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星 韋平和 何清明 朱年青
【摘 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建設一支滿足高校教學實際需求的師資隊伍是完成這一使命的重要保障。本文結合作者所在學校已做的嘗試,針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教師自身、學校管理和政府機構三個層面提出了不同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雙師雙能型
中圖分類號: G648.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3-011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59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ng
GAO Xin-xing WEI Ping-he HE Qing-ming ZHU Nian-qing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Abstract】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at adapted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building a teaching staff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ccomplish this mission.In this paper,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eachers themselves,school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were proposed for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the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attempts made by the author's university.
【Key words】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Double-qualified and dual-tanlented
0 前言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確保我國經濟穩(wěn)步增長,國家正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優(yōu)化升級的過程中,國家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此前出臺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鼓勵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主動改革傳統(tǒng)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為地方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和輸送高素質人才。[1]截至2019年,我國已有超過300所高校參與轉型改革。
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首要基礎是具有一只滿足高校教學實際需求的師資隊伍。[2]在上述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fā)展的主要任務之一。作者所在學?!┲輰W院屬于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學校堅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先后增設了26個對接地方支柱產業(yè)的專業(yè),致力于培養(yǎng)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保障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自身層面存在的問題
學術型的大學或科研院所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力量的主要來源,其研究生的培養(yǎng)過程通常是以學術創(chuàng)新為導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他們在科研工作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理論研究水平較高,但在生產實踐經驗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入職后部分教師還受到“重理論輕應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并未認識到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技術要求,不愿投入精力去提升自身專業(yè)實踐的能力,缺乏自主提升意識。除此之外,少數(shù)高校教師雖具備企業(yè)工作的經歷和不錯的專業(yè)實踐能力,但因未經歷過系統(tǒng)的師范教育,尚不能將個人實踐經驗有效地融入教學工作中,缺乏引導學生從思想和行動上向應用型人才發(fā)展的能力。
1.2 學校管理層面存在的問題
為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常采用“老帶新”的結對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校內年長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在理論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專業(yè)實踐能力相對較弱。通過這種模式青年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能得到快速提高,但由于缺少實踐操作培訓和跨行業(yè)交流的機會,其專業(yè)實踐能力仍難得到有效提升,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
在教師考核和激勵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初期,新設專業(yè)和招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同時還面臨著諸如“學士學位授權評審”、“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等工作,在師資隊伍方面通常會存在人數(shù)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往往需要承擔較多的工作。因此,學校對教師績效考核的指標側重于教科研工作量,而忽視了教師實踐教學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此外,學校對于在專業(yè)實踐方面具有特長的教師,通常還缺乏有效的激勵措施,例如這一類教師在薪酬待遇和職稱評定方面與其他教師并無明顯區(qū)別。[3]考核制度與激勵措施制定落實不到位,教師專業(yè)實踐能力得不到肯定,大大降低了學校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影響了高校人才的引進質量,同時也會打擊在職教師提升自身專業(yè)實踐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3 政府機構層面存在的問題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建立一只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需求的師資隊伍,離不開與當?shù)仄髽I(yè)的緊密合作。然而,這一類學校往往存在建校時間短、科研積累少、社會影響力弱等不足,在與企業(yè)開展合作交流方面與國內一些重點大學相比,存在不少的劣勢。而這一劣勢短期內通過學校自身努力是難以克服的,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促進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與當?shù)仄髽I(yè)開展合作交流。錢淑霞,申滌塵等從政府政策支持的角度提出相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從法律層面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支撐和保障。[4]還有學者從行政撥款的角度,認為政府應該對應用型大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
2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進措施
2.1 創(chuàng)新教師培養(yǎng)方式,強化教師轉變意識
目前,許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在職教師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能力和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實踐能力,積極推進“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自身具有“雙師雙能型”的意識是建設一支滿足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需求的師資隊伍的先決條件。一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高??梢酝七M校企人員雙向掛職,主動借鑒企業(yè)豐富的實踐經驗,將生產實踐融入日常教學內容中,提升師資隊伍培養(yǎng)人才和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師通過與企業(yè)開展項目合作能更直觀地理解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進而厘清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科研、教學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走出學術象牙塔,進而強化教師向“雙師雙能型”教師轉變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建立“雙導師制”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模式,即聘請企業(y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科技人才和校內具有較強教學能力的資深教師共同指導青年教師,綜合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實踐和應用教學的能力。2015年,泰州學院開始實施“雙百”工程,積極推動“百名企業(yè)專家進校園、百名教授博士進企業(yè)”的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學校教師的專業(yè)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意識。
2.2 完善教師引進模式,健全考核激勵制度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人才引進制度時,應圍繞應用型特征要求,根據自身發(fā)展需求主動靈活地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優(yōu)化學校師資結構。例如,在高校招聘要求中注重競聘者在企業(yè)實踐工作的經歷和能力,對于操作技能高并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可適當降低學歷和科研成果等門檻。此外,還可借助“人才柔性引進”模式,采用兼職聘用和合作研究等多樣化方式吸納具有較強實踐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來校承擔相關教學工作,構建多元化的師資隊伍。以泰州學院為例,在人才引進方面創(chuàng)新“資源共享、互惠多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產教融合理念,柔性聘請多位校外知名教授和企業(yè)負責人來校擔任“執(zhí)行院長”、“客座教授”等,有效拓寬師資來源渠道。[5]
此外,學校還應不斷完善考核和激勵制度,鼓勵高校教師向“雙師雙能型”教師轉變。比如學校在年度考核時,按比例給“雙師雙能型”教師設定優(yōu)秀指標,以此充分調動“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設立“雙師雙能型”獎教金,表彰表現(xiàn)突出的“雙師雙能型”教師;建立績效激勵制度,讓達到“雙師雙能型”標準的教師獲得額外的績效工資;增加“雙師雙能型”標準在職稱評定中的權重,使得“雙師雙能型”教師在職稱評定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2.3 制定政府支持政策,構建“三位一體”發(fā)展模式
企業(yè)在與高校合作過程中追求的是“雙贏”,一旦高校能夠給企業(yè)提供的支持達不到雙贏的基礎,企業(yè)會缺乏與高校合作交流的積極性。因此,政府機構給予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對于推動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與當?shù)仄髽I(yè)的合作交流尤為重要。一方面,政府機構可以結合地方經濟發(fā)展要求設立專門的校企合作項目,并制定校企合作申報要求;另一方面,對于與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積極開展合作的地方企業(yè),相關部門可給予減稅的優(yōu)惠政策等。對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而言,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為政府和企業(yè)輸送高素質人才,同時提高自身的社會認知度;對于企業(yè)而言,在充分發(fā)揮自身生產實踐優(yōu)勢的同時,獲得企業(yè)發(fā)展所需的人才和資金支持,有效提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政府而言,當?shù)仄髽I(yè)的壯大和人才的吸納是地方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基于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的校企合作,促進政府、企業(yè)以及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溝通交流,逐步構建“三位一體”的發(fā)展模式。作者單位所在地泰州市近期實施了“周末工程師計劃”,鼓勵本地高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利用空余時間(雙休日、節(jié)假日)走進企業(yè),開展科技人才政策宣講、科研項目合作申報和解決企業(yè)技術難題等服務,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進而拉近地方高校與當?shù)仄髽I(yè)的距離,為后續(xù)的合作交流提供便利。
3 結語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建設一只滿足高校教學實際需求的師資隊伍是完成這一使命的重要保障。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需受到教師自身、學校部門和政府機構的共同關注和參與。各級部門和個人應根據各自發(fā)展現(xiàn)狀,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積極探索出一套適合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路和舉措,保障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Z].教發(fā)[2015]7號.
[2]王天姿.地方本科高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證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3]陳玉新,任夢,秦捷.地方本科高?!半p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大學教育,2017,(09):180-182.
[4]錢淑霞,申滌塵,張東鳴,趙相蓮,王慧.試論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yǎng)的政策保障[J].新校園(上旬),2017,(01):123.
[5]溫潘亞.新建本科高校應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