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羅美婷 聶釗源 馮崇廉
[摘要] 案例式教學模式是新時期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在中醫(yī)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文主要圍繞案例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加強對這種模式的研究,探討案例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對中醫(yī)教學質量的影響,以及教學過程中這種模式的具體應用方式。
[關鍵詞] 案例式教學;中醫(yī)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148-02
案例教學模式屬于一種實用性較高的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可以發(fā)揮極大的教育作用。通過將書本教材中包含的部分內容,融入到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并結合教學案例,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且還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將這種教學方式應用到中醫(yī)教學中,既可以改變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又可以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中醫(yī)課堂教學水平,報道如下。
1 ?案例式教學簡述
案例式教學是一種起源于“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模式,被視為全球教育培訓中最有效的模式之一。利用案例教學模式對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進行不斷轉化,將隱性的知識用外顯的方式展示出來,形成相應的知識情境,學生在情境中討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還可有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提高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效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問題解決能力。
將案例教學模式應用在中醫(yī)教學中,通過教師的適當點評,學生可以快速掌握相關的知識要點。同時通過教學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研究、分析與討論,集合他人的思想觀念與智慧,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學的內容,對提高學生中醫(yī)診斷能力具有良好地促進作用。
2 ?案例教學模式教學要點
在使用案例式教學模式進行中醫(yī)教學時,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需要明確教學的中心,為案例教學的開展提供中心服務,提高服務的合理性。在此過程中,必須做好對案例的選擇工作中,這也是教學模式的重點,首先,選用的案例必須符合教學要求,貼切實用,并且可以體現出相應的教學知識。其次,保證所選案例的生動性,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關注教學的內容,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再次,要注意控制案例的難易程度,保證內容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還應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選擇案例全部在學生的可接受理解范圍內。最后,選擇的案例要符合學生從事的醫(yī)學教育內容,貼近學生實際,保證案例的實用性[1]。
另一方面,要使用正確得當的方法,并控制好整個案例教學的環(huán)節(jié),確保醫(yī)學課堂的有序進行。在此過程中,要想保證學習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在針對案例內容提問問題時,要注意做好對問題的設計工作,有目的性地進行提問。
②要求提問的問題難易程度適宜,方式問題過于精深,影響問題的解決效率。
③結合案例提出的問題,要保證其層次,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然后由易而難,層層深入,最終得出結果。
④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控制,并處理好突發(fā)問題,避免對教學過程產生影響。
⑤設計問題時側重于對學生的引導,盡可能讓學生自行判斷、得出結論。
3 ?案例教學模式對中醫(yī)教學質量的影響
首先,在使用案例式教學開展中醫(yī)教學,進行分組處理教學案例問題時,通過學生的幾種探討和研究,共同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效率,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而且還可以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其次,學生在貼近真實的情景中解決案例中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問題處理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能更好地掌握對中醫(yī)中的望、聞、問、切的應用能力,為其在后期的知識學習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后,使用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知識灌輸教學中的缺陷,利用較為真實的情景案例,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學習,既提高了學生對相關醫(yī)學知識地掌握水平,強化了自身的臨床診斷能力,又通過臨床模擬案例,使學生掌握了真實病例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促使學生增強了對日后臨床實踐的信心,還提高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對中藥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
4 ?在中醫(yī)教學中案例式教學的應用
在進行案例教學前,應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尤其是案例部分的內容,確保課堂言之有物,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課堂教學可以有序進行。
4.1 ?導入病案
首先,教師應使用教材工具,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強調抽象性內容和重點知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率。其次,選擇并導入教學案例,并讓學生結合講述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分析判斷的效果。以學習“陰陽學說”的中醫(yī)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導入相關案例:楊某某,女,55歲,于某年某月某日進行初診。患有經常性頭痛、暈眩和失眠癥狀,已經長達8年。病史,9年前,因情緒波動較大而發(fā)病,帶有煩躁易怒、頭痛、失眠、大便干結,尿黃灼熱癥狀。經過檢查后,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在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癥狀有所緩解,但未繼續(xù)使用……。最后,初步分析案例后,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如:根據具體的癥狀和本節(jié)課程知識點,判斷患者病癥的陰陽屬性。這種使用導入教學病例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直觀的病情分析,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教學的內容和相關知識點,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同時還可以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保證教學的效率[3]。
4.2 ?深入研究教學案例
教師在使用案例式教學方式授課時,在導入相應的教學案例后,為保障學生對案例中病情的分析、判斷效果,還應對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并設置相應的問題,適當進行注解標注。同時學生在對問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聽取分析內容,并進行完善糾正,適度進行引導,讓學生清楚分析的過程以及案例的重點部分,并深入的研究問題的解決方式以及病情惡化狀況等[4]。
在分析過程中,如果導入的案例為:王某,性別:男,45歲,在醫(yī)院體檢中發(fā)現肺水的泡音較密集,而白細胞總數6 800/mm3,中性49%,淋巴47%,單核4%,發(fā)燒體熱已達40℃,時間已有13 d,長期高燒不退、無汗,微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使用中醫(yī)知識對病癥進行詳細分析,經診斷,帶有舌質微紅、舌苔黃膩癥狀,此屬表邪未解,肺衛(wèi)不宣,治宜清宣透表,邪熱乃有外出之路。讓學生通過圖片等資料仔細觀察癥狀,分析癥狀屬性,引發(fā)原因,逐漸提高對病癥的判斷水平,以及思維辯證能力,然后結合具體的病癥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使學生在深入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掌握學生對病癥的分析、判斷和掌握能力。
4.3 ?利用小組形式探究教學案例
中醫(yī)診病的過程中講究望、聞、問、切,這也是中醫(yī)教學中的基礎性內容,對學生后期的知識學習起到基礎奠基的作用。但要完成望、聞、問、切整個過程的教學,必須要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在案例式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將小學成員作為真實的案例,然后相互把脈,并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出結果后,將其分享給教師和其他同學,然后教師對學生分析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點評,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這種方式在案例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其思維辯證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提供與一些學生身體情況相識的案例,或者是與教學知識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在談論學習后將相應的知識內容,應用到實例解決中,加強學生利用中醫(yī)知識對病癥的判斷分析能力。
4.4 ?做好教學評價
在中醫(yī)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中掌握相關病癥的病因,以及解決方式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課后作業(yè),將不同的病例作為學生的課后任務,使其通過分析、判斷,提出病癥的解決方式,然后教師對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狀況進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自行查找相關案例,并對病癥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而在評價時,教師注意語言的藝術性,以鼓勵為主,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5]。
5 ?結論
綜上所述,在中醫(yī)教學中,要想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教學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感受,必須提高對案例教學模式的重視,將其應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貼近較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逐步掌握中醫(yī)學中的基礎理論、臨床實踐知識和技能。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應先提高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知和理解,然后利用做種措施,優(yōu)化課堂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淑萍.案例式教學在中醫(yī)教學中的應用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2):52,54.
[2] ?安鵬,楊海俠,黨慧敏,等.案例式教學在中醫(yī)教學中的應用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4):652-654.
[3] ?伍文彬,楊樂樂,王飛.案例式教學法在《中醫(yī)老年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3):9-10.
[4] ?李帥,隋鵬諾,張琳琳.“PBL-案例式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下旬):59.
[5] ?陳倩.案例式教學法在老年醫(y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8,19(10):84-86.
(收稿日期: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