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芝 袁文菊
[摘 ? ? ? ? ? 要] ?針對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寵物養(yǎng)護與訓導專業(yè)寵物疾病診療技術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篩選不同模塊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工學交替、信息化課堂革命、以賽促學等方面進行改進,并提出發(fā)展建議。
[關 ? ?鍵 ? 詞] ?寵物疾病診療技術;教學;問題;改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6-0068-02
高職寵物疾病臨床診療技術課程共分為寵物疾病臨床診斷、實驗室診斷分析技術、儀器診斷分析技術及臨床治療技術四大模塊核心內容。其教學的主要基本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寵物疾病的發(fā)病原理及臨床表現癥狀,并運用合理的臨床診斷方法和實驗室診斷方法對疾病進行準確的診斷,最終對患病寵物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現有的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提醒我們應加以改進。
一、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寵物專業(yè)多數來自升格的中等職業(yè)學校,不論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管理方法上多延續(xù)過去“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教學體系與模式,在教學方式上、在新學科建設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緊跟時代的脈搏。
(一)教學理念不夠新穎,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存在與社會實踐相脫節(jié)的問題,我們學院該專業(yè)開辦起步較晚,現有教師大多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不足。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枯燥地講授理論知識,從概念講解到具體內容一味灌輸,“注入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興趣培養(yǎng)。
(二)教學重點不突出
近幾年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強調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各專業(y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作了相應的調整,縮減了理論教學的課時,學生不能在有限時間內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的要點,導致實踐教學中項目開展受阻、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如心血管系統(tǒng)檢查中,學生若不能很好地掌握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各個器官的生理結構、解剖位置及各器官之間的聯系、心音中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形成的原理等知識,就很難在實踐課程中通過觸診、聽診的方式對該系統(tǒng)進行正確的診斷。
(三)教學設備簡陋,教學內容不符合實際崗位需求
由于學院搬遷儀器設備無法及時隨走,教學條件簡陋。有些實驗出力不討喜,如白細胞分類計數實驗,要采血、制作涂片、染色、高倍顯微鏡下(油鏡)下觀察分類,把五分類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嗜堿性白細胞、單核和淋巴細胞憑經驗判斷,這與目前寵物醫(yī)院主要借助全自動血球分析儀進行紅白細胞計數的方法相比,內容不符合實際的崗位要求。這部分應將分析計數值的病理意義作為重點,才能與寵物醫(yī)療機構實現零距離對接。如血液的化學成分,在顯微鏡下也看不全、數不清,自動化設備能給出定量數據,顯微鏡下能看到定性的證據。B超等影像設備,能看到身體內部器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心電圖能直接反映心臟機能的狀態(tài)。所以,現代化的醫(yī)療設備為診斷提供了大量的依據,如果設備簡陋,那很多數據就沒有,診斷當然欠缺。
(四)試驗基地不足,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不強
實踐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技術要領后進行更多實際動手操作,反復多次練習進而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在實際實踐教學的開展中,實驗課授課時間的固定性和臨床病例隨機性的矛盾導致實驗課授課時會缺乏一些典型的臨床病例資源。相對于寵物醫(yī)院,實驗室缺乏自動化臨床診斷和治療儀器設備,或者是已有設備老化陳舊,學生即使到寵物醫(yī)院,實際動手操作機會較少。
二、教學模式改進的措施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寵物疾病診療的課程改革中,根據教學課時數及臨床工作的特點、順序設計教學模塊,模塊一物理學檢查劃分寵物保定法、一般檢查、消化系統(tǒng)檢查、呼吸系統(tǒng)檢查、循環(huán)系統(tǒng)檢查、泌尿系統(tǒng)檢查、神經系統(tǒng)檢查,建立診斷方法和程序共九個單元任務;模塊二實驗室檢查分血常規(guī)檢查、血清生化檢驗、尿液檢查、皮膚刮取物檢查四個單元任務;模塊三影像學檢查分為X光檢查、B超檢查、心電圖檢查和內窺鏡檢查四個單元任務;模塊四治療技術劃分投藥技術、注射技術、包扎技術、輸血技術、急救技術六個教學模塊,強調了“教、學、做”一體化的培養(yǎng)模式。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強調做中學,加強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演示法
在各情境教學項目中,通過學習、演示讓學生逐步掌握寵物疾病的臨床診療方法和技術,如寵物保定技術,一般臨床檢查方法,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運動系統(tǒng)的檢查,病例記錄,給藥技術,包扎技術等由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練、做中學,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輸血技術、外傷急救技術、中毒急救技術需要有臨床病例出現才能進行限制,我們多采用課件插入影像的方法使學生再遇到這些特殊病例時能夠臨危不亂地配合寵物醫(yī)生處置。
2.啟發(fā)式討論法
以職業(yè)獸醫(yī)師考題引導學生思考,每年一度的職業(yè)獸醫(yī)師國考牽動著在職獸醫(yī)和在校學生的心,拿出部分歷年的考題作為引導和討論內容,并結合課程學習內容,提出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進行研究探討。病例教學法更接近生產實際,使教學更直觀,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寵物疾病診療技術本身就是專業(yè)核心課程,它和臨床病例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平時搜集到的和課程相關內容的臨床典型病例進行分類,經過剪輯、加工制成符合教學目標的視頻或微課,補充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案例情境主動思考和討論。
3.任務驅動
讓學生提前預習要學習的內容,并做好分組工作,由組長制定詳細的實踐操作步驟。如皮膚刮取物的檢查,首先讓學生分組制訂出計劃書,由不同學生分別進行保定、脫毛、消毒、刮取病變組織、制作涂片、鏡檢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老師和其他學生現場打分。課后讓學生寫出實訓的報告,一定要求學生據實的記錄實驗結果,允許操作失誤,不允許記錄不實。學生能從自己設計和操作里面學到專業(yè)技能知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務實精神。
4.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
學生的業(yè)余時間相對還是很充足的,一周有兩天再加上寒暑假的大把時間可以利用,讓學生見習校內外寵物醫(yī)院,將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B超和X光檢查項目選擇性地寫出病例報告或實習見聞,激發(fā)學生在真實的職業(yè)情境中學以致用,實現了課堂與崗位的銜接,提高學生的臨床診療技術。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1.以賽促學
學生對各類比賽都很感興趣,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教學技能比賽,以賽促學,學以致用。我們學院參加國賽采血技術、B超技術獲得了二等獎,學院還開展了白細胞分類計數、注射技術、小動物留置針埋置技術(動物模具)等賽事,使學生的獸醫(yī)職業(yè)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更提高了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
2.推進信息化“課堂革命”
下載雨課堂、微助教等APP軟件,可以靈活的課堂學習,快捷的課上測驗、完善作業(yè)題型、創(chuàng)新師生互動。它將課前—課上—課后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使往日沉悶的課堂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非常有趣的互動課堂。
(四)建議
寵物疾病診療技術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實踐性較強的職業(yè)技術類課程,其實踐教學應受到高度重視,建議以國家政策的導向,強化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及基礎學科的建設。
1.加強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體系的建設
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完善立體化的教學體系,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如可以從智慧職教網站、愛課堂網站、云慕課等獲取各方面的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建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教師下企業(yè)鍛煉與進修制度的運行機制,提高教師職業(yè)素質,在建設過程中打造出一支擁有豐富的寵物疾病一線臨床工作經驗和課程教學經驗的團隊。
2.加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
我們學院應借助與恒大集團合作辦學的契機,加大力度對寵物醫(yī)學專業(yè)教學實訓資源完善,配備相關教學器具,如獸用心電圖機、X光機、彩色B超診斷儀、尿液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自動血液生化檢測儀、液壓手術臺、呼吸麻醉機、恒溫檢測臺、多功能檢眼鏡等,同時配備寵物美容室、獸醫(yī)化驗室、配藥室、手術室、X光室、專門的實訓動物房、多媒體實訓室,以便讓學生較完善地掌握實際工作中的內容和程序,暫時完成不了的實驗可以利用多媒體虛擬演示講解,為工作中的實際操作奠定基礎,縮短學生走出校門踏入社會后的適應期,同時使學校培養(yǎng)出的學生與社會人才需求更好地接軌。
3.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機制
國內的寵物醫(yī)療行業(yè)正邁向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優(yōu)質化的征途上,企業(yè)發(fā)展對人才的依賴又是顯而易見的,在目前合作的幾家寵物醫(yī)院中選擇進行深度的融合,學校與企業(yè)相互滲透、雙向介入、優(yōu)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也有效地整合校企資源,實現了優(yōu)勢互補。引入寵物行業(yè)企業(yè)標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共同培養(yǎng)寵物類專業(yè)人才,實現學校、企業(yè)、學生、社會的“四贏”,也使學生零距離地接觸未來從事的工作,為今后踏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埔和平,趙傳壁,石冬梅,等.寵物疾病診療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11(1):46-48.
[2]王春明.校企融合培養(yǎng)寵物行業(yè)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3(9):90-91.
[3]王清艷,羅厚強,胡霖.高職寵物臨床診療教學改革初探[J].溫州農業(yè)科技,2013(1):40-41.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