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繼林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的??梢姡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因此,本人針對學生家長、老師就如何構建家校共同體,共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良好學習習慣方面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家校同體;自信心;家庭教育
一、 家校合作教育的內(nèi)涵
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和學校要擰成一股繩,共同對學生形成合力教育,這就需要雙方的支持和努力,缺任何一方都對學生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家校教育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因此,家校教育過程中,學校要對家長提出一些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彌補一些認識上的不足,思想上的麻痹,這樣家長就不會盲目,也不會犯一些低級錯誤,同時家長對學校教育也會傾力相助。這樣的家校教育合作,不但能夠拉近學校和家長的距離,更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同時學生能真心和家長、老師交流,家長也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這樣一來就能夠真正地體現(xiàn)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目的性。當然,學生成績的取得和自信心的提高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這里我就不贅言了。因此,家長學校的產(chǎn)生就是很自然的一種教育機構或者教育媒體了,辦好家長學校,既對學校有利,同時也提高了家長的整體素質(zhì)。
二、 自信心缺乏與學習習慣的缺失表現(xiàn)和原因分析
(一) 不良表現(xiàn)
1. 學習態(tài)度不明確。主要表現(xiàn)為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比較消極,沒有認識到做作業(yè)的重要性,沒有明確的思想認識,不想認真完成作業(yè),只想著過一天算一天,得過且過,缺乏學生應該具備的刻苦鉆研精神。2. 學習方法不正確。由于認識上的不足,思想上的不重視,從而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學習方法,學習上盲目性隨意性很強,不會理解,不會分析,不會總結,找不出學習規(guī)律,更無談提高自信心與成績,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難養(yǎng)成。3. 學習壓力比較大。具體表現(xiàn)為遇到困難或挫折很難找到突破口,尤其是學習方面,考試一考不及格,不及格一打擊,自信心喪失殆盡,懶惰情緒滋生,學習的壞習慣形成。
(二) 原因分析
1. 自身的影響。小學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萌芽階段,自我約束能力很低,做事常會三心二意。2. 優(yōu)質(zhì)高效學習模式?jīng)]有形成。眾所周知,學生一旦上了初中,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會突飛猛進,提高很快,這主要歸結為學生家長和老師的付出,學生平時的學習基本上都是一成不變、按部就班,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強制措施,學生通過花費大量時間重復記憶重復做題來提高成績,學生對于怎樣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也沒有明確的方向與目標,沒有自己的觀點與主張,完全是機械式和固定模式,一切由老師和家長掌控,依賴性特別強,離開家長和教師的掌控,學生的成績就會大幅度下滑,學生也就跟不上大部隊了。而小學學生的這種表現(xiàn)更為突出,很多學生因無法適應而往往容易放棄學習。3. 不能正確定位自我。由于認知能力有限,一部分學生總認為自己很聰明,很有學習天賦,學習時間就短,沒必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還有部分學生則因為一兩次的檢測成績不好,就認為自己學習不行,沒有學習天賦,因而喪失學習自信心,破罐子破摔,不再堅持學習。4. 自己沒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對于小學生而言,老師要抓住課堂,向課堂要質(zhì)量,還要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認真聆聽,還要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課后及時輔導,查缺補漏,并要求學生認真復習,對學過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再認真做作業(yè),還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進而提高學習自信心。
三、 家校共同體建立與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策略
(一) 完善家委會制度,提高學習自信心
學校及時成立并完善學校家委會,在此基礎上還要成立班級家委會,選出家委會主任和家委會成員,并且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家長委員會章程》和《家長委員會工作制度》,每學年至少召開兩到三次家長委員會會議,班主任和各位家委會成員及時研究探討學生共同健康成長的思路和建議,以便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
(二) 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提高學習自信心
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牽頭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包括學生的個人情況登記表、學生在家表現(xiàn)綜合評價表、學生在校表現(xiàn)登記表等記錄表格,把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主要活動和表現(xiàn)進行檔案管理,這樣一來不僅方便教師了解學生,也方便家長及時對學校對班級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促進家校共同進步。
(三) 建立溝通交流機制,提高學習自信心
首先,入校之初,請每個家長寫一封對孩子總體情況的介紹,以便讓教師第一時間全面客觀地對每個孩子進行了解,也為以后的家校溝通奠定基礎。這一做法值得推廣,因為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建立班級微博或QQ群、微信群,互相交流,互相溝通,讓孩子們沿著歲月路,彼此印證人生奮斗目標誓言,共同抒發(fā)夢想,砥礪品行,提升人格,在蟬蛻中,書寫自己的傳奇。這將成為家長和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最主要的溝通平臺,每一次班級活動要讓家長通過這個平臺可以進行圖文現(xiàn)場直播,這樣一來能使未到場的家長也有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同樣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好習慣養(yǎng)成了。
(四) 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提高學習自信心
學生的高尚品質(zhì),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班級的活動,活動培養(yǎng)情感,情感育人無聲。所以孩子們積極參與配合家委會組織的每一次積極向上的活動,既讓學生盡享了體驗的快樂,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加強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
2019屆學生入校六年多來,他們除了邀請家長參加軍訓匯演、升旗儀式、慶六一大型文藝匯演等活動外,家委會還成功組織了“愛我家鄉(xiāng)美,紅星在心中”“國學經(jīng)典誦讀”“祭奠英雄先烈,揚我民族精神”“走進真實李家龍宮,感受中華燦爛文化”等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了親社會能力,磨煉了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愛國情操與自信心,讓孩子們也體驗到了除學習之外的快樂。讓家長走進學校,對學校是個促進,對家長是個提升,對學生是個成長,是個雙贏的活動。
(五) 幫助孩子調(diào)整心態(tài),提高學習自信心
對學生來說,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良好的心態(tài)如何養(yǎng)成?不好的心態(tài)又如何調(diào)整?這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影響外,家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家長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jīng)驗,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期望與多余想法全壓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對待孩子的每一次檢測成績,不能牽強附會,不能想當然,要理性客觀公正,多找孩子的優(yōu)點,多給些鼓勵。教師要做的就是制定出適合每個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不能一刀切,要分階段實施。
(六) 探討學習方法技巧,提高學習自信心
多與孩子一起探討,多與孩子一起學習,要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享受到成就感,讓學習成為他們的快樂事,這就要求他們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是關鍵。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生要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學會整理,學會總結,學會分析,明確自己不會的知識點,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一個個地去解決,解決的問題多了,學習的方法自然也就形成,自信心也就提高了,成績也就提高了。
(七) 抓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提高學習自信心
常言說,好的習慣很難養(yǎng)成,壞的習慣很難改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進孩子學業(yè)成績的提高,而且對孩子以后的未來和工作、事業(yè)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抓學習,就是抓教育,抓孩子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對于小學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應著重關注行為、生活、交友、學習和思維習慣。對于這些習慣,教師和家長首先要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所謂潛移默化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家長和老師要讓孩子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盡量按要求和規(guī)則去做,同時要去監(jiān)督孩子,防止孩子因自身意志薄弱或者自控力差沒有效果;最后還要經(jīng)常表揚孩子,要肯定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
總之,若是老師存在教育方法的問題,父母也跟著孩子情緒化,家校共建形同虛設,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無法提高,好的學習習慣就無法形成,同時也沒辦法提高教育教學成績,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無法確立,這與現(xiàn)行教育規(guī)律和政策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建立家校共同體,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刻不容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