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兵兵
【摘要】 目的 探究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為臨床醫(yī)師選擇合理用藥方案提供參考。方法 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每組4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療, 試驗組患者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86%,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8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52%, 與對照組的11.90%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 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的止血效果理想, 且安全性較高, 值得借鑒。
【關鍵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生長抑素;再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5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 患者屈氏韌帶位置上方胃、食管和十二指腸等器官出現(xiàn)急性病變, 誘發(fā)出血情況, 臨床出現(xiàn)嘔血和黑便情況, 同時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xiàn)血壓降低情況, 累及多臟器, 加重患者病情, 需及時給予治療 [1]。針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臨床治療應及時止血, 減少出血量, 可采取聯(lián)合給藥治療方式, 其中泮托拉唑和生長抑素應用價值較高。鑒于上述研究背景, 本文探究了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沈陽維康醫(yī)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每組4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 女15例;年齡48~70歲, 平均年齡(59.23±4.21)歲;誘發(fā)原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4例, 消化道潰瘍23例, 其他原因5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5例, 女17例;年齡47~70歲, 平均年齡(58.63±4.11)歲;誘發(fā)原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3例, 消化道潰瘍25例, 其他原因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近1個月內未使用過質子泵抑制劑;排除藥物過敏、腫瘤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1. 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處理, 叮囑患者禁食, 給予低流量吸氧, 氧流量控制在2~3 L/min, 配合開展輸液、補液和抑酸治療, 在上述基礎上, 對照組給予泮托拉唑治療, 持續(xù)泵入72 h, 8 mg/h, 同時配合凝血酶注射治療, 用量為2000 U, 溶于15 ml氯化鈉溶液(0.9%)中, 靜脈注射, 1次/d。試驗組給予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 泮托拉唑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生長抑素首次給藥0.25 mg靜脈注射, 隨后給予持續(xù)泵入72 h, 0.25 mg/h, 出血停止后再給藥12 h。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恢復情況, 做好常規(guī)檢查 , 記錄患者病情變化情況,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36 h內患者嘔血、便血情況消失, 心率、血壓等恢復正常, 隱血轉陰, 72 h內未出現(xiàn)再出血情況;有效:治療后36~72 h內癥狀改善, 出血基本停止, 偶有少量黑便情況, 隱血陰性;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2]。不良反應包括眩暈、腹脹、惡心嘔吐等。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86%,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8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52%, 與對照組的11.90%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急癥, 出血部位在Treitz韌帶以上部分, 常見誘因為消化道潰瘍, 隨著時間推移病情呈加重趨勢, 若止血不及時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通常情況下,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潰瘍性出血患者為主)伴有明顯胃酸分泌過多情況, 出血后患者胃蛋白酶原激活, 增加了胃蛋白酶原數(shù)量, 迅速消融了血凝塊, 加速出血, 止血難度增加, 且胃酸分泌增多導致胃內呈強酸性環(huán)境, 抑制血小板聚集, 胃黏膜止血難度增加, 因此臨床治療應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 以此有效控制出血, 及時止血, 促進患者病情恢復[3-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8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8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52%, 與對照組的11.90%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泮托拉唑是一種不可逆的質子泵抑制劑, 在酸性環(huán)境中可被激活為環(huán)次磺胺, 在共價鍵作用下, 同質子泵巰基實現(xiàn)特異性結合, 弱化胃酸分泌能力, 達到抑酸效果, 且與臨床常用的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相比, 泮托拉唑耐受性較高, 對肝細胞色素P450酶活性不會產(chǎn)生抑制作用, 不影響其他藥物在機體內代謝情況, 使用安全性較高[6-9]。但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單純抑酸止血效果較差, 因此臨床主張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生長抑素為人工合成生長抑素環(huán)狀十四肽激素, 可發(fā)揮收縮血管功效, 促使內臟內血流量降低, 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同時其與泮托拉唑聯(lián)合使用可強化抑酸效果, 降低胃蛋白酶分泌量, 進而緩解消化液對胃壁血管腐蝕情況, 有效抑制損傷性出血, 并且生長抑素可抑制胃酸返流, 避免出現(xiàn)血塊脫落情況, 從而發(fā)揮減少出血的作用, 并有效預防再出血情況, 臨床治療效果較單純給藥更為突出, 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安全性較高, 適合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 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的止血效果理想, 且安全性較高, 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邱博蕓, 章陽, 韓思靜, 等. 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對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7, 24(7):786-788.
[2] 高成廣, 謝峰, 馮亞東, 等. 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觀察.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2):284-287.
[3] 陳彩林. 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聯(lián)合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及安全分析.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8, 23(4):96-98.
[4] 張育輝. 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價值探討.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4, 20(19):2989-2991.
[5] 何璇. 應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 臨床研究, 2016, 24(9):58-59.
[6] 李海東. 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及臨床分析. 醫(yī)學綜述, 2012, 18(16):2719-2720.
[7] 常紅, 王銀章. 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非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 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4, 16(1):45-47.
[8] 吳巧彬, 張曉斌, 王小谷, 等. 泮托拉唑與生長抑素合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實效性探究.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5(6):1271-1272.
[9] 何麗敏. 血凝酶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9, 36(1):26-27.
[收稿日期: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