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摘 要:當前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升教學的質量,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就需要教師能夠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互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注重該教學方法的應用,本文就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互動教學 策略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的綱要中也強調了課堂教學需要應用互動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進行落實,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和問題,讓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展現,教師也從以往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通過教師的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
現階段強調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全面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體,需要加強互動教學。基于這一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地展示學生的主體性,促進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所以,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就需要教師要先改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全面展現出以學生為本的理念[1]。比如,在學習《春》時,教師就需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交給學生,合理的引導學生,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文章,找出不懂的地方和有疑問的地方,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比如,有些學生在讀完課文之后就會感到疑惑,這篇文章是在寫春天的,那么為什么對雨景進行了很多的細致描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要先讓他們自己思考,之后引導他們認知春雨,了解作者通過描寫雨景而展現春天生機盎然的樣子,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就進行了互動,學生先自己閱讀和學習文章,能夠了解作者的思想,之后教師再進行指導,這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要以互動教學理念作為指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只限制在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需要促進學生和學生間的互動,這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很多學生的思考方式以及生活經驗都較為相像,且他們之間有很多的共同話題,教師要是可以給出一個話題,那么他們就可以互動交流,在思維上進行碰撞。教師需要看到每個學生間的不同,即便是對于一個問題,他們在認知視角上也會存在差異,這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組內通過討論和探究完成教學任務[2]。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當前也在語文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其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對他們的語言表達以及應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能力。比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作者就用簡約且生動的文字來表現不同的生活樂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給各個小組布置不一樣的學習任務,比如,第一個小組,可以讓他們在組內討論百草園中的趣事;第二個小組就可以讓他們探究作者在三味書屋經歷的難以忘記的經歷;第三足可以讓他們在組內研究和討論文章的寫作技巧以及方式。每個小組在討論之后會得出相應的結果,然后教師就可以對他們的結果進行整理,鼓勵各個小組之間分享自己學習得到的成果。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和發(fā)言,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有說的有道理的都可以進行表揚。在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激發(fā)活力,增加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有效的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必要的互動情景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拉近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拉近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可以感覺到仿佛身臨其境,學生或體驗現實社會生活,或體驗某種社會情感和角色,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對他們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學習《核舟求劍》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各種角色,將文章內容表演出來。在表演完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以及互相進行評價,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的體會文章中的角色,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梢钥吹剑诮虒W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催化學生的情感,給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提供保障。
四、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
互動教學其實就是知識累積以及能力提升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和幫助他們建立知識框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求穩(wěn),確保學生在互動學習中可以發(fā)展他們的能力。比如,在學習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師就可以對教學中講到的各種內容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差缺補漏,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構建知識框架,幫助他們對知識進行鞏固。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多熟悉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也可以復習舊知識,不斷增加自己的積累,進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架構,提升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課改中明確提出要在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但是互動教學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在語文教學的互動中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發(fā)揮好引導的作用,通過互動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勝斌.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17(20):42-43.
[2]段有福.重視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模式為例[J].華夏教師,2018(3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