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聰雷
(河北省唐縣第二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與初中階段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一方面在于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育水平相對趨向成熟,另外一方面在于運動技能的掌握方面比初中學生要好,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利用好學生的這些特點和變化,與初中學生相比較,進行差異性教學,這樣對于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yǎng)才能步入一個更高的階段。
高中學生由于受到高考的巨大壓力,所以無論是家長、學校還是學生本身,都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高考科目的學習上,據(jù)國內一些專家學者的調查,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每天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時間在一小時以上的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學生,能夠保證每天半小時活動時間的學生大約只有百分之三十,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這種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對于體育都是一種漠視的態(tài)度,更談不上對體育發(fā)生興趣,所以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找回體育的樂趣是我們教學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通過近些年的實踐,我們大體上總結如下:
首先,終身體育思想的灌輸并非需要時刻去提醒學生體育的重要性來實現(xiàn),這在體育教學中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教師每時每刻都在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反而會導致學生對于體育的厭倦情緒,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通過積極的發(fā)掘學生的體育樂趣,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享受樂趣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有體驗這種樂趣的經(jīng)歷,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這個屬于初級階段,讓學生開始接觸體育,教師僅僅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隨著學生體育興趣漸濃,我們應該積極的幫助學生認識體育的本質和體育的價值,讓學生對體育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據(jù)研究報道,大多數(shù)對體育厭倦的學生,對體育都有偏激的認識,而這些偏激的認識不一定來源于自己對體育的認識,很多時候這些認識是來源于社會和周圍環(huán)境,所以我們在讓學生親身體會到體育快樂的同時,讓他們親身感受體育的價值,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他們對體育的曲解。當學生從感性喜歡體育,到理性分析體育之后,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階段,逐步的參加體育鍛煉成為一項生活內容和生活習慣的時候,這項工作才算是圓滿完成了。
其次,選擇適合學生生長發(fā)育和緊隨時代潮流變化的體育項目對于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培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過了“叛逆期”,他們逐步開始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有了責任感,與此同時,即便是因為高考的壓力,追求時尚和潮流成為他們潛意識當中最活躍的份子,所以在體育教學和活動中,我們不單純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內容,還應該積極的把社會當中一些時尚休閑體育項目內容引入課堂進行適度的講解,因為在基本的體育教學內容之外,很多學生都會對此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意念,所以我們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休閑項目納入課堂教學當中,無疑是給了學生一種學習的動力,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其三,體育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重要來源,也是學生良好美德重要的培育基地,這些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高中學生群體中,總有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較差的,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內,這些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體育往往給了他們增強自信心的機會,比如說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具有團隊合作意識的競賽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體育當中的表現(xiàn)卻非常的好,體育給了他們施展自己能力的舞臺,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在體育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如果理論課程不好,他們是最喜歡上體育課的,因為在體育課當中,他們的自信心回來了,同時,他們也可以幫助同學,在這個年齡階段,很多學生都有崇拜心理,而體育成績較好的無疑就成為大家崇拜的對象,這種自信對于學生繼續(xù)堅持體育鍛煉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最后,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是一個群體性活動過程。體育教學本身是一個群體性行為過程,而這個群體性行為過程和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是吻合的,因為任何一個教育管理者都不可能說在所承擔的班級教學中,把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培養(yǎng)起來而忽視了其他同學,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顯示的,這種觀念的培養(yǎng)一方面需要我們教師研究和探討,同時對于學生而言,相互之間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重復利用好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體育進行充分的探討,并把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大家進行交流,這個過程是一個大家相互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對體育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逐步的對體育產(chǎn)生濃郁的興趣,使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其特殊的時期和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在體育學習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點,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積極的發(fā)掘學生的這些特點并進行積極的研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和組織形式,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教學上的突破,體育也不例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并非簡單的三兩句就能實現(xiàn)的,也并非有一兩個體育教師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我們的學校、家長及社會共同來關注孩子的健康正常,為學生的體育思想發(fā)展和良好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