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華
摘 要:英語學習需要學生擁有強大記憶力及規(guī)律總結能力,因此英語是一種充分需要左右腦結合的語種,在教學中需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具有的圖文并茂、左右腦結合、思維想象、顏色空間等特點,來傳授學生學習規(guī)律,幫助學生提升記憶效果。本論文對此展開研究,希望可拋磚引玉引發(fā)學術討論,并為廣大同仁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 教學研究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2
前言
人的大腦是左腦和右腦組成的,左腦負責邏輯思維而右腦負責記憶和藝術等偏感性的內容。英語學習既要強大的記憶能力也要學習主體擁有規(guī)律總結能力,需左右腦同時協(xié)同作用。思維導圖重點在于總結規(guī)律,形成記憶節(jié)點,這樣降低了學生記憶難度,同時也使學生可發(fā)散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正因此,思維導圖在英語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一、初中英語傳統(tǒng)教學不足和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
1.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不足
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質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單詞詞匯量和、增加學生語言實踐能力。有很多時候,是通過具體句子的學習來增加單詞儲備。實現(xiàn)了聽、說、讀,這樣使傳統(tǒng)“啞巴英語”的短板得到了彌補。但在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經常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新單詞造成的理解障礙。在教材中經常存在嶄新的英語單詞,如果學生音標水平不足,或上下句聯(lián)系不足,就容易導致閱讀障礙,甚至因心理緊張而造成閱讀上出現(xiàn)反復、結巴現(xiàn)象。其實,這是因學生對英語單詞具有的規(guī)律性認識不足而導致的。
第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作為主角學生成為配角,教師反復地通過閱讀教學來對一些關鍵詞的詞義、結構、音標等進行灌輸,沒有對準學生學習特點,教與學存在錯位,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憊。
第三,英語學科素養(yǎng)難以達成。英語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是什么?自然是能通過熟練的口語和他人對話,這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但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作用并沒有體現(xiàn)這一點,閱讀教學成為了單詞積累、句式總結的課堂,忽視了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最終仍然是成為一種新型的“啞巴英語”。
2.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優(yōu)勢
2.1思維導圖定義
即心智導圖,即將關于一件主體不同部分予以理順,尋找其中關聯(lián),使關于復雜主體的理解變得簡單化的一種圖像化思維模式。
2.2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
相對于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遇到的問題,思維導圖又是如何幫助教師解決的呢?下邊筆者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新單詞理解障礙問題??衫盟季S導圖將新單詞羅列出來,并圍繞該單詞來豐富單詞詞庫。比如:dation為尾綴單詞的總結。
類似尾綴單詞的掌握,對學生單詞的掌握能力有所提升。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以后,知道帶有dation尾綴的英語單詞一般多指行為?;蚩赏ㄟ^閱讀全篇文章之后,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羅列有關單詞,比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中涉及到的單詞分類,比如形容詞,便可將interesting、wonderful、special。而且教師可特別針對wonderful的尾綴ful進行解釋,要學生們明白動詞加上該尾綴形成的形容詞則表示主動意義。
其次,閱讀教學中教學錯位問題。思維導圖的形成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的,通過思維導圖形成來達成師生教與學的同步性。如圖2,教師在教學中可帶領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問:“這段對話中涉及到的形容詞都有哪些?”然后教師投影課件,給出基本的思維導圖構架,于底部圓中標注出形容詞(adj),其他三個方框則由學生來填寫,這樣便實現(xiàn)了教師引領學生閱讀完成的學習過程。另外,在閱讀教學中,可針對每一段含有的陌生單詞予以擴展,由陌生單詞想到其所在句式,由所在句式想到整段。這便是思維導圖具有層次教學作用,這樣可以在閱讀中加深記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而且思維導圖可將英語學習很多難點予以總結歸納,形成了典型樹形結構,比如圖3的介詞用法,這是在閱讀教學中常遇到的,通過這樣的思維導圖便可讓學生記住IN、ON、at、under、around、inside、by、with的具體用法。
再次,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科素養(yǎng)包括什么?筆者認為:第一,實際對話能力;第二,學習能力;第三,思維能力;第四,文化品格。
第一,對話能力培養(yǎng)必然是通過多讀來培養(yǎng)語感,鍛煉學生思維從漢語思維向英語思維轉化。此時思維導圖便可通過形象的表現(xiàn)來總結漢語思維和英語思維區(qū)別。比如語序問題,表達疑問方法不同,動詞重要性不同等等。只有通過詳細的對比使學生從傳統(tǒng)漢語思維向英語思維轉化。
第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能力包括學習計劃能力、執(zhí)行能力、總結能力等等。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結合閱讀教學來為學生進行具體的計劃、并著重明確執(zhí)行關鍵步驟,然后建立總結模型,針對性補足短板,不斷地驅動自己進步。另外,我們要知道英語閱讀針對的是成段的內容,每一句話都有一定的中心,抓住中心提煉句型,然后置換其中單詞便可出現(xiàn)不同的新內容。比如:I am going home,便可以提煉出句式:I am going to do something。Something可用任何單詞來代替,從而豐富了學生的對話內容。思維導圖顯然可幫助學生學習總結句式。
第三,思維能力。該能力培養(yǎng)是需要教師圍繞思維能力培養(yǎng),去尋找培養(yǎng)該能力需通過哪些途徑去實現(xiàn),經過不斷總結后形成明確的思維導圖,這樣幫助教師有的放矢。
第四,文化品格塑造。初中生英語閱讀思維導圖在文化品格方面塑造有著一定的直觀作用,即用圖文對比來體現(xiàn)外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模式,這樣使學生可理解到更多的英語為母語國度的風土人情,拓展他們的視野。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具體閱讀課文應用實例1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文中的一段關于一個年輕人和愛迪生就“成功秘訣”展開的對話很有特點:年輕人反復詢問偉大科學家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最后愛迪生告訴他成功秘訣是A=X+Y+Z。在這篇課文學習中,教師可做出這樣的思維導圖(見圖4)
學生可根據教師這個提示完成閱讀,在相應的地方填上對應單詞,即:hard work、good method、stop talking and get down to work。在這樣的教學中,其實教師可拓展開來,針對英語閱讀學習的經驗予以總結,即:英語學習成功辦法=要擁有努力學習心態(tài),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要現(xiàn)在就去做。這便將課文閱讀學習和實際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建立其連接,對學生的思維影響,使其認識到努力、方法及執(zhí)行的重要性。
另外,在課文的學習中,教師設置問題也很關鍵,例如:1.Who is the old scientist in the text?2.What scientific inventions do old scientists have?3.Through this study,How do you think we can learn English well?正是通過這些英語問題設置,增加了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2.具體閱讀課文應用實例2
比如在關于天氣的文章中,教師可設置這樣的問題:What are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weather?What kind of weather do you like?這樣可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在最后教師要給出思維導圖讓學生閱讀完后填充,這樣加強記憶(見圖5)。另外,可圍繞weather來讓學生總結四季顏色,需用英語表達,即:青、綠、黃、白。也可圍繞weather討論四季氣候特點和對應的服飾特色,例如spring對應著warm,而服飾上可選擇jacket,summer對應著hot,服飾上可選擇dress和sunglass。當然了,要求學生探討過程中用英語交流,最終因閱讀材料而擴展,實現(xiàn)了詞匯掌握和知識累積。
當然在具體的文章閱讀之后,教師可建立這樣的思維導圖:你認為這篇課文的難點、文中出現(xiàn)的陌生單詞、出現(xiàn)的英文句式等等,這樣幫助學生來總結閱讀學習、從不同角度來提升英語學習成績。
3.思維導圖在英語文章閱讀中的作用
第一,思維導圖可進行文章分析。比如如果是記敘文,可分析各段之間關系。如: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以這四個為核心建立樹形思維導圖結構,方便學生對全文進行理解閱讀。如果是議論文,則可總結出論點、論據、論證,幫助學生理清內容,從而進一步掌握英語議論文的特點。例如筆者曾寫過一個學習英語的說明文:《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并將全文作為閱讀素材讓學生閱讀。其中便將學習的步驟分為幾步。第一步,學習單詞;第二步,學習句子;第三步,學習句法;第四步,全文朗誦。當然了,全文有千余個單詞,幾十個句子,在這樣的內容中總結出學習方法,需要思維導圖的幫助。如果用思維導圖表示,可將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步驟,然后將每一步重點內容提煉放在圓圈里。這樣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便能理清順序,知道學習英語的幾個步驟的具體作用及注意事項。第二,思維導圖對學生閱讀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比如:學生發(fā)音不準、連讀不熟、對課文不熟練等。此處的思維導圖作用是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實現(xiàn)師生教學對接。第三,對文章涉及到的語法、單詞以及文中主角說話方式等等方面予以總結。第四,如果文章涉及到具體國外生活的環(huán)境描寫,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教師可予以拓展,幫助學生擁有較綜合的英語知識。
4.思維導圖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分析
為了確認思維導圖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筆者聯(lián)合同事專門進行了測試。尋找到英語課外閱讀資料,分別在兩個班級進行閱讀教學,甲班采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乙班采用思維導圖閱讀教學。當然,為了確保實驗的公正性,對兩個班級學生英語基礎進行測驗,結果顯示兩者水平總體接近。兩個班級學完之后進行測驗,測試指標分別為流暢度、陌生單詞記憶力、句式掌握度等等,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的甲班平均分數(shù)為75分,而思維導圖教學法的乙班平均分達到了82分。為了進一步證實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的作用,筆者又針對所在學校英語學習問題班級,即英語理解力差學習成績偏低的班級進行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互動性增加,對于單詞及句式的掌握度明顯提升。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擁有積極作用。歸根結底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記憶以及學習模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5.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作用發(fā)揮影響因素
思維導圖能否在具體教學中發(fā)揮作用,主要在于教師對教案的整合能力和教學能力:第一,必須能明確思維導圖的作用,思維導圖的合理設置、思維導圖的投影環(huán)境等等,不要使思維導圖和教學發(fā)生偏差,導致學生理解發(fā)生錯位。第二,其必須要在學情分析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針對每一組建立不同思維導圖,這樣做到了分組教學,確保不同層次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側重。第三,思維導圖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師完成的閱讀文章的整體梳理,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另外一種則是半成品,其需要學生閱讀完后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來予以補充。即思維導圖并不是單單為了表達教師的教學意圖,更在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配合。第四,考驗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因為思維導圖必須通過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來實現(xiàn),如果不會這些具體的計算機以及投影技術,思維導圖難以在課堂上得到呈現(xiàn)。第五,要充分地發(fā)揮思維導圖具有的探究教學之作用,探究教學主要是教師預設問題,學生來尋找答案,這和思維導圖有著密切聯(lián)系??偠灾?,這是一種有效的提高學習成績的方式。
總結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的使用,是可以結合具體課文形成文章解析、重點總結、單詞延伸、句式解析等方面。思維導圖也能幫助學生建立具體的學習計劃、學習步驟以及學習總結。思維導圖也能和具體的投影結合,確保學生思維和教師思維同步。甚至于在現(xiàn)如今家校教學環(huán)境結合中,教師可和家長通過思維導圖來實現(xiàn)具體交接,確保學生英語學習不出現(xiàn)真空。
參考文獻
[1]文婷.思維導圖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4(6):99-101.
[2]唐麗芳.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思維導圖詞匯教學策略——以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3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11):19-21.
[3]羅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研究[J]. 校園英語, 2017(10):187-187.
[4]薛亮.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 2017(8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