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對泉州市中學生體育中考改革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其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并根據(jù)考試科目進行教學改革,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
關鍵詞:中考體育;體育教學;影響
一、 前言
初中的體育課程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能的重要途徑。體育是中考的一部分,也是初中生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對檢驗學生的健康發(fā)育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體育中考改革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考試內容、方式等也向更加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就給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 泉州市體育中考項目設置的變化
2014—2018年泉州市體育中考的必考項目為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或100米游泳(不限泳姿)二選一;選考項目為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擲實心球、一分鐘仰臥起坐(女);男生三選二,女生四選二且不得重復選。升學體育考試滿分100分,三項計300分,在折算成A、B、C、D四個等級(A為255分及以上,B為210分—254分,C為180分—209分,D為179分及以下)。其中必考項目(男1000米/女800米或100米游泳)為一票否決項目。即:如果必考項目測試成績低于或等于59分,其選考項目的成績無論多高最后得分只能是59分一下,等級為D級。(備注:C級及以上等級才有資格報考一級達標高中學校)。特別指出身體殘疾或喪失運動能力的學生可申請免考,獲準免考學生的最終體育成績?yōu)镃等級。
2019—2020年泉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是一過渡時期,投檔計分方式有等級制改為分數(shù)制即以滿分20分計入中考總分。其中必考自選類(一)項目二選一,滿分8分;必考自選類(二)項目三選一,滿分4分;必考自選類(三)項目,六選二每項4分,滿分8分。四個測試項目將按滿分100分的評分標準計分,然后根據(jù)比重再折算成每個測試項目所得對應分值,最后四項相加為考試成績總分。免考生分為兩個等級;1.身體殘疾、喪失運動能力的免考生,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成績按2019年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總分的80%(即16)計入中考總分。2.患有嚴重疾病以及患不適合劇烈運動疾病的考生,出示證明后獲準免考后,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成績按2019年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總分的60%(即12)計入中考總分。
2021年開始,泉州市(全省統(tǒng)一)參加畢業(yè)升學(即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考試的初中畢業(yè)生(含應、往屆)都要參加體育中考測試,總分40分??荚嚪桨?. 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考試有省統(tǒng)一命題,每位考生都要參加筆試;2. 抽考類、抽選考類由福建省教育廳委托各設區(qū)市教育局隨機抽選,并于當年1月份前向考生公布初中畢業(yè)生體育考試項目。五個測試項目將按滿分100分的評分標準計分,然后根據(jù)比重再折算成每個測試項目所得對應分值,最后五項相加為考試成績總分。
三、 體育中考對體育教學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
(一) 體育中考對體育教育的積極因素
1. 體育工作地位明顯提高
由于家長和社會對學生文化成績的過分關注,導致學校時常占用體育課,如果沒有體育中考的存在,后果不堪設想。2019年開始,將體育考試成績加入中考總分,這對加強學校體育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體育中考作為初中升學考試的一部分,也是初中生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與學生的中考錄取學校是直接相關的,社會各界對體育中考越來越重視,并且其對檢驗學生的健康發(fā)育水平也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體育鍛煉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進發(fā)展,中考體育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考試的方案也逐年向合理化方向發(fā)展。現(xiàn)階段,體育中考越來越全方位,多方面,不僅涉及耐力、速度、力量、爆發(fā),還包括技巧,柔韌等,也就是綜合考查學生日常體育學習和鍛煉水平,因此,在常規(guī)體育教學中迫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鍛煉中來。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但是為了使學生取得好成績,課外活動時間學生就可以得到體育鍛煉,“每天鍛煉一小時”可以被學校很好地貫徹執(zhí)行,對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2. 激發(fā)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在泉州市體育中考只是按等級劃分時,由于只要及格(C等級,達到C等級成績要求低)就可以報考一級達標高中,報考其他級別學校體育中考沒有實際意義。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是體育教學的關鍵因素,是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的領路人,是學校重要的體育資源。中考體育成績加入總分后迫使學校對體育教師的日常工作加以重視,社會及家長的關注度讓教師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致使體育教師在教學水平、職業(yè)素養(yǎng)、科研能力、上課態(tài)度等方面明顯改善。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會經(jīng)常外出聽課,組會研討,上網(wǎng)學習等。同時,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根本的改變,主動為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和環(huán)境,主動征求體育教師意見,改善學校的體育工作,這樣就調動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 保證學生上課的出勤率,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
2019年之前,泉州市體育中考只是按等級劃分時,由于只要及格(C等級,達到C等級成績要求很低)就可以報考一級達標高中,學生壓力小,社會及家長對體育中考的關注度低。一般情況下,學生、家長甚至部分體育教師缺乏緊迫感以及沒有正確認識體育鍛煉的本質,在初一、二年段的體育課上相應的階段課程目標沒有真正落實到位,直到初三年級甚至臨近中考才加緊鍛煉,但是,就是這樣學生還可以輕松取得C等級以上成績。這就導致了學生上課不主動、不積極,見習請假學生偏多。就免考生而言,在泉州市體育中考按等級劃分時,每年申請免學生占到本校全體初三年段總人數(shù)的10%,當2019年體育中考按分數(shù)納入中考總分后,申請免考人數(shù)只有本校總人數(shù)的1%。造成免考人數(shù)急劇下降的原因就是,之前按等級劃分時,只要申請通過就可以得到C等級的成績,對學生升學就沒什么影響了,包括報考一級達標學校;然而,2019年體育中考以20分加入中考總分后,免考生得分分為兩種,一是身體殘疾、喪失運動能力的學生得16分,二是患有嚴重疾病以及患不適合劇烈運動疾病得12。免考生的優(yōu)勢不再,迫使“身患疾病”或“投機取巧”的考生練習體育,事實證明這些人通過勤奮練習最終取得了15分—17分,看清事實后打算免考的考生都親自參加體育中考了。體育中考加入中考總分,這關系到學生本身的升學錄取分數(shù),學生上課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課堂上學生練習動作規(guī)范練習強度高、練習密度大,上課效率大大提高。
(二) 體育中考對體育教育的消極因素
雖說體育中考內容很全面,但項目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再者項目單一固定,學生不能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項目。這樣學生就缺少了參與運動的內驅力。再者,體育中考成績加入中考總分后會使得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陷入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教學方法和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厭煩情緒。
四、 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一) 促使學校完善體育器材,改善體育設施及場地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泉州市各學校體育經(jīng)費和場地設施雖有長足發(fā)展,但新的體育中考改革后,各校場地器材仍不滿足平時和課外活動需要。所以,要改變當前現(xiàn)狀學校就要:一增加資金投入購買器材,規(guī)劃建設新的運動場地;二合理統(tǒng)籌安排各班上體育課的時間,使得場地器材不沖突,最大化利用;三適當延長運動場館開放時間來彌補場地不足。
(二) 加強學校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體育中考改革要求體育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積極地引導,將體育知識,練習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發(fā)揮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為了適應新的體育中考,教師必學轉變教學思想,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并實時改變教學法方和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水平、職業(yè)素養(yǎng)及科研能力。
(三) 促進體育課程的開發(fā)和教學方法的改進
體育中考改革促成體育教學的改進。例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不能是單一體育中考項目,應當使教學內容與考試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在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同時還能練習考試項目,教師還要拓展課外體育,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愛好,達到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
(四) 增加學生課外活動時間
體育中考想拿高分或滿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刻苦才有可能取得高分。因此,常規(guī)課堂時間對有些學生來講可能不夠,這就促進了學生抽出時間參加課外活動進行體育鍛煉,或者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外練習,這樣學生的鍛煉習慣就慢慢養(yǎng)成了。
五、 總結
體育中考改革目的在于促進學校體育的持續(xù)發(fā)展,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健康觀,促進家長及社會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培養(yǎng)學生“智育”同時不能忽略“體育”。
參考文獻:
[1]姚麗鈺.淺析體育中考項目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32).
[2]王浩宇.體育中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2).
[3]張鈺.體育中考對成都市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15(6).
[4]王艷.對中學學校體育改革的思考[J].語言研究,2012(9).
[5]肖全.中考體育對學生家長心理影響的調查研究與分析[J].內將科技,2007(10).
[6]黃奠.中考體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87).
作者簡介:李家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