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紅
摘 要:隨著國家的強盛,全球化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多,這就給英語教學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改革自己的教學手段,建立高效的教學課堂,在教學中的評價制度,是從學生的點滴任務完成后,進行不斷的積累和激勵,在學生之間形成有力的競爭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環(huán)境;情境;任務驅動
在新課改以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他們的學習情緒,改變過去的滿堂灌和一言堂,允許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中,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有效提高課堂質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應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喜歡上英語。
一、學習環(huán)境
在英語課堂上,我們要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他們勇敢地說英語,不要害羞、膽怯怕別人說英語說得不好,正因為學生的口語說得不好,才要大膽說出來,不斷練習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而在課堂環(huán)境營造中,教師要自始至終說英語,比如英語問候語,課堂交流也要用英語等。當然在校園環(huán)境中也可以廣泛布置英語名言名句、板報、新聞等,也可以用英語進行宣傳,提高校園的英語應用場景。在校園廣播中,也可以經常播放英語歌,讓學生感受英語歌的魅力,從而喜歡演唱,也變相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當然也可以廣播英語新聞,鼓勵學生踴躍投稿,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當然在播放英語新聞時,可以學習廣播中的發(fā)音和英語表達方式,從模仿開始,學習標準的口語,提高學生的英語基本功。
二、情境教學
在教學中,英語本質上還是語言,這就重點在情境中,學生學習對話,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其一,就是源自生活場景,設定劇情,讓學生融入場景之中,熟練用英語完成對話。例如,商店、咖啡店、醫(yī)院、電影院、廣場等場所,都是學生自由發(fā)揮的地方。在劇情設定編寫中,也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了解故事的編寫和架構,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其二,就是利用視頻音頻,比如讓學生觀看英語原聲版的電影,例如《阿麗塔:戰(zhàn)斗天使》《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等。這些動畫片劇情和場景就非常吸引學生,也更加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習英語,掌握電影中的語法和語句。當然也可以學習英語音頻,聽標準的英語口語,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其三,可以直接根據(jù)教學內容要求,現(xiàn)場安排場景進行對話練習,比如了解到某個學生今天的生日,就能以過生日為主體故事,進行情境英語訓練。例如:(1)Happy birthday,dear!(2)What a nice birthday cake! Strawberries and peach.(3)This is a present for you open it.(4)Thank you so much guys!Thank you.(5)Why not lighten the candles and make a wish?
三、任務型教學法
隨著教育任務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教師把任務進行細分,在備課和教案中都安排好每節(jié)課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而學生的任務就是教師根據(jù)每個人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任務量,也是對學生的一種督促。比如在閱讀完一篇課文后,寫一篇讀后感,這就是閱讀任務,而在學習的監(jiān)督中,保證學生保質保量完成。其一,就是運用類的任務教學,就是在學習理解掌握一定的詞匯和語句后,布置相關的短文寫作任務,其實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英語能力。其二,就是合作學習,抱團取暖,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組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由的討論和發(fā)言,在遇到困難時需要查詢更多的英語資料,學習英語技能,更好地完成任務。其三,問題驅動型,就是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查找資料來完成,難度大的可以組成小組,難度小的可以個人為單位完成。比如編寫一個天氣場景的對話情景劇,這就需要學生有比較扎實的英語知識。當然現(xiàn)在網絡這么發(fā)達,學生也可以借助網絡來完成任務。
四、學習評價
在信息技術應用到英語評價體系中后,反應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英語教學評價中,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能力,都要定期進行評估和點評,引導學生的學習道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也是一種變相的督促。在班級中也可以設立評價體系,就如超市會員制度一樣,可以根據(jù)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給予一定的積分,在積分中,達到一定程度的可以口頭表揚和物質獎勵,時刻督促學生賺取積分,提高英語學習成績。當然在任務的公平公正的情況下,可以把學生的任務分成不同的列別,比如寫作、口語、聽力、閱讀理解等,對積分的等級也可以給予榮譽稱號,比如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等。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
近年來,教學方法也隨之進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也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而不是以前傳統(tǒng)的只重視知識的積累和學習。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學習計劃,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情況,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正虎.巧用信息技術,讓英語課堂形神兼?zhèn)鋄J].學周刊,2017(27).
[2]顧建芹.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模式的探討[J].教書育人,2018(34).
注:該論文為2018年度隴南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武都區(qū)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LN【2018】1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