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公務文書的內容、結構、基本原則、要求和作用等角度入手,對公文寫作方法進行了探討。通過分析,得出寫好公務文書應把握好“理論指導、分列陳述、把控全局、開門見山”這四個融入的結論。
關鍵詞:公務文書;寫作;要點
眾所周知,公務文書又稱公文,是黨政軍機關、社會團體或企事業(yè)單位等法定機關與組織,在公務活動中按照特定的體式、經過一定的處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應用性文體。寫好公文是對每一名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對此,筆者圍繞著公文寫作的“四個融入”,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1 把理論指導融入到具體的事項中
在日常工作中,公文是傳達政令,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聯(lián)系公務、記載工作活動的重要工具。從內容上看,公文在對工作進行具體部署的同時,它還有著鮮明的指導性、規(guī)范性和政策性,這就要求機關工作人員所撰寫的公文,既要把具體的事項交待清楚,又要能夠對工作形成理論指導。因此,起草人員在公文寫作過程中,應避免就事論事、從現(xiàn)象到現(xiàn)象的弊病。只有這樣才能使受文者既了解如何辦理某些具體事件,又明確為什么這樣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利于工作的進行。
通常采取的方法:一是先闡述開展工作需要遵循的指導思想、原則等,然后部署具體的工作事項;二是先安排具體工作,然后揭示工作規(guī)律;三是結合具體的工作內容,對理論進行歸納概括,提出原則性指導意見。寫作實踐證明,一篇好的公文,能夠很好地把指導思想融入到具體的事項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公文的戰(zhàn)斗力、感染力和號召力。
2 把分列陳述融入到公文的結構中
分列陳述,就是指在公文的篇章結構上,把整篇公文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大的部分,然后用順序號進行排列,并省去前言和后語,又稱之為部分式結構。這種結構,由于枝干明確,使全篇公文井然有序,不枝不蔓,顯得緊湊干練,給人以唯美的感受,尤其是在大型公文中更是被廣泛使用。
與其他公文結構相比,這種結構的公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觀點鮮明、易于被受文者理解。但在撰寫時對起草公文的人員素質要求也比較高,要求起草者對于公文所承載的內容,能夠從眾多的事項中,提煉若干個關鍵要點,然后圍繞這些關鍵點逐條進行分析論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工作安排和部署,從而達到易于讓受文者執(zhí)行的目的。
對于執(zhí)行公文內容者來說,這種結構能夠直接從序號上了解到該公文表達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無須經過全文審讀就能理出頭緒,可以節(jié)省閱讀分析的時間,從而提高公文的執(zhí)行效率。
3 把某一個事項融入到工作的全局中
一般情況下,除綜合性報告外,一篇公文通常只涉及一項工作或該項工作的幾個方面,而不會涉及多項工作內容,這是公文寫作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要求。通俗地說,就是公文應當一文一事,這一點在上行文“請示”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針對這一點,黨政軍《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專門作出明確規(guī)定:“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不得在報告等非請示性公文中夾帶請示事項?!币虼?,在撰寫公文時,要把公文中所涉及的某個事項融入到工作的全局中考慮,把準角度。由于所有的單項工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工作全局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方面的工作有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公文寫作中,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考慮問題,才能真切地看清工作重心和關鍵點。否則,就可能在公文起草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
4 把開門見山融入到公文謀篇中
從作用上看,公文與普通的文學作品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是為了處理公務和事務而寫,用于傳達組織者的工作信息,以實用為基本宗旨。在公文運轉過程中,它體現(xiàn)的是高度的時效性,要求高效率地運行起草、審批、執(zhí)行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也要求工作人員在起草公文時,應遵循相關的規(guī)定,準確而簡練地表述公文各部分內容,尤其是對公文開頭部分的起草,強調的是開門見山,主旨明確。因為,對于公文來說,開頭是一篇公文的有機組成部分,起領全文,關系著公文的謀篇布局,雖然不是公文的重點內容,但作用卻十分重要,撰寫時,應融入公文的全篇統(tǒng)籌考慮。
在寫作方法上,公文的開頭通常圍繞文件的中心,干凈利索地切入主題,使受文者閱文見義,得其要領,常見的有三種。第一種是指出依據(jù),說明目的。就是在公文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就說明公文內容的依據(jù)和行文目的,然后直接引出主體內容。第二種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式。在公務活動中,任何一個具體的事項,開展任何一項工作,都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是所有的工作解決存在問題的客觀規(guī)律,作為用于處理公務的文書,在寫作方法上亦可采取此種方式。具體做法是,先有公文的開頭部分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然后再在正文事加以闡釋,說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第三種是直接交代全篇主旨。就是在公文的開頭部分,直接概括公文的基本內容,使人們對全篇內容有一個總體印象,然后再將基本內容展開,分別加以說明,從公文的整篇內容來看,由于這種全局到局部的謀篇方式,更便于使受文者從宏觀到微觀全面理解全文內容,大多使用于篇幅較長的公文。
由上所述,只有把握好公文寫作的“四個融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文的執(zhí)行效率,從而高質量地運用好“公文”這個重要工具,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韓雪松,柳楊.《公文寫作》課堂導入教學設計六例[J].應用寫作,2015(09).
[2]楊芳.《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視野下的公文寫作教學初探[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1).
[3]于慶勇,王治清.共性問題快速分析與寫作方法探析[J].秘書之友,2006(12).
作者簡介
許風彥(1969-),男,漢族,山西,副教授,武警指揮學院作戰(zhàn)指揮系,參謀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