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榮傳
(福建省泰寧第一中學 福建泰寧 354400)
智慧課堂作為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相結合的產物,以絕對的優(yōu)勢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身為一名奮戰(zhàn)在一線的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整合當下的有利教學資源,從多方入手探索數學問題,以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以最終完成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智慧課堂作為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如何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起到積極作用,是當下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內容。
智慧課堂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在云計算、互聯網的支持下實現了學生的數據化學習[1]。而且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教師可以精準把握學生學情,可以基于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程,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
智慧課堂支持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教學資源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比如視頻、網頁等等,豐富的數學資源拓寬了學生視野范圍,擴大了學生知識儲備量。教師在整合資源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有選擇的應用,以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有效推動學生的深入學習。
數學課堂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拉近了師生交流、互動,比如師生以網絡為依托利用課下時間交流,可以突破傳統(tǒng)課堂的局限,可以保持互動效率,進而有效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內涵為基礎,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利用智慧課堂優(yōu)勢引領學生的學習,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2]。文章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智慧課堂支持下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
智慧教育理念指出,數學活動的開展不能限制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要在立足學生這一學習主體的基礎上,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他們開展深入分析和調查,以制定合理數學目標,并借助互聯網教學技術為其推送適合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建立起全新的數學知識體系,為他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智慧課堂有著豐富的資源,通常情況下教師在組織課前預習數學活動的時候,為了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我們都會利用微課制作趣味視頻,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完成數學內容,并促使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文章以人教版A版數學知識點“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性質”為例,在組織同學們開展預習之前,教師要吃透教材,明確本節(jié)數學內容的目標、重難點知識,并以此為根本錄制復習導入、新課開始、實例體驗、做一做等微視頻,同時設定不同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比如“實例體驗”這一微視頻的制作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熟知生活入手制作微視頻:每逢周一的學校升旗活動中,我們發(fā)現旗桿總是矗立于大地上,這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呢?在學生熟知的直觀畫面觀看中,學生會聯想到升旗的畫面,進而在學生腦海中構建垂直的認知。再如,在“做一做”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手邊的硬紙片制作一個長方體,并引導學生對長方體中棱和平面位置關系進行分析的分析和觀察。在直觀化畫面的感知下、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建立起了直線和平面垂直的關系,進而實現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并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開展,其自身因素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影響最大,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交流,在師生、生生交流和互動中完成重難點知識的解決,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yǎng)是知識、能力的綜合。課堂不單是知識傳授的主要場所,還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平臺。智慧課堂理念指出,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以讓他們在經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促進自身智慧的發(fā)展,推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智慧課堂支持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信息手段開展教學,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靈活應用,以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比如函數y=Asin(ωx + φ)圖像,其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五點作圖法,為了幫助學生把握函數中A、ω、φ的關系,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對不同函數開展作圖,待完成繪圖之后,要求學生利用白板進行展示,在學生動手操作中可以真切感受函數圖像變化,此時教師可以順勢提出問題:基于圖像變化,大家會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就這樣在大家的函數操作中,在對不同函數的圖像的分析中會發(fā)現平移、變化的性質。這樣的教學操作,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基于感性材料把握了函數性質,進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智慧課堂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手段開展教學,比如利用微課指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指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探究過程,進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能力,為他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