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袍哥”文化、碼頭文化以及所產(chǎn)生的江湖習氣是植根于重慶特殊的歷史社會背景所產(chǎn)生,與當今的法治精神和德治要求相違背,與當今黨員干部及群眾的價值觀追求格格不入,屬于落后的文化,必須予以高度警惕和改正。開展對“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等反思研究,對肅清不良文化、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和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袍哥”文化 碼頭文化 江湖習氣 反思
一、“袍哥”以及“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
(一)“袍哥”起源及“袍哥”組織概況
“袍哥”是活躍于清朝至民國期間的一個民間組織——哥老會的成員的統(tǒng)稱,主要以當時的川渝和西康為活動區(qū)域。哥老會成員被稱為“袍哥”,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袍”出自《詩經(jīng)》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的“袍”,意思大概是與兄弟同袍澤之意。一種說法是“袍”與“胞”諧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兄弟。劉師亮所寫《漢留史》中提到“異姓如同胞,見面稱哥弟,取‘胞、‘袍諧音之義?!边€有一種說法是出自《三國演義》中的典故?!度龂萘x》中關羽被曹操逼降后,曹操給予他很多金銀財帛,他只收下一件錦袍,平時很少穿著,穿時新袍在里,舊袍在外。曹問其原因,關羽說“受丞相新袍,不敢忘大哥舊袍”,因此將這個“袍”字作為幫會名稱,意為“兄弟情深,忠義兩全”。
“袍哥”組織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清初至辛亥革命之前,以“反清復明”為行動宗旨,具有一定反帝反封建的積極作用。“袍哥”在清代只是一個少數(shù)人參加的民間秘密社會組織,由于具有反政府、反社會的傾向,因此長期是統(tǒng)治階級的打擊對象。第二個階段是民國至解放前夕,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袍哥”這個群體規(guī)模不斷擴大、成員遍布各個階層,對四川近代社會發(fā)展尤其是民國時期四川的政治、軍事產(chǎn)生重大影響,國共兩黨都曾利用其力量進行政治、軍事活動。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袍哥”組織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人數(shù)眾多的半公開的民間社會組織?!芭鄹鐝那宄y(tǒng)治下的“會匪”變身為革命的“功臣”,從非法的民間秘密結社變成為合法的公開的群眾組織,各地袍哥“公口”掛牌公開活動,盛極一時?!钡谌A段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新中國在全國掀起鎮(zhèn)壓包括“袍哥會”在內(nèi)的“反動會道門”組織的活動,“袍哥”組織被取締,但“袍哥”文化仍在社會中隱秘存在并產(chǎn)生深廣影響。
(二)“袍哥”組織的特點
1.規(guī)模大、成員結構復雜
關于“袍哥”這個群體的成員規(guī)模有多大、在地方人口中占多大比例,在以往研究中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從已有的文獻中都顯示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芭鄹纭苯M織成員結構復雜,尤其是在民國時期,“袍哥”成員廣泛分布于四川的各個階層?!爸貞c各階層袍哥的分布,保甲人員占百分之九十,同業(yè)公會會員占百分之七十,職業(yè)公會會員占百分之八十,軍警人員占百分之五十,特務人員占百分之九十,各行莊商號學徒和店員占百分之二十,土匪、小偷、流氓,妓院、舞廳、茶旅館、澡堂老板占百分之百?!?/p>
2.有嚴密的組織規(guī)范
“袍哥”能夠成為一個歷經(jīng)百年的秘密社會組織,就是依靠其內(nèi)部嚴密的組織規(guī)范,違反幫規(guī)者會遭受殘酷的懲罰,通常這種懲罰方式是革除“袍哥”會籍、遭受體罰甚至采取自殺方式。這種嚴密的組織規(guī)范在其“行動綱領”——《海底》上有詳細記載。
“袍哥”群體內(nèi)部有著嚴密的等級制度,上層是舵把子,負責發(fā)號施令、掌控一切;中間是三哥、五哥、六哥(“哥”也被稱為“爺”)等;下層是小兄弟們,負責服從命令、接受控制。加入“袍哥”者,還要經(jīng)過一套繁雜的程序,首先考慮身家是否“清白”,盡管三教九流都可以參加,但是妓女、剃頭匠、修腳匠這些從事“賤業(yè)”者不能參加。其次,新入會者必須要得到若干“袍哥”的支持。先是“恩兄”介紹;再請一位“袍哥”當“引進”,意為引進新人;然后再請一位“保舉”,表示愿意為新入會者以后的表現(xiàn)承擔責任。最終夠資格入會者,還有一套復雜的加盟儀式。
3.崇尚暴力
雖然“袍哥”介入地方社會公共秩序,能夠起到一定管理社會治安、調(diào)解矛盾的積極作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管理和法制規(guī)范的不足。瞿秋白認為以袍哥為代表的游民無產(chǎn)階級,“因為破產(chǎn)失業(yè)最受苦痛,他們那種暴動的反抗性是很厲害的”?!芭鄹纭眱?nèi)部提倡用武力解決問題和矛盾,并且“袍哥”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土匪、強盜,這又對社會秩序以及民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俺啥即鬂h四川軍政府在蒲殿俊任都督時,這時保路同志會的同志軍因絕大部分是哥老會的勢力,軍政府對他們又無法律約束,因之哥老會公口完全公開出來。防軍、流氓,本來都是哥老會人,一時得意非凡,為所欲為。市民爭取參加袍哥,希圖自保,人心浮動。袍哥們?nèi)找姘响栾w揚,尋仇報復,日有所聞。沿街所見,打英雄結,插花蝴蝶者,比比皆是?!?/p>
(三)“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的內(nèi)涵
文化的核心形態(tài)是信仰、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制度的基礎,規(guī)范著人們的社會行為?!啊鄹缥幕恰鄹缃M織及其成員因其游民化的生活狀況和行為方式而形成的‘反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也包括成員的“義字當先”的價值觀、嚴密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其特殊的語言體系——“袍哥”隱語。
大多數(shù)“袍哥”將碼頭設在茶館,甚至不少“袍哥”自己開辦茶館,把茶館作為“袍哥”的活動場所。一般掛有“某某社”或者“某某公口”牌子或燈籠的茶館,就是某個跑個碼頭。也就是說“碼頭”并不是真正指的現(xiàn)實意義上的河邊的水運、貨運碼頭,而是指的勢力范圍。“袍哥”在茶館或者其他地方建立公口,各公口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將某地段看作自己的“碼頭”,并且負責維持那一地段的公共安全、化解矛盾沖突以及保護該“碼頭”的經(jīng)濟利益。一個“袍哥”新到一個地方,就要拜見當?shù)亍芭鄹纭钡墓?,這個過程就叫做“拜碼頭”。碼頭文化指的就是“舊時幫會劃地為界、圈起‘碼頭,拉幫結伙,巧取豪奪,無論行商做官,還是賣藝乞討,不拜‘碼頭就難以立足”?!芭鄹纭备鞔a頭或者公口之間均相互照應,將保護和照應兄弟視為理所當然。碼頭文化的本質(zhì),就是為了圈定自身勢力范圍,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個人和小團體利益。
馬克斯.韋伯的權威理論認為人類社會存在三種權威:傳統(tǒng)權威、魅力權威和法定權威。其中魅力權威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氣概、創(chuàng)業(yè)奇跡的基礎上,來源于別人的崇拜與追隨;因為他有非凡的智慧、創(chuàng)新力?!芭鄹纭边@個群體正是建立在魅力權威的基礎上,這也要求“袍哥”的領頭人必須講義氣、有智慧,追求兄弟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從而獲得下屬兄弟的支持?!案缋蠒钔瞥纭值芰x氣、‘任俠之風”。而這種“義氣”又是無原則的義氣至上,在某些時候甚至背離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以及游離在社會秩序之外。在這種以“義氣”為行為準則的江湖習氣影響下,民眾普遍習慣“拜把子”,互相之間稱“老大”“老板”,搞人身依附,從而形成利益共同體。
二、“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的消極影響
(一)對于社會治安的不良影響
由于“袍哥”各公口之間互不隸屬,因此各公口之間經(jīng)常因為爭奪勢力范圍而發(fā)生火拼和沖突。對于“袍哥”來說,信奉毫無原則的俠義、用武力奪取勢力范圍是他們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本身就對社會治安產(chǎn)生嚴重威脅。除此之外,由于歷史的原因,“袍哥”的傳統(tǒng)本身對社會大眾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現(xiàn)在仍有“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殘留,這對于黑惡勢力的滋生以及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危害普通社會大眾的利益。
(二)對于社會風氣的扭曲
社會風習是社會面貌、民族性格的最大形塑機制,“袍哥”文化、碼頭文化中有大量封建社會的行幫習氣和江湖作派,與現(xiàn)代社會的民主、文明、秩序、和諧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浸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優(yōu)秀文化和優(yōu)良道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在“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的影響下,社會上流行“拜把子”“義結金蘭”、認“干親戚”?!霸凇Y拜的兄弟中間,可以互通有無、互相提攜,可以攀援汲引、易子而仕,從而使公道溺于私情,讓正義虧于嗜欲?!?/p>
(三)對于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的不良影響
如果黨內(nèi)政治生活“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大行其道,我們的黨員干部就會放棄黨性修養(yǎng),大講江湖義氣,與“圍獵”者稱兄道弟,公權私用。在這些人眼里,講江湖義氣,好像是“有情有義”“為兄弟兩肋插刀”“夠朋友”的表現(xiàn)。但對黨員干部而言,這正是不講規(guī)矩、不顧紀法、對黨和人民背信棄義的表現(xiàn)?!斑^去10年,重慶相繼發(fā)生薄熙來、王立軍案件和孫政才案件,對政治生態(tài)和干部隊伍傷害極大。這一方面是因為薄熙來、孫政才作為兩面人,其瞞天過海的行為一時不容易被識破,另一方面也與重慶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相關。”
三、消除“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的消極影響的可行性路徑
(一)切斷不良文化的傳播路徑
把好大眾媒體的導向關。大眾傳媒的傳播對象是廣泛而分散的,受眾數(shù)量眾多,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大眾媒體的導向問題尤為重要。一方面管理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對于大眾媒體傳達出的歪風邪氣予以扶正糾偏,尤其是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中為了影視效果,對于“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等一邊倒地贊揚的傾向要扶正糾偏,讓大眾媒體這一傳播利器成為弘揚重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不是封建腐朽文化的載體。
(二)堅持法治和德治并舉
道德和法律是人類交往與合作得以共存共處不可或缺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自國家產(chǎn)生后,它們始終都是國家治理的兩種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fā)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將法律調(diào)節(jié)的規(guī)范要求的明確性、懲治的強制性、協(xié)同力的平等性與普遍性等優(yōu)勢和道德調(diào)節(jié)的廣泛性、約束的內(nèi)在性、運行的低成本性等優(yōu)勢結合起來,發(fā)揮好法律與道德各自的獨特功能與作用,取長補短而達至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終實現(xiàn)法律與道德同頻共振的社會善治。
(三)培育和弘揚新時代重慶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
重慶悠久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的偉大實踐,孕育了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的重慶人文精神,成為推動重慶發(fā)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一方面要深入學習和自覺踐行“紅巖精神”,進一步深入挖掘“紅巖精神”的精神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以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鼓舞人,以犧牲在渣滓洞、白公館的300多位革命英烈的浩然正氣感召人,在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中弘揚紅巖精神、開啟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紅巖精神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指引,大力培育和弘揚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提煉出來的重慶人文精神——“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敢作敢為”。讓優(yōu)秀的重慶人文精神成為全民共同的精神追求,為早日建“成內(nèi)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實現(xiàn)“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高品質(zhì)生活”凝心聚力。
【參考文獻】
[1] 劉師亮.漢留史[M].成都求新印刷廠,民國27年:25.
[2] 孟小軍.孫薄王案發(fā)生與袍哥文化、江湖習氣相關[N]重慶日報, 2018-04-26.
[3] 趙清.袍哥與土匪[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60.
[4] 劉師亮.漢留全史[M].中外印刷公司,1935:3.
[5]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xiāng)村的暴力與秩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280.
[6]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M].人民出版社,1987:78.
[7] 黃遂生.同盟會在四川的活動[M].載于《辛亥革命回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37.
作者簡介:冉思琪(1996—),女,漢族,重慶萬州人,教師,學歷:2018級中共重慶市委黨校在讀研究生,單位:中共忠縣縣委黨校,研究方向:政治理論及黨史黨建
基金項目:本文為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2018年度校(院)級一般課題階段性成果,批準號:CQDX2018B—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