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課堂練習是至關重要的,是能夠夯實學生知識基礎,實現(xiàn)查缺補漏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一個前提和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足夠重視課堂練習的設計,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雙重提高。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設計策略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時,讓學生既能夠掌握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還能夠實現(xiàn)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鍛煉與提高,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需要認真設計課堂練習題,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改編和設計更加生動有趣、靈活多變,并且?guī)в兴伎夹浴⑻骄啃缘木毩曨},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轉變成相應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高。
一、 準備性練習的設計
準備性練習能夠勾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和興趣,能夠為接下來新知識的學習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使學生能夠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認知方面的準備。準備性訓練有兩種,一種是基本練習,另一種是鋪墊聯(lián)系。
(一) 基本練習
基本練習指的是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長時間的分散訓練,使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最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還能夠為學生學習有難度的知識奠定基礎。此類練習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帶有較強的計劃性。第二,要具有較強的選擇性。
(二) 鋪墊練習
鋪墊練習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新知識,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正遷移的一種練習題類型。此類練習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必須要緊扣新知識,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點;第二,需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做好相應數(shù)學思想的鋪墊;第三,要使學生能夠借助練習,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與概括。
二、 內化性練習的設計
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是需要借助各種各樣的活動,才能夠得以內化的。內化性練習能夠讓學生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將新知識與自己的認知結構建立起練習,消化和內化新知識,使其能夠成為學生能夠準確運用的知識。
(一) 直觀操作練習
學生需要準備好幾張A4紙,然后將其剪成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觀察這些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點,記錄下其長與寬。雖然學生剪出來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大小不同,但是都是由四條邊組成的,并且將其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長方形對折,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形狀,剪出來的形狀是對稱的。通過這樣的操作和練習,能夠讓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二) 表象形成練習
教師需要給學生進行口述:有一輛小車,從A點行駛到B點,這輛小車在到達B點時其外形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從A行駛到B點是否屬于平移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上畫出小汽車,并在小汽車下方畫上一條直線,在A點和B點之間畫出一排小汽車。借助這樣的方式,學生就能夠掌握有關平移的知識點。
(三) 抽象形式練習
在之前幾個練習題的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去說出這些圖形中,哪些屬于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是經(jīng)過旋轉的,哪些圖形是經(jīng)過平移的。當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要讓學生回想在日常生活中曾見到過那些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是旋轉和平移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該節(jié)課的知識點。
三、 鞏固性練習的設計
鞏固性練習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將這些知識轉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和拓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在設計鞏固性練習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設計
在教學有關除法的內容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確定好每節(jié)課中需要重點練習的知識和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先從關于整十數(shù)的內容著手,練習的重點就是學生需要明確商的定義,掌握簡單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就要練習試商,練習的重點放在將除數(shù)當作與其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完成試商;最后要學會調商,練習的重點為,如果初商偏大,那么就需要改小,如果初商偏小,那么就需要改大。在進行練習時,教師需要適當計入一些商末尾有0或者商是兩位數(shù)的練習題。教師在根據(jù)教學內容中重點和難點設計練習題時,要能夠突出重點,設置單項練習,實現(xiàn)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雙重提高,降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難度。
(二) 強化辨析練習
辨析練習存在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清楚辨別知識之間存在的區(qū)別與關聯(lián),借助知識之間所具有的貫通性,增加知識掌握的穩(wěn)定性與清晰度。為了方便學生辨析,教師可以采用題組的方式進行練習。辨析的方式有三種:第一,正誤辨析。要準確把握知識中的易錯點和易混點,將正確、錯誤的解法、說法整理在一起,學生需要準確辨析,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第二,縱向辨析。要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借助知識的發(fā)展過程準備題組,學生需要辨析出其中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完善的知識體系;第三,橫向辨析。要找到知識存在的橫向練習,所有相關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學生需要辨別異同。
(三) 重視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就是需要教師能夠設計一些綜合性的題目,把新舊知識融合起來,進一步拓展學生原本的認知結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此類練習題需要重視知識的延伸性和綜合性。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課堂練習是至關重要的。課堂練習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題目的解答中。借助多樣化的練習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加的靈活,應變能力更加強大,不會被模式化的內容所束縛。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題時,需要了解并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認真設計課堂練習題,這樣才能夠保證練習題的難度適中、數(shù)量合適,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效果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戴麗云.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設計例談[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19(Z2):19-20.
[2]龔大勇.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在新課標下的探討[A].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3]吳淑娟.新課標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練習設計的策略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8):193.
[4]韓正興.如何創(chuàng)新設計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練習[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0):73.
作者簡介:
宋宗淮,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qū)王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