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春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第四實驗小學 山東臨沂 273300)
微課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從而實現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教師應打造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如果在讀寫結合中還能有效應用微課教學則可以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讀寫結合構建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進行分析探究,希望能給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一些啟發(fā)和參考。
目前,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水平較低,很多教師在應用微課時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并不能滿足學生的真正需求。主要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僅僅使用微課,卻沒能教給學生使用微課的方法,學生在課下無法有效利用微課進行學習,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微課教學質量,沒有把微課真正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微課近年來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很多質量比較低的微課也被傳到了網上,所以很多教師在使用微課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障礙,面對大量的微課資源,教師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篩選。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制作微課時一定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揮微課的最大價值[1]。
近年來,微課的發(fā)展速度較快,但微課平臺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大部分微課在平臺上面沒有辦法做到細致劃分,使得教師和學生在選擇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另外,微課平臺缺乏系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不能給到教師一定的參考,使得微課水平得不到一定的提升。
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拓展學生的感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微課是一種數字化的教學資源,這種資源能夠直觀地把文章內容呈現出來,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比如,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將文字中描寫的具體內容和人物動作通過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能帶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寫的一些技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這些方法完成自己的人物描寫創(chuàng)作,有效實現閱讀和寫作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無法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主要原因是學生并沒有處在具體的情境中,無法有效理解文章的情感。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落實閱讀教學,通過微課為學生營造一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能和作者處在相似的情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理解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3]。比如,學習《那個星期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個微視頻,讓學生了解作者類似的經歷,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這樣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對繼續(xù)完成本單元的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也有很大的作用。
微課可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微課能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方法,然后把比較好的寫作技巧傳達給學生,微課還能直觀地呈現出一些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比如,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我想對您說》這樣的作文時,教師可以以此為主題開展一個感恩父母的作文活動,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感恩父母的微課片段,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引導學生抒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
總而言之,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愈加普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只有積極學習微課、利用微課,才能打造更加新穎和創(chuàng)新的語文課堂。巧用微課落實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成了重要趨勢,唯有提高自身制作、利用微課的水平,才能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