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平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穆坪鎮(zhèn)寶興縣中學,四川 雅安 625700)
在農(nóng)村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教育方式時,必須遵循根據(jù)學生整體特點、身體素質、個體情況以及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成效。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合理規(guī)劃因材施教方案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充分保障教學效果。
因材施教的基礎是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然后才能真正做到準確掌握“材”的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但是中學生叛逆心理較強,往往不會對體育教師敞開心扉,導致教師只能從表層簡單了解學生情況,難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此,體育教師可以積極嘗試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與良好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說明自身情況,從而為因材施教的實現(xiàn)打好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并且始終以一種平等的關系和學生相處,不用教師的威嚴強迫學生進行學習和訓練。另外教師還應當加強自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在日常教學中多多鼓勵學生,而非一味地進行批評,有效消除學生緊張感和害怕犯錯的心理,讓學生能夠放開手腳進行學習和訓練,展示自己真正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技能基礎。
因材施教的關鍵是針對學生個體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策略進行教學,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和個性。但是農(nóng)村中學班級人數(shù)較多,體育教師不可能完全針對學生個體展開教學,否則根本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做好分層分組工作,根據(jù)學生的健康水平、運動技術技能基礎、興趣愛好、潛能等進行分層分組,確保每一組學生在某些方面存在明顯共性或相近性。如此一來,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數(shù)個層級或小組,并將這些層級或小組視作一個“個體”,從而針對數(shù)個“個體”進行針對性教學,這是當前農(nóng)村中學現(xiàn)實條件下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折中辦法,具有巨大實踐性。在完成分層分組之后,教師不管是進行教學還是進行教學評價,都應當做到區(qū)別對待,不可“一刀切”地進行統(tǒng)一教學,否則也就失去了分層分組、因材施教的意義。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前,教師將班級學生綜合考慮健康水平、跑步速度、耐力等因素,將學生分為了甲、乙、丙、丁四個層級,其中甲層級學生跑步的綜合素養(yǎng)最高,乙次之,并再次之,丁最低。在組織學生進行操場繞圈跑步時,教師安排甲、乙、丙、丁四組學生在同一起跑線起跑,但是丁組學生跑第一道,丙組學生跑第二道,乙組學生跑第三道,甲組學生跑第四道。這樣安排下來雖然所有學生都跑完了同樣圈數(shù),但甲組學生實際跑的距離最長,丁組學生跑的實際距離最短,既讓身體健康水平較低和耐力較差的學生順利完成了訓練任務,也讓身體綜合素養(yǎng)更高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鍛煉機會和提升空間。
因材施教不僅僅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施教,還要根據(jù)外在條件加以綜合考慮,全面做到“因材”。對農(nóng)村中學而言,體育因材施教必須考慮的外在因素是學校條件。由于農(nóng)村學校硬件設施設備不夠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合理確定教學內容,才能最大化地利用體育設施和器材,保障教學效果。由于雅安市寶興縣穆坪鎮(zhèn)寶興縣中學缺少足球場,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并沒有將足球作為主要選項,而是更加重視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基礎設施更為完善的項目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還應當深度實踐分層教學,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進行分層分組,將整個班級氛圍籃球小組、羽毛球小組和乒乓球小組。在平常教學中,教師會對所有學生進行基礎的運動技術技能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規(guī)則、技巧,并組織簡單訓練活動。針對不同興趣小組,教師再分別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教學,讓各位學生在掌握基礎運動技術技能的同時,能夠熟練掌握某一項運動技術技能。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有較弱的部分,教師應當充分激發(fā)學生潛能,引導學生發(fā)展其擅長的能力,發(fā)揮學生在運動中的優(yōu)勢。以田徑教學為例,從學生整體情況來看,雅安市寶興縣穆坪鎮(zhèn)寶興縣中學學生在力量和耐力方面具有較好表現(xiàn),能夠堅持跑完長距離跑道,但是他們的速度和敏捷性相對較差。在還實際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力量和耐力的深度培養(yǎng),同時適當強化他們的速度和敏捷性,在促使學生均衡發(fā)展的同時做到揚長避短。從學生個體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超長距離賽跑中占據(jù)優(yōu)勢,部分學生則更擅長中長距離賽跑,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和訓練。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農(nóng)村中學體育教學應當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個性化發(fā)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和良好教學氛圍,同時合理進行分層分組,基于現(xiàn)有條件確定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情況做到揚長避短,從各個方面實現(xiàn)因材施教,保障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