將自身覺得有啟發(fā)意義的故事進行講述,學生聽了之后相互談一談閱讀感受,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老師要學會多給學生提供交流課外閱讀的平臺,例如在開展“讀書會”等實踐活動時,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也讓學生處在相對歡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讀后交流,經過這樣的交流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邁向新臺階。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另外一種精神生活。所以課外閱讀對于學生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能夠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課堂中不能感受到的美好,同時課外閱讀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斷提升每位學生的語文水平。所以老師一定要在學生課外閱讀方面下功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跟上閱讀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從而去引導學生更好地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