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摘 要:音樂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升華,在音樂教學中踐行生活化教學模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將富有生活氣息的多樣化教學手段應用于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探究音樂知識的熱情,讓他們在自由、民主、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知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潛移默化地提升審美情趣和音樂核心素養(yǎng)。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音樂教學;學習音樂;感知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審美情趣;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93-02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學習內(nèi)容,體會音樂學習的魅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通過課堂游戲,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藝術形式,人們可以在音樂中感受美學,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在音樂教學中,學生的活潑好動有時會給教學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教師正確利用學生活潑好動以及對事物的好奇心,能有效推動音樂教學發(fā)展,提高音樂教學成效。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放松心情,輕松愉快地學習,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始終保持音樂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趣味性,并欣賞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表現(xiàn),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結合課堂內(nèi)容設計趣味性的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游戲設計過程中,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學生們對小動物非常喜愛,他們除了愿意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之外,還喜歡對小動物走路的姿勢進行模仿。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使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成效,使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
例如,在“小動物走路”的教學中,為了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和形象性,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可設計“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游戲活動。教師要挑選性格活潑的學生對小動物走路進行模仿,以提升游戲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在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為主,不要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以避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設計課堂游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拓展教學范圍,將音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鑒賞范圍進行擴展,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內(nèi)容之外,也可以對生活中的一些歌曲進行鑒賞和學習,以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合適的課后作業(yè)。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學習一首課外歌曲,并且在課堂上進行演唱。這種教學方式能調(diào)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演唱,能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熱情和積極性。除了課外作業(yè)之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充滿正能量和豐富情感的歌曲進行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選擇《父親》這首歌,增進學生對父親的了解,讓學生懂得父愛的偉大。這一類歌曲曲調(diào)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完美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教師借助歌曲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音樂、鑒賞音樂的能力,還能推動學生思想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安排幾個角色,其中可以有父母、孩子等。先劃分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成員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目的是保證小組內(nèi)的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生活中實際發(fā)生過的事情,進行角色表演。在學生完成表演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并要求學生闡述自己對父愛、母愛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學生的情感可以在生活元素的作用下得到激發(fā),在歌唱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投入相應的情感,從而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三、通過生動化教學,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活潑的性格和好奇心使其容易對枯燥的音樂教學產(chǎn)生厭煩感,影響音樂教學的質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生動化。通過生動化教學,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樂教學內(nèi)容和視頻,使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多媒體教學能將音樂教學過程變得活潑生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目的,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理解音樂。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實踐,加深對音樂所蘊含的情感的理解,感悟音樂的藝術性和美學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將課堂教學設計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配合學生,使自身的角色發(fā)生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協(xié)作者和組織者。學生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選用的素材大多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加強了課堂教學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還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符合音樂課堂教學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使音樂課堂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成長的平臺。
四、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音樂理解能力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培養(yǎng)學生音樂理解能力,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放松學生心情,更好地發(fā)揮學生潛能,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選取生活以及課程內(nèi)容中的元素,借助現(xiàn)代教學技術,如多媒體設備等,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欣賞和理解,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例如,在鋼琴曲《牧童短笛》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首鋼琴曲,第一段的音樂主題輕松,令人聯(lián)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吹笛的畫面。第二段使用了民間舞曲音樂的形式,表達了牧童的歡樂心情。第三段則和第一段相呼應,重復強調(diào)了牧童閑適悠閑的生活。在實際教學中,伴隨著音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手段播放視頻,加深學生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可以通過更為直觀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音樂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想象,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總之,生活化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性格特點。在音樂教學中踐行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探究音樂知識的熱情,讓他們在自由、民主、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知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潛移默化地提升審美情趣和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游戲,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通過生動化教學,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音樂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伍學琴.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應用的幾點探討[J].北方音樂,2019(14).
[2]張紅梅.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09).
[3]朱瑩.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8(23).
[4]張學蕾.學前音樂教學生活化探究[J].北方音樂,2019(03).
[5]李敏.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北方音樂,2019(01).
[6]程欣.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生活化[J].北方音樂,2016(12).
[7]汪濱.音樂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索[J].甘肅教育,2015(15).
[8]孫小會.運用多媒體,讓小學生愛上音樂課堂[J].北方音樂,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