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秩忻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日益發(fā)展和全球化,需要有越來越多的適應國際化的應用性技能型人才,英語口語教學顯得日益重要。為了進一步提升英語口語的教學實效,本文根據(jù)筆者一年來的教學實踐,從課程標準的設計和教學計劃的安排,結合教材的應用,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反思并提出可行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口語課程
中圖分類號: G434;H3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3-0209-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102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English Speak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Zhi-x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of Chinas economy,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oriented skill talents need to adapt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poken English,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is course in the past year, from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plan,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will reflect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Speaking course
隨著國內(nèi)高等院校對于國際化辦學要求的不斷提升,英語口語課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對于A層次的新生而言,口語課程是培養(yǎng)他們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課型。本文從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入手,結合教材的應用實踐,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反思并提出可行的教學改革。
1 課程標準的制定
課程標準的制定要考慮課程的性質(zhì)、目標和教材。
1.1 課程性質(zhì)
大學英語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的英語口語課程注重英語口語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通過一年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口語學習方法,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職業(yè)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的需要。
1.2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jīng)準備后就所熟悉的話題做簡短發(fā)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diào)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最終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口試部分并爭取通過。
1.3 課程教材
筆者使用的是3本教材:《實用英語口語技能拓展教程》主編:朱宏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版;《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口試)大綱(第二版)實踐題集》;《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口試)大綱和樣題》,后2本均由《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修訂組編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二版。
2 教學計劃的安排
本課程的教學在第一學年秋季學期完成,共6次課,每次2課時,總教學課時數(shù)為12學時,其中講授練習10課時,復習測驗2課時,完成《實用英語口語技能拓展教程》的前5章內(nèi)容和另外2本書的全部內(nèi)容。
3 教學方法和課改措施
(1)從解釋原理入手,以基本功練習為基礎,始終抓住學生交流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特別設計真實交流情景中的交流任務并提供必要幫助,包括參考單詞和詞匯,比如如何解決描述圖表和情景交流中的切換話題,如何比較對比,如何區(qū)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如何解決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分配和情節(jié)設計等。
(3)擴大朗讀部分篇幅,增加了與圖表相關的參考性問題,在內(nèi)容上更注重實用性和考生未來的崗位工作需要,并對考試的語言交際范圍做了適當調(diào)整。
(4)考核方式:考試和考查相結合,期末與平時測試相結合,獨立與分組討論相結合,口語考試由任課教師隨堂進行。
4 反思和改革
(1)本課程緊密依據(jù)學院新生A層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教學對象的需求,充分考慮實用性和實效性,擴充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交際等方面的活動有直接聯(lián)系的話題、功能和語言要素進行教學。
(2)教學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diào)整各部分的學時分配,重點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3)針對“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口試)”的題型和要求,對考試的四個部分作了分類介紹教學。
(4)針對學生如何提高英語朗讀、用英語提問和回答、口頭翻譯以及描述圖表等能力提供了建議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楊蓉.大學英語口語探究式教學研究.科學咨詢,2019.
[2]薛健.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口語職業(yè)化教學改革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019.
[3]孟利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探究. 才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