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嘉俊
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口語交際作為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需要教師緊緊圍繞教材內容,有方法的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本文基于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為廣大語文教育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口語交際;教學探討
“口語交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谡Z表達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本)》對口語交際的重視也愈發(fā)顯著,指出要“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1]。
一、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內容傳授,輕學生感受
有的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將課本上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在他的整堂上幾乎沒有師生的互動。我們要記住只有在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已經(jīng)理解。教師如若在課堂上只自顧自地講,不傾聽學生的感受,那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是大大打折扣的。因此,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靠老師的傳授,而是需要學生在交流中慢慢體會與感悟,這樣才能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上,我們應該多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更好的發(fā)展。
(二)偏離預定目標,與實際不符
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都是有其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口語交際主題對學生交際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有的教師在上口語交際課時,往往只關注了本節(jié)課口語交際的主題,對其要達成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置之不理,往往在課堂上為了完成這項口語交際而去交際,交際的內容完全脫離教學參考上的目標。這樣看似學生都在七嘴八舌地說,其實并沒有達成所要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教授口語交際課時,要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方法地訓練。
(三)教學方式不創(chuàng)新,課程枯燥乏味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其自身的自制力與注意力集中度比較差,容易被其它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我們的課堂上,有的教師太過于依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課內容不吸引學生,學生比較容易開小差。例如:在《用多大的聲音》這一教學中,教師如若只是通過單一地提問讓學生說說我們在不同場合該用多大的聲音進行交談,整堂課都都是一種枯燥式的問答,學生們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教學方式的不創(chuàng)新直接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會阻礙教學實踐。
二、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教學策略[3]
(一)明確目標,實際運用
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口語交際,最終是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的,這也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口語交際的習慣進行培養(yǎng),教導他們用正確、恰當?shù)恼Z言進行交談。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與人交際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例如:在《朋友相處的秘訣》這一課,本課是一個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教師告訴學生我們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要真誠、遇到什么困難大家要互相幫助、樂于分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后,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如何與朋友相處,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就直接可以運用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程標準》中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開展[2]。教師可在課堂上適當?shù)卮┎迩榫辰虒W,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場景。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同時也對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例如:《用多大的聲音》這一課,教師通過呈現(xiàn)三個非常真實的生活情境:圖書館里與人交談、到辦公室向老師報告事情、在教室里給大家講故事。這三個情境,都來源于學生真實的生活中,讓他們理解并學習在這些場合該用多大的聲音說話,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在互動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則通過播放一段視頻,在學生具備交際意識的基礎上,請學生角色扮演,模擬當你在圖書館時,如果需要別人給你讓個座位時該用多大的聲音說呢?教師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興趣,在活動的同時,學生也學到了知識。
(三)結合要求,系統(tǒng)訓練
部編版教材在編排口語交際訓練時進行了精心地設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集中系統(tǒng)地訓練。
例如:在《我們做朋友》這一教學中,教師首先給學生交代了本次交際的內容,再通過圖畫,呈現(xiàn)交際的情景,直觀示范“聊天”,方便學生模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緊緊結合書中小貼士的要求,給學生進行集中系統(tǒng)地訓練。本課的要求有:清楚地表達想法,簡單說明理由;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紹,并能引起話題。另外,為了能讓學生能更加系統(tǒng)性地進行聯(lián)系,我們在交際過程中也可設計一些“狀況”,因為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不會每次都是成功的,有時總是會有些許的“狀況”,那么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把這些突發(fā)的“狀況”也考慮進去,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
(四)科學評價,鼓勵引導
在口語交際課堂中,教師始終要有情境、目標和訓練意識,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練習機會,以此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習慣。那么光讓學生說也不行,說完后要有一定的科學評價,教師可依據(jù)課程標準制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表。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多表揚,少批評,發(fā)掘學生的交際潛力。
例如,在上《朋友相處的秘訣》《用多大的聲音》《請你幫個忙》這些課中,學生要注意在別人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而教師也要從學生的回答中進行多維度的進行評價,如:“表達”“傾聽”“應對”“禮儀”“習慣”等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激勵其實就是給予學生口語交際的一定的指導,這里的評價不光是教師的評價,在課堂中也可通過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同學之間說說人家的優(yōu)缺點,這樣及時的做到取長補短。
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善于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想說、樂說、能說、會說,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陳淑琴.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