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純
摘 要:本學期我認真閱讀了《何炳章教育文選三》52頁的文章《關于合作學習的他見我見》,通過閱讀讓我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何老在本文中談到關于合作學習時說:“讓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基本上由學生自學的‘學堂”。這是何老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提出并孜孜追求的一個理想。這些年,何老又具體地提出“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模式,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說是“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合作學習;信息技術;閱讀
小學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在新課標、新理念的環(huán)境下,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中,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小整體,必須有小組交流,根據(jù)交流的原則開展不同的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的任務。進行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彼此接受、理解他人、互相溝通交流,平等交往建立和諧的合作環(huán)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并且能圓滿完成教師交給的學習任務。
二 小組合作學習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把合作式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可以說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只為了教會學生使用技術,更要讓學生從課本的教學實例中體會信息技術對我們?nèi)粘I詈蛯W習的影響,激發(fā)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形成積極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的態(tài)度。長期有效地運用小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自學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會評價、欣賞別人,這些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會讓學生受用終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指出: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fā)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學生愛說、能動、想象力豐富、喜歡表現(xiàn)自己是他們的突出特點之一,而按照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滿堂灌,一言堂,這些生龍活虎的孩子在課堂上的氣氛如果象一潭靜水,我覺得就太呆板了,而且現(xiàn)代教育提出的課堂氣氛應該是自由和和諧,應該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揮,如魚得水般的輕松愉快,從而產(chǎn)生愛學習的感覺。因此,我借助本次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機會,結合本校課改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的探索。
三 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
(一)教師要做好學生引路人
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創(chuàng)設情境為關鍵。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是在教師的循循善誘和巧妙的引導下完成的。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看、多想、多試,教師多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機會,多讓他們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交互性”,讓學生結合各自的實際水平及愛好吸收知識、學到技能。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自學活動中得以形成和發(fā)展。比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十課《多彩的童年時光》時,由于學生是第一次學習使用PowerPoint ,于是先向學生展示了一組精美的幻燈片,當同學們看到PowerPoint 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作品都很興奮并且躍躍欲試,教師接著大體講解軟件的打開方式及主要操作菜單的功能后,教師就放手讓學生對工具欄中的各種工具進行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編輯區(qū)試一試,去發(fā)現(xiàn)這些工具的用法、作用。這時,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熱情很高,他們的思維也會活躍起來,也就有了一個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在自主探索兩分鐘后,教師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單,再讓孩子進行三分鐘的小組討論,總結一下自己發(fā)現(xiàn)了哪些工具的功能。然后每個小組都通過屏幕廣播來演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提出表揚。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掌握了新技能,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學效果明顯。
(二)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首先為了促使學生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應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組內(nèi)成員分工明確。組長在組織學習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如兩個能力相當?shù)膶W生安排在一組的話,讓他們彼此合作,會產(chǎn)生互相激勵的作用。而兩個能力相差較大的學生組成一組的情況下,他們會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而進行互動,對能力弱的學生起到幫助與督促作用,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要強調(diào)小組的合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增強集體觀念,多看到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把別人的意見歸納起來,在別人意見的啟發(fā)下完善和發(fā)展自己的觀點,對別人正確的意見要虛心接受,并能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小組合作學習也不一定局限在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同樣存在著合作。在學生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教師應以參與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組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收集反饋信息,適時地引導,對做得好的小組作品進行展示和表揚??梢赃@么說,每一件精美的學生作品,每一堂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的成果。
(三)小組成員分工明確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內(nèi)所要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說在小組合作中,每一位學生都要有事可干,避免“閑人”的出現(xiàn),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這就需要學生在明確合作目標時,能夠在小組內(nèi)根據(jù)組內(nèi)學生的差異進行適當?shù)慕巧止?,實現(xiàn)組內(nèi)的差異互補。
四 小組合作學習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要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度
小組合作作為一種課堂組織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小組合作學習應該用在重點上、難點上,用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應用能力上。合作在數(shù)量上不應過多,時間不宜過長。
(二)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在活動中教師應發(fā)揮著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維持學習秩序等作用;同時要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較為真實的語言情景;其次,教師既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共同合作者;再次,在活動中,當學生的言語活動出現(xiàn)嚴重的錯誤時,教師必須指出并作出更正;最后,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的結果進行測評,必須及時提供反饋和相應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起到“協(xié)調(diào)、激發(fā)、合作、監(jiān)控、反饋”的作用,讓學生心中永遠充滿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望,讓學生在質疑中求索,在爭辯中明理,在合作中進步。
(三)合作學習不能代替?zhèn)€體獨立思考,兩者應有密切聯(lián)系
整個合作學習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更新、提高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結構應是:個體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全班統(tǒng)一交流→個體得到修正,獲得新認識。也就是說,針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學習者應在個人獨立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協(xié)商,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進一步補充、修正個人的認識,在合作中互相吸納思維的閃光點,在合作中進行互相監(jiān)控,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總之,有實效性的小組合作學習,能把一個有限的課堂變?yōu)槿巳藚⑴c的無限空間,同時有利于尊重學生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是一種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與學形式。相信只要我們心系學生,情寄課堂,就一定能探求到有效小組合作學習強有力的支撐點,一定能贏來“華而又實”的信息技術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