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 黃緣 伊琪琪
摘? ? 要: 隨著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各國商務往來更密切,由此,商務合同的重要性得以大大提升,對商務合同的翻譯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聚焦商務合同的詞匯翻譯,闡述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與奈達功能對等理論,通過案例分析歸納總結出國際商務合同的詞匯翻譯之道。
關鍵詞: 商務合同? ? 詞匯對等? ? 翻譯研究? ? 奈達功能對等理論
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各國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商務合同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對商務合同的翻譯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商務合同翻譯需要從語義、風格、文體等層面出發(fā)實現(xiàn)同等的刺激效應。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不論是專業(yè)性還是實效性均較強,對于指導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1.商務合同簡述
1.1商務合同的定義
相較于英美國家,中國對國際商務合同有著略微不同的定義?!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guī)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英美國家認為:“在各種貿易合作中,數(shù)個當事人出于貿易目的而簽訂的協(xié)議就是商務合同?!庇⒚绹腋⒅嘏欣ǖ淖饔?,主要由法官創(chuàng)制、發(fā)展合同法的相關理論。
1.2商務合同的語言特征
商務合同是一種具有法律性質的文體,因此商務合同在語言使用方面有自身特點。通過研究商務合同的這些語言特點,有助于更好地選擇適當?shù)姆g策略進行商務合同的翻譯。
1.2.1詞匯特征
1.2.1.1古體詞:古體詞運用在商務合同和法律英語中,使合同語言更嚴肅和正式。例如,hereafter=after this被翻譯為“今后,此后”。
1.2.1.2外來語:在商務合同英語中,拉丁語、法律專業(yè)術語,由詞根派生、合成的術語等大量存在。外來語的使用可以幫助合同起草人更準確地表達合同意義。例如,拉丁語中的ad valorem duty從價稅等。
1.2.1.3累贅詞:此類詞匯主要有:secret and confidential(保密), terms and conditions(條款)等。
1.2.1.4眾多專業(yè)術語被廣泛應用于國際商務合同英語之中,意義明確且國際通用。
1.2.2語句特征
1.2.2.1常用陳述句語句
1.2.2.2常用長句語句
1.2.2.3平行句式廣泛出現(xiàn)
1.2.3語篇特征
1.2.3.1篇幅特征
大型工程的英文商務合同往往篇幅巨大、頁數(shù)眾多。
1.2.3.2結構特征
1.2.3.2.1商務合同英語行文縝密而準確,結構清晰。
1.2.3.2.2英文商務合同通常包含四個部分:標題、序言(前言)、正文條款和結尾。
1.3商務合同翻譯的原則
1.3.1用詞準確
商務合同的翻譯涉及許多商業(yè)概念。因此翻譯合同時,譯者應準確掌握相關的業(yè)務知識,選擇恰當、準確的詞語,防止意義傳達失誤進而造成經(jīng)濟損失。
1.3.2譯文完整
譯者在翻譯商務合同時需注意譯文的完整性。因此,譯者需明確合同作者的意圖,力求忠實原文。
1.3.3用詞規(guī)范
譯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應注意語言的通順、流暢,是否符合合同語言的要求。
2.奈達功能對等理論
“功能對等”理論是美國語言學家尤金·A·奈達在翻譯《圣經(jīng)》時發(fā)展而成的。根據(jù)這個理論,“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此理論有四個方面的對等: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
奈達認為翻譯過程中意義的重要性居于首位,其次才是形式。他的對等原則打破了先前的靜態(tài)翻譯原則,認為翻譯形式的對等意味著盡可能再現(xiàn)原語的風格和特點;翻譯內容的對等指的是以讀者為中心的翻譯方法,使讀者在原語語境中理解文本的含義。
因此,譯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應當注重原文的意義和精神,而非執(zhí)著于追求形式上的對等。譯者可以采用適當?shù)姆绞綄υ牡男问胶驼Z義結構進行重構,從而達到動態(tài)對等的目的。
3.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商務合同詞匯翻譯
3.1功能對等理論在商務合同詞匯翻譯中的應用
商務合同記錄合同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在通常情況下不追求文學性效果,而是首推準確、達意。因此,譯者在翻譯時一定要充分理解原文的精神實質,不應僅追求字面上的對等,還應力求準確展現(xiàn)合同的內容實質。
在翻譯國際商務合同的過程中,詞匯的翻譯占據(jù)很大的比重??紤]到商務合同的嚴謹性,對合同內詞語的準確翻譯具有相當?shù)闹匾?。而譯者追求的準確翻譯和奈達功能對等理論追求的意義對等效果一致。因此,將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作為商務合同詞匯翻譯研究的理論基礎是科學可行的。
3.2奈達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詞匯翻譯策略
英漢商務合同在詞匯選用方面有各自特點,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可以運用功能對等理論指導工作,選擇恰當?shù)姆g策略,實現(xiàn)中英文本的對等翻譯。
3.2.1古體詞的翻譯
古體詞是一種獨特詞類,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現(xiàn)。但是古體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合同和法律本文本中,以表現(xiàn)出莊嚴肅穆、嚴謹細致。根據(jù)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譯文應該和原語在形式和意義上是對等的。因此譯者在翻譯古體詞時應找到這些詞語在中文中對等的詞語。在中文中,合同起草者經(jīng)常使用“鑒于”“茲”“之”等詞讓合同文本更嚴肅和正式。所以,譯者在翻譯古體詞時應選用中文那些正式、嚴肅的詞語,以達到英文古體詞嚴肅、正式、準確的相似效果。以下是一些例子:
例一:
SL:WHEREAS, The designs of this new city will be consistent with modern urban structure enhanced with secured and high quality coherent sustainable designs including different business sectors for many types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pplications plus various affluen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nd high rise dwellings. All designs shall be balanced harmonically with nature.
TL:鑒于新型城市設計與現(xiàn)代都市機構保持一致增強安全和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設計,其中不同的商業(yè)區(qū)為各類不同的金融和經(jīng)濟實體提供舒適的居住社區(qū)和高檔住宅。
在此例中whereas被翻譯為“鑒于”,而whereas在中文中可以被翻譯為“由于”。但是因為在中文中“鑒于”的正式性高于“由于”,所以譯者翻譯時選擇“鑒于“,更能體現(xiàn)出合同語言的正式性。
例二:
SL: NOW, THEREFOR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mutual covenants and promises herein contained the PARTIES herein agree to form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henceforth for the purposes before mentioned, and intending to be legally bound hereby the PARTIES hereto, after first being duly sworn, do covenant agree and certify of the followings:
TL:因此,考慮到本協(xié)議包含的共同契約與承諾,雙方在此同意就以上目標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擬依法執(zhí)行。雙方在此訂立契約,同意并認可以下條款:
在這個例子中,“therefore”譯成“因此”,“herein”意思為“在此”,“henceforth”被翻譯成“在此之后”,“by means of this”意為“茲,特此”。這些古體詞的使用保證了中文譯文的嚴謹性和準確性,避免了讀者合同文本的誤解。
例三:
SL:Assignor hereby irrevocably assigns, conveys and otherwise transfers to Devco, and its respective successors, licensees, and assignees, all rights, title and interest.
TL:轉讓人茲將一切權利、所有權和利益不可撤銷地轉讓、讓與和以其他方式轉移給Devco 公司。
句中的hereby被翻譯為“茲”,屬于典型的施為句式標志,表示了宣告性的功能,這樣翻譯同樣是在保證譯文嚴謹準確的條件下,保留原文具有的語義功能。
3.2.2外來語的翻譯
國際商務合同中的外來語一般源于拉丁語和法語,外來語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詞匯和表達的多樣性。為了商務合同表達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部分詞匯均直接使用外來語,例如:Force, Majeure、a pro rata、bona fide holder等,在進行國際商務合同翻譯過程中,譯者應該熟悉外來語的源語境含義,在保持形式對等的基礎上,達到意義對等的翻譯效果,由下述例子可見:
例一:
SL: Thus, the liability of compensation of the Party confronted with the Force Majeure can be exempted.
TL:因此,面臨的不可抗力的一方的賠償責任可以被免除。
在此例中,“Force Majeure”源自法語,根據(jù)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國際商務合同翻譯中保持形式對等,保持意義對等,從而再現(xiàn)原文準確、簡潔的法律文本的風格,因此采取直譯法,翻譯為“不可抗力”。
例二:
SL:Where the periods of application of restraints of these products do not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this provision shall be applied to any overlapping period on a pro rata Basis.
TL:如對這些產品實施限制的期限互不一致,則本規(guī)定應按比例適用于任何重疊的期限。
在此例中,“on a pro rata”源自法語,由于國際商務合同本身就屬于一種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在翻譯過程中應該力求準確與專業(yè),忠實地再現(xiàn)原文的意圖和精神實質,采取直譯法,翻譯為“按比例”。
3.2.3累贅詞的翻譯
常用累贅詞是國際商務合同的一大特點,即用兩個或者三個意思相近的詞構成一個短語,從而表達法律意義上某一個特定的概念,累贅詞一方面可以嚴格限制詞義,從而避免歧義。另一方面可以在特定情形下,通過語言的重復表明語言的正式性。為了達到功能對等效果,常常采取省譯法,由下述例子可見:
例一:
SL: This certificate shall be considered null and void in case of any alteration.
TL:任何修改,本證書將被視為無效。
例二:
SL: The contract shall be valid for 10 years from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contract. The contract shall become null and void automatically on the expiry of the contracts term of validity.
TL:本合同的有效期從合同生效之日起算起共計10年,有效期滿后,本合同自動無效。
在上述例子中,“null and void”就是典型的累贅詞,null和void同樣屬于拉丁語源,意思是“沒有法律效應與約束力的、無效的”,與現(xiàn)代英語常用詞“void”含義一致,但在國際商務合同中常常出現(xiàn)同結構的近義詞,實質是強調之意,所以針對累贅詞翻譯時,為了實現(xiàn)意義對等,應該采取省譯的原則,上述例子中“null and void”均翻譯為“無效”,使譯文簡潔流暢。
例三:
SL:The Discloser has agreed to supply the information to the Recipient if the Recipient enters into this Deed to protect the secret and confidential nature of that information.
TL:披露者同意向收件人提供信息,但接收人應簽署此契約以保護該信息的機密性。
例四:
SL:If a tenderer has a base bid price,it must be kept secret and confidential.
TL:招標人設有標底的,標底必須保密。
在上述例子中,“secret and confidential”均表示機密性、保密性。英語合同中常常用同義詞的重復達到限定詞義從而避免歧義產生,同時強調法律文書的正式性,而在翻譯過程中為了合同雙方均對合同內容、條款一致認同,嚴格限定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采取功能對等理論下的意義對等就十分必要,所以此例中采取省譯法,“secret and confidential”翻譯成“機密性”或者“保密”。
3.2.4 專業(yè)術語的翻譯
商務合同的具體內容涉及多個行業(yè),標的物往往多種多樣,其中包括許多行業(yè)專業(yè)知識或專業(yè)術語,具有國際通用性,意義精確且不帶有個人感情色彩,如果譯者對涉及的行業(yè)知識沒有充分了解,翻譯時必定遭遇諸多障礙。因此,一名合格的譯者應當在進行各專業(yè)門類的商務合同翻譯之前,了解與掌握其中涉及的專業(yè)知識,以免譯文中出現(xiàn)行外話或語義錯誤。由下述例子可見:
例一:
SL:SHIPPING MARK
TL:嘜頭
在上述例子中,shipping mark的本意是“運輸標記”,指運輸包裝上用文字、圖形和數(shù)字制作的特定記號和說明事項,作用是在保管、裝卸、運輸過程中便于識別貨物,防止錯發(fā)錯運,并便于收貨人收貨。但是在翻譯的時候,往往采用意譯的方法,將其翻譯為“嘜頭”,這樣做既能準確地表達出原文的意思,又符合外貿行業(yè)的專業(yè)表達方式,從而實現(xiàn)功能對等理論強調的翻譯過程中意譯與語言風格的對等。
例二:
SL:The balance 60% of the contract value shall be paid against irrevocable L/C at 240 days sight to be accepted by both parties.
TL:合同金額的百分之六十以不可撤銷信用證的方式在交單的240天內予以支付。
合同中涉及許多以從事商務活動的人員熟悉的字母縮寫形式出現(xiàn)的專業(yè)詞匯,例如本例當中的L/C,是letter of credit的縮寫形式,翻譯時采用直譯的方法翻譯為“信用證”,這是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約定俗成的,既可以體現(xiàn)原文的意義,又可以體現(xiàn)詞匯的專業(yè)性。類似的還有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單;SC(Sales Contract)、銷售確認書等。
4.結語
商務合同文本不僅屬于公文文體的一個分支,而且具有明顯的法律文體特征。因此在翻譯商務合同文本時,應使翻譯語言盡可能準確、嚴謹。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中詞匯對等角度出發(fā),翻譯商務合同中的古體詞、外來語、累贅詞和專業(yè)術語時,應當根據(jù)詞匯特征選擇合適的方法,從而為國際商務活動中商務合同的詞匯翻譯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慶秋.國際商務合同的文體與翻譯[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
[2]李克興.高級合同寫作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林克敏.中英商務合同精選與解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4]毋鵬燕.從功能對等理論探討商務合同英語詞匯翻譯[J].海外英語,2013(1):142-143
[5]廖文玉.國際商務英語合同的翻譯準則及其中技巧[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10):37.