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永定路小學 范文平
“小組捆綁式評價”是一種較新式的教學評價,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把小學學生形成小組,通過捆綁的形式評價其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習較積極的學生帶動學習較被動和消極的學生,同時利用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歸屬感,以此強化其學習的動力。
目前,人們對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各種新式新穎的教學方法被應用于小學教學中,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學觀的偏差。很多小學學校忽視學生的需求,無論是對學生的管理或教學內容的設定都沒有以學生為核心,很多學校與教師都是以學生學習的短期效果為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
下,很容易導致教學模式較重復化和表面化,例如:教學以教師的傳輸為主,學生的學習以讀、寫、背為主,最終導致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弱。
在很多小學學校的教學中,教師對“評價”較忽視,很多學校和教師只是單純地采用“應試”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地重復做題。此類單一而表面的方式,很容易令小學學生產生被動和消極的學習心理。多數學校和教師沒有針對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問題進行全面而科學的評價,因此無論應用何種教學方法都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在以往的小學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而學生的主體意識往往無法得到成長。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首先可以彌補學生在教學中參與性不足的問題,讓學生以多人團隊的形式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此過程中逐漸使其心理形成責任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通過“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的課外學習和課堂教學成效以具象化、數據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真正了解到學生的興趣和喜好,進而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并以此為依據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其次,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可以增強學生整理的凝聚力,讓學生認識到集體榮譽的重要性,從而使其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最后,“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應用可滿足小學學生的社交需求,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空間增多,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
小組的劃分是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的前提條件,為了讓學生之間更有效率地配合和互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然后小組內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發(fā)現并體驗到小組的互助性。而為了提高學生在“小組捆綁式評價”中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這一問題,針對“小組捆綁式評價”的運用模式發(fā)表自己的所感、所想,同時整理成書面報告。此過程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并重視其他組員的意見。組內討論,可豐富學生的想法和開拓其思維,最終實現取長補短的目標。
小學教學中課堂的提問雖然是“小組捆綁式評價”主要針對的部分,但卻并不是唯一方法。各教師還要多角度、綜合性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斷調整和完善學生的小組學習模式。
“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應用可以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可以為其創(chuàng)建共同的學習目標。在這一方面,教師應利用這一評價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小組學習的方法,從而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向心力。 例如:融入積分制的評價內容。在課堂教學中以快問快答的方式讓各個小組參與其中并獲得積分,而在課外學習活動中則可增加有特別貢獻的學生的積分。同時,小組內個人的加分還可以全部或部分加入小組的積分之中,反之則會減少小組的積分,通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小組捆綁式評價”,可約束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和其他行為,同時也為其積極的學習意識提供了更有效的推動力。最后教師應需要注意一點,在“小組捆綁式評價”中融入積分制,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不是讓學生為了積分而學習。
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要更加具有目標性,明確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角度,使評價更加高效,使評價的結果和得出的信息更加具有教育價值。例如:可按照時間把“小組捆綁式評價”大致分為周評價、月評價的短期評價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針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長期評價。首先,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將學生的評價結果羅列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結果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清晰可見。其次,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小組捆綁式評價”中,以自我評價的方式點評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的狀況,以此培養(yǎng)其自我反思與自我控制的能力,而評價方式可以是口述結合書面的方式。
無論是在“小組捆綁式評價”或小組學習中,教師的位置都至關重要,既不能輕視學生的小組學習,但又不能過多地管控,因此教師應具有參與者和引導者的雙重身份,尊重小學學生在學習和評價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情感體驗。針對這一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適當地參與到某個討論中,了解不同學生和小組的具體情況。同時,當教師發(fā)現問題時,不應立即打斷學生的討論,而是在之后針對問題對全體學生進行講解,以此避免其他小組出現同樣的問題,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小組學習和“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效率。
合理地激勵會對小學學生的學習起到約束和積極的影響,學生在接受激勵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一定程度的喜悅。其中,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評價激勵的積極影響,因此在“小組捆綁式評價”中單一地使用評分制,以此為標準設定鼓勵學生的方式。但因為分數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得分的公平度上則難以掌握。這種方式則容易會讓學生產生不公平的想法。針對這一點,教師可在積分制中設置一定額外的加分項,當某一些小組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或積分較落后時,則擁有了選擇額外加分項的權利。其中,加分項的內容可更加多元化,如:參與聯歡晚會或其他娛樂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等。
小學教學中的“小組捆綁式評價”應包含學生學習的各個部分,無論是課堂學習或課外學習都應被重視。目前,部分小學學校針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都設計了導學案,但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自然也就無法離開“小組捆綁式評價”。之后,教師應根據各個小組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分析。同時,因為“小組捆綁式評價”要結合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兩部分,其中應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意識等評價,關注學生之間的交流性和互助性,而不是單一地以“結果”為評價的核心??梢哉f“小組捆綁式評價”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是真正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從學生長遠的學習習慣出發(fā),注重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
最后,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應控制好評價的嚴厲性,避免出現個別學生被小組其他學生排擠或排斥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