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花
(甘肅省嘉峪關市逸夫小學,甘肅嘉峪關 735100)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思想品德課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教學內(nèi)容;要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重,想象力豐富,經(jīng)常在教師授課過程中提出一些奇思妙想。作為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我們要善于利用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在課堂上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不高,教師就要借助思想品德教材中能觸動學生心靈的教學案例,并結合小學生現(xiàn)有的學校生活及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從日常小事中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而激發(fā)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以觀看微電影、聽寓言故事、觀看故事圖片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興趣,然后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引發(fā)學生心中的情感體驗,進而使其將學到的知識內(nèi)化于心[1]。
例如,在講解《誠信是金》這節(jié)課時,教師在授課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曾子殺豬》的小故事,并配合動態(tài)圖片,將故事完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觀看之后,懂得了曾子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能夠說到做到,真的將豬殺了給孩子吃,曾子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教師在導入部分展示的視頻小故事,帶動了小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熱情,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jié)課的主題上來。緊接著,教師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觀看了《曾子殺豬》的小故事之后,你們有什么感想呢?在你們的日常學習和家庭生活中,在你所看見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里,或者在同學口中聽過的,有哪些誠信和不誠信的現(xiàn)象呢?現(xiàn)在給你們10分鐘的時間,獨立思考老師的問題。你們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將你的想法用口述的方式傳遞給老師和同學們,讓大家聽聽你口中的誠信故事;另一種是動動你們的小手,將你知道的小故事用文字寫下來,不會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然后念給大家聽一聽?!苯?jīng)過教師的啟發(fā),小學生很快地進入思考的狀態(tài),開動腦筋回憶生活中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與生活相關的誠信問題。小學生經(jīng)過回憶和思考之后,或是口述或是文字表述,都能拓展他們的思維,進行積極思考和綜合分析。這樣的自主學習模式,正是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思想品德課所大力倡導的。
小學生個體之間對知識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這些差異。為拓展學生個體的思維方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在旁邊適時引導。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啟發(fā)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方式。此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強化,并為進一步的課堂探究活動做了鋪墊。
例如,《上課守紀律》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小學生懂得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進行說教式的課程內(nèi)容講解,說明要怎樣怎樣遵守課堂紀律,小學生很可能會產(chǎn)生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無趣的想法。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聽課狀況,及時轉變教學模式,在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以往僵化、老套的教學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學習要有一定的組織紀律,教師不能隨意分組,要先根據(jù)學生情況合理安排小組成員,再引導小組成員之間合理分工。
在小組合作分工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生活中的場景,在PPT課件中展示圖片,然后根據(jù)圖片設置問題,引發(fā)小組學生交流思考:學校鈴聲響了之后,教室內(nèi)和教室外有哪些舉動?老師授課過程中有的學生“開小差”,他們經(jīng)常搞小動作,這會對他們的學習有哪些影響?猜一猜老師看到學生這樣的情況,心里是怎么想的?隨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小組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之后教師可以隨機請學生回答。在交流意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互相借鑒彼此的思想和觀點,最終達成小組成員之間的意見共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激發(fā)了小學生的思維和靈感,也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團隊意識。最后,為了促進小學生對這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在小組學習討論交流過后,教師可以按照PPT課件上的教學內(nèi)容,設置課堂表演環(huán)節(jié)。如教師隨機抽取三組學生,分別表演鈴聲響起之后教室內(nèi)外學生的表現(xiàn)、班級上課時學生不專心聽講做小動作的現(xiàn)象、自己舉手老師卻提問了其他同學后的反應。通過這樣豐富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生會積極思考教師的問題。而且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不只是表演的學生受到了啟發(fā),觀看表演的學生也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2]。
思想品德課程開展探究學習的前提是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在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期間,適當?shù)匾龑W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再次,作為小學思品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在課下時間注意觀察日常生活,對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積極與教師和同學溝通。最后,教師應積極組織教學研究活動,通過交流解決問題,進而拓展學生思維[3]。
例如,《遵守公共秩序》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高對遵守公共秩序問題的重視程度,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習慣。在教學開始之前,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妨礙公共秩序的事情,如在電影院看電影時,經(jīng)常有人在影院里來回走,或者用很高的聲調打電話等。有了這樣的觀察做鋪墊之后,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遵守公共秩序的問題,學生很快就能感同身受。其次,教師可以播放近期妨礙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新聞事件,如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引發(fā)小學生對遵守公共秩序課題的重視。最后,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例,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探究作為一名少年兒童,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得出結論:作為少年兒童,我們要嚴于律己,在社會和學校、家庭生活中講文明、守紀律,主動關心和尊重他人,從小培養(yǎng)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
小學是學生思想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承擔著學生德育教育的責任和使命。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下,將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于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