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家庭必須發(fā)揮其應有作用,學校和家庭有必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即這種整合模式能夠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在分析家校模式的現(xiàn)有方式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的構(gòu)建。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學校園;互動關系
引言
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明確的是,教育的效果決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家庭和學校雙方之間進行良好合作,共同為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诖?,本文主要闡述了新形勢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其目的就在于為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一、家校模式的合作方式
現(xiàn)階段,在絕大多數(shù)中學校園里,舉辦家長會是最為常見的家校合作模式,也是家長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家長會也能夠通過微信、QQ等新的媒介實現(xiàn),體現(xiàn)了一定的變通性。
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的加深,家校模式也發(fā)生了一定變化,即家長的參與更為頻繁、積極,而不再像以往僅僅依賴校方得,如家長講座、家長沙龍等屢見不鮮。家長開始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參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校也積極成立家長委員會,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實現(xiàn)家校合作,家長的角色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1]。
二、家校合作實踐中遇到的難題
(一)家長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目前,仍有很多家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應當由學校承擔,因為自己已經(jīng)將孩子交給了學校,這種心理誤區(qū)確實還廣泛存在,忽視了家長自身參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性,因而其主觀能動性無法發(fā)揮出來。
(二)家校合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在很多中學里,家校合作模式還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合作模式很難有較好的持續(xù)性。在現(xiàn)實中的家校合作過程中,校方很容易只注重表面效應,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實則并不上心,最終使家校模式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力量欠缺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容易產(chǎn)生叛逆、偏激等不良情緒,且日常學習任務較重,稍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而很多學校并沒有組建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力量,突出表現(xiàn)為缺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師,所以家校合作模式的實施較為困難。
(四)對家長和學生的互動缺乏重視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快速階段,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有時學校往往只將家長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參與力量,對于學生的參與缺乏重視,因而家長和學生之間無法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家校合作自然難以產(chǎn)生預期效果,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三、家校整合模式的構(gòu)建
(一)建立相關制度,確保家校合作有效推進
建立健全相關家校合作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是確保家校合作有效推進的重要保證。中學學校所肩負的責任極為重大,因而學校應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專門制定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總體目標,尤其要有專門的監(jiān)督與反饋機制,因為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有持續(xù)性,半途而廢或只注重形式,難以做好這項工作,注重家校整合的有效性對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才具有真正意義。
(二)重視家長需求,做好事先調(diào)查工作
中學生處于正處于成長期,心智還不成熟,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形成心理健康問題。而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最為關注的人。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實際上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看重,他們對此有很多需求。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對家長究竟有怎樣的需求感興趣加以關注,要做針對性的調(diào)查以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當如何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校方和家長要及時了解家長在平時是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的,以及溝通的方式有哪些,如果存在疑惑一定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尋求可以得到的幫助。此外,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日常管理,這樣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家長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
(三)建立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現(xiàn)階段,很多中學并沒有組建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這就導致學校較為缺乏足夠的心理健康教師,因而開展家校合作模式就顯得十分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足夠多的具備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資質(zhì)的教師隊伍,并加強對這些教師的心理教育職業(yè)培訓,尤其是要讓這些教師掌握親子團體活動、心里輔助等技能,這樣才能確保這些教師具備足夠的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從而使家校合作更具有效性和針對性[2]。
(四)強調(diào)互動,吸引家長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么就是依靠教師,要么就是依靠家長,這種模式有很大弊端,即無法產(chǎn)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合力,最終教育的效果也不好?;诖?,在開展相關活動時,一定要教師和家長的互動,吸引家長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如多多關注家校互動、師生互動等等。在具體的家校合作過程中,可以開展親自戶外拓展訓練、親子講座沙龍等活動,這些都是現(xiàn)階段比較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可以提高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不再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純粹的應付。一旦互動關系得以真正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效應就能得以實現(xiàn)。
四、總結(jié)
綜上所述,本文指出,教育乃千秋大業(yè),但教育的過程決不能僅依靠學校和教師,而是需要家長也能夠共同參與其中,因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家長、學校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為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貢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的構(gòu)建,主要目的就在于能為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些許建議。
參考文獻:
[1] 陳林. 家校協(xié)作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中華少年, 2018,4(29):35-35.
[2] 張福娟. 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 讀與寫, 2019, 5(12):247-247.
作者簡介:
李秋,女,56歲,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遼源市田家炳高級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