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莊
摘 要:仿寫,作為一種能力,已成為高考的一項內(nèi)容。作為一種方法,應受到重視。本文以詩歌為例,淺談自己的看法。學習書法、繪畫,有臨摹一法。只要臨摹得法,必會有提高。作文不同于書法、繪畫,從藝術(shù)角度看,確有相通之處。既然如此,學生作文完全可借鑒此法,因側(cè)重在“寫”,故稱之為“仿寫”,尚無不可。方法,關(guān)鍵在于運用。怎樣運用呢?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關(guān)鍵詞:仿寫 作文 途徑
一、選準突破口,切忌面面俱到
學生不是專業(yè)作家或詩人,但卻不能將他們當成業(yè)余作者或純粹的讀者來看待。道理很簡單,不管學生將來是否從事寫作,作文都是他們當前的要務。而許多學生對作文本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如果一味求大求全,勢必加劇學生心理上的負擔,這將直接影響到作文的心態(tài),進而影響作文的質(zhì)量。
二、選好仿寫對象,切忌隨隨便便
嚴羽說:“夫?qū)W詩者以識為主,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弊阋娺x擇的重要。
三、力求做到有新意,切忌本末倒置
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必須與內(nèi)容相結(jié)合。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只有與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緊密結(jié)合,才能充分體現(xiàn)其應有的價值。因此,模仿只是手段,最終的目標還是要在學習他人的基礎上,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因此,須力求做到有新意。
以詩歌為例。人教社中學語文室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語文》第四冊“寫作”第三單元“寫作指導”中提到要注意這樣幾點:“一、要有新穎的構(gòu)思和奇特的想象”,“二、運用意象”,“三、運用比喻和象征”,“四、運用詩的內(nèi)在韻律強化感情的表達”。在這幾點中,學生最易于把握的就是比喻。而比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法,不但最常用,而且也最容易運用好,效果也很好。詩歌主要是抒情,但又要做到形象、生動、凝練、含蓄而有韻味,這就需要比喻。況且,其他修辭的運用,意象的創(chuàng)造等常常是與比喻的運用分不開的。綜觀古今中外,正是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運用,造就了無以數(shù)計的上乘之作。所以,我們可以以此作為仿寫的突破口。
接下來要選好仿寫的對象。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以比喻開頭,將“愛”這極為抽象的東西形象、生動、凝練、含蓄而有韻味表達出來,且字里行間充滿著激情:“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無論從任何角度去考察,這都是一首值得我們?nèi)W習、借鑒和欣賞的詩歌佳作。
基于以上的考慮,我提出這樣的要求: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首詩,要有新意,可單獨完成,也可集體(不能超過四人)完成。之所以可以集體完成,主要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要求不能超過四人,則是為了避免智力資源的不必要的浪費。
半節(jié)課之后,大部分學生都交上了他們的習作。下面就是其中較好的幾首。
夢想
假如我有一對翅膀,
我要自由地翱翔,
在那蔚藍色的天空。
假如我有一對船槳,
我要自在地遨游,
在那藏青色的大海。
然而我有翅膀嗎?
沒有。
我有船槳嗎?
沒有。
但我要插上理想的翅膀,
安上夢想的船槳,
尋找我的藍天碧海。
我所愛的人
假如我是一片綠蔭
我會為我所愛的人
遮擋炙熱的陽光
假如我是一棵樹
我會為我所愛的人
阻擋狂風暴雨
假如我是一個碼頭
我會給我所愛的人
一個??康母蹫?/p>
但我所愛的人
在哪兒呢
這些習作,雖說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且與艾青的作品比起來,也顯得很稚嫩,但拋開艾青的作品,誰又能說它們不是詩呢?由此可見,仿寫作為一種方法,如果運用得當,的確可成為作文入門的一個有效途徑。當然,作為一種方法,仿寫需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才能得到)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趙碩.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