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燕
摘 要:重點對音樂教育在心靈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對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啟發(fā)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為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音樂教育;心靈教育;學生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xiàn)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世界觀、價值觀等都還不成熟,因此其在情感、行為等方面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較為夸張的表現(xiàn)。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心靈、情感、行為進行引導是當前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音樂教育概述
音樂教育是指對學生的聽音、發(fā)聲、歌唱以及演奏能力等方面進行引導、培育、開發(fā)的教育活動。小學音樂教育主要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音樂、演奏、表演等方面的興趣,同時還要利用音樂陶冶學生身心,對學生的各種心理情感、思想意志等進行引導和錘煉。可以說,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音樂教育對心靈教育的作用
心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將其理解為人對于事物所產(chǎn)生的認識、情感、精神等一系列抽象的感情。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心靈可以理解為其所具有的一種原始的、朦朧的世界觀,引導其在學習生活中產(chǎn)生各種思想和行為。因此,對于小學生的心靈教育也可以理解為對其早期世界觀進行引導的一種教育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對小學生的道德觀念、精神意志以及對事物的看法、情感和由此產(chǎn)生的行為所進行的教育。
音樂藝術作為人類情感載體的一種,通過讓學生對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能夠對于其心靈的發(fā)展起到非常良好的促進效果。例如《歌唱祖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熱愛祖國的情感;《團結就是力量》中表現(xiàn)出的團結合作的精神;《友誼地久天長》中所表現(xiàn)的真摯友情等。通過音樂教育能夠使學生將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融入自己內心世界中,進而對其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思想、行為進行影響,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音樂教育中啟發(fā)學生心靈成長的途徑
1.挖掘生活中的音樂內容
心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思想等進行引導,而通過挖掘生活中的音樂內容能夠使音樂教育更好地起到對小學生心靈成長的促進作用。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產(chǎn)生不同的聲音,例如腳步聲、鈴聲、雨聲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聲音進行感受,去探索這些聲音所具有的節(jié)奏,并讓其通過遷移、變通和聯(lián)想來創(chuàng)編自己的節(jié)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創(chuàng)造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周圍的世界,增強其對事物的理解。此外,小學音樂課程中的課文大多比較具象化,能夠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例子。因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想象音樂的畫面并通過動作進行模仿,例如《粉刷匠》《搖籃曲》等,以提高其對于生活的理解。
2.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所傳達的音樂元素進行理解,并感受其中包含的情感是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與音樂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將音樂中所表現(xiàn)的場景、情感等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地展現(xiàn)出來,如話劇、舞蹈、美術等。通過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音樂的體驗性,使其更好地沉浸在音樂的環(huán)境中,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熏陶,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欣賞歌曲時為其提供湖面、海面、白塔、綠樹等形象,然后讓學生跟隨歌曲的旋律模仿劃槳的動作,使學生通過模擬體驗來感受歌曲中的情緒和節(jié)奏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對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深刻的體會,并將音樂的情感因素化為自己的情感,從而達到良好的心靈教育效果。
3.增強音樂教育的啟發(fā)性
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是其表達、創(chuàng)造的前提條件,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才能夠使其更好地對音樂以及其中的情感進行思考,達到對學生心靈進行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賣報歌》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聽過一遍歌曲后向學生提問:“音樂中的小報童遇到了什么事?”“她的生活是怎樣的?”“如果你遇到她你會想對她說什么?”通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思考深度,同時加深其對于舊社會生活的困苦以及現(xiàn)代生活來之不易的情感。由此可見,提高音樂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啟發(fā)性能夠為其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4.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
各種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是音樂教育重要方式,同時對學生的心靈成長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如組建合唱團、成立舞蹈隊、成立器樂小組等,不僅能夠使學生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還能使其在與其他學生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開展競賽類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一面,從而對其競爭意識、積極進取的精神進行培養(yǎng)。通過各種音樂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體會音樂情感,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心靈教育有著非常良好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生活中的音樂內容、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增強音樂教育的啟發(fā)性、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等措施,使學生在音樂中獲得更多的體會收獲,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等,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立華.音樂教育對學生心靈的滋潤和智力的開發(fā)[J].考試周刊,2013(4):172.
[2]郭琳.音樂教育與小學生心靈教育啟發(fā)[J].文教資料, 2016(29):82-83.
[3]韓驥.音樂教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7(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